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记忆:坐船纳凉,上海黄浦江上最早的摆渡起于何时?

小时候的记忆:坐船纳凉,上海黄浦江上最早的摆渡起于何时?


小时候,想坐船玩,就会去离家不远的摆渡口,6分钱船票坐船到浦东,回来则不收费。尤其是炎热的夏夜,坐船便成了纳凉的一种方法。

那时,从浦西到浦东,没有隧道和桥梁,只能坐摆渡船。如今,即使在隧道、桥梁多如蛛网的情形下,黄浦江上依然还有十几条摆渡航线,不过大多是电动自行车过江,来回都收费。偶有像我这样的怀旧人士,去悠闲地坐坐摆渡船,闻闻黄浦江水的味道。

那么,黄浦江上啥时候开始有摆渡船的呢?

早在1909年,浦东塘工善后局进行黄浦江支流的东沟及附近河道的疏浚工程。期间为方便该局职工来往工程工地,塘工善后局特地租用一艘火轮往来北京路外滩的铜人码头和浦东东沟。由于搭乘的职工一般只有四五十人,因此塘工善后局也顺带搭乘一些其他市民,同时收取一些费用以补贴租船开销。由于火轮较之舢板等传统工具来说,行驶快速安全,因此搭乘客流逐渐增加。同时,塘工善后局在结算当年收支时发现,向市民酌情收取的费用足以抵消租船的费用。于是,经营固定的轮渡航线成为塘工善后局的设想,并于1911年1月5日正式开始运营摆渡业务。

1920年代的铜人码头市轮渡正式开办前,上海地区往来浦江的渡运主要依靠私人的划子或是舢板组成,客容量最多不过30-50人左右,单程耗时约30分钟左右。如:歇宁线(2003年更改为此名),是1917年有黄姓父子以100银元向朱姓“渡夫头”购得渡船执照,父子二人合驶1艘行风船,经营摆渡业务。1933年浦东开辟歇浦路,建造西渡码头,这里的摆渡线改称“西广线”,由西渡至广信路码头。

但随着上海的快速发展,由浦东往来浦西的人数迅速增长,传统的民营摆渡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加之黄浦江上大型船舶的增加和黄浦江水的湍急,翻船等运营事故日益增加。


小时候的记忆:坐船纳凉,上海黄浦江上最早的摆渡起于何时?

解放前宁国路轮渡站浮桥


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为改变黄浦江上混乱的轮渡运营管理。在撤销整编浦东塘工善后局后,将其原下属的市轮渡业务收归上海特别市公用局管理经营。1935年,市轮渡拥有对江轮渡航线6条,钢结构浮码头9座,木质码头3座,渡轮12艘,可载座客5026位,年运输乘客1298万人次,货物475347件。至战前的1937年,市轮渡成为浦江渡运的主要力量,构成官办为主、商办为辅的渡运体系。

30年代中期那十几艘渡船造得非常豪华,可以坐五、六百个人,二十分钟一班。

抗战爆发后,市轮渡因战争遭到严重破坏,业务萎缩至3条航线,到1945年,市轮渡原有的长渡轮只余两艘,并都出租,普通渡轮只剩3艘并且因引擎故障无法运营。1947年3月,官商合办上海市轮渡公司成立,董事长是杜月笙,拥有浦江上下四十公里范围内的轮渡专营权,开始逐渐恢复原有航线。截至1949年,市轮渡共有东东线、其秦线、塘董线、庆定线四条对江轮渡,长途轮渡沪淞线一条,南陆线车渡一条。渡轮19艘、钢质浮码头13座,木码头2座。

1949年12月28日,上海市军管会征用上海市轮渡公司。


小时候的记忆:坐船纳凉,上海黄浦江上最早的摆渡起于何时?

黄浦江上的摆渡船

1954年12月,新建宁国路轮渡站竣工,“西广线”改称“西宁线”,由西渡至宁国路。


小时候的记忆:坐船纳凉,上海黄浦江上最早的摆渡起于何时?

1954年宁国路轮渡站


1956年,上海全市渡轮行业进行公私合营改造,传统的民营舢板因安全问题全部取消,同时购置增添新型轮船,开辟新的航线。到1993年,市轮渡公司共有航线21条,日客流量达100万人次,最高日曾达110万人次,年运输客流总计3.7亿人次。


小时候的记忆:坐船纳凉,上海黄浦江上最早的摆渡起于何时?

1981年宁国路轮渡站


2003年3月3日,上海市轮渡有限公司规范轮渡站、航线及渡口名称,其中西宁线浦东侧以歇浦路为渡口名,西宁线改称“歇宁线”。

小时候的记忆:坐船纳凉,上海黄浦江上最早的摆渡起于何时?

2019年宁国路轮渡站


小时候的记忆:坐船纳凉,上海黄浦江上最早的摆渡起于何时?

如今的摆渡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