遇蛇不打三分罪,打蛇不死會遭到報復,殊不知是這樣

有民間傳言說,遇蛇打不死,蛇就會報復。那麼到底它們會不會報復人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其中的原因。

遇蛇不打三分罪,打蛇不死會遭到報復,殊不知是這樣

記得很小的時候,咱家住在農村的一個小院落裡,四周樹木繁多,被綠色環繞著。老家的房子是奶奶以前的老房子,是屬於以前批鬥地主分下來的房子,非常的簡陋,是用竹條和鹽泥以及木樁搭建而成的。房頂是水稻和秸稈鋪設的。由於日曬雨淋,加上時光的推移,這種環境下,總會有很多其他的動物前來。

老家最煩人的就是有許多的蟲殼螞蟻,每到春天或者夏天的時候,這些動植物特別的活躍。住在老家,除了一般的蚊蟲叮咬,時不時還會有老鼠和蛇類、蟑螂等動物光顧咱們院子。

遇蛇不打三分罪,打蛇不死會遭到報復,殊不知是這樣

大人們常說,遇到這類動物儘量打死或者遠離,由於那時候還小,看到它們,我總是躲得遠遠的。直到後來的有一天,家裡出現了一條花紋的菜花蛇,奶奶用火鉗夾著那條蛇,準備給蛇處以極刑,老家以前沒有通電的,用得最多的就是煤油燈。想到了用煤油澆給蛇,以火燒死它。想想都覺得殘忍,並且奶奶嘴裡還說,遇蛇打不死,擔心它會報復。

遇蛇不打三分罪,打蛇不死會遭到報復,殊不知是這樣

那麼,遇蛇不打死,是不是真的會招惹蛇類報復人呢?其實不然,那都是老一輩不科學的說法,因為大家都覺得蛇是一種可怕的動物,冷血、無情都不足以形容他們。之所以,蛇在逃跑或者來過某地之後還會再“光顧”,那是因為,在蛇類交配的季節,蛇的體液會留在那個地方,就會招惹其他的蛇前來,我們看到的蛇大致都長得一樣,所以覺得是同一條蛇前來“報復”了。

遇蛇不打三分罪,打蛇不死會遭到報復,殊不知是這樣

我們都知道蛇的不是靠眼睛來識別物體的,他們的視力極差,主要是靠信子識別氣味和天生的紅外感應來識別物體。因此,說蛇類會報復人是不完全正確的。其實在農村,蛇也幫助了人們不少,只是人們不善於發現,比如田鼠、老鼠等動物絕大多數都是被蛇消滅了的,可見蛇也有它的作用。我們應當保護動物,不管是蛇還是其他動物,善待他們,保持生態平衡,美麗和平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