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震遺孤到天津首富,他做了一輩子好人,卻45歲就去了天堂

從地震遺孤到天津首富,他做了一輩子好人,卻45歲就去了天堂

並非每一個好人都能應上那句“好人一生平安”的祝福,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好人會被上天遺忘

  • 文:灰鴿

1990年,中國有一部電視劇叫《渴望》,播出的時候幾乎萬人空巷,而與這部電視劇一起火了的,還有它的片頭曲《好人一生平安》,一句樸素的祝願,唱進了中國老百姓的心坎。

人性本善,這個世界本來就好人多,而好人的標準也不高,能夠行善、寬厚待人的都是好人,即使有過惡行的人也能重新做回好人,就像電影《無間道》中黑幫臥底在最後對警察說的一樣:

“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然而,並非每一個好人都能應上那句“好人一生平安”的祝福,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好人會被上天遺忘,在中國商界,“好人不長壽”的悲涼結局,就一直在重複上演。

比如前溫州首富王均瑤,一直是慈善榜的常客,但38歲就離開了人世。

比如前東莞首富王金城,一直熱衷於公益,但50歲就病死在了醫院裡。

比如前桐廬首富聶騰飛,帶家鄉人民共同致富,卻25歲就意外身亡。

其實還有一位首富,他一生捐款捐物無數,曾經在汶川地震時捐出了1個億,但卻在45歲時就匆匆去了天堂,當年《錢江晚報》的頭版如此形容他的一生:

“真心做慈善一輩子”

他就是前天津首富張祥青。

從地震遺孤到天津首富,他做了一輩子好人,卻45歲就去了天堂

在2019年胡潤女企業家榜上,僅有一位天津女企業家叫張榮華,她正是張祥青的遺孀。

這些年張榮華能夠蟬聯天津女首富,肯定有自己的努力,但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其已故老公張祥青打下的基礎,張祥青2014年去世的時候,給她留下了55億的家產。

對於張祥青的去世,我們只能說天妒英才,而其實張祥青的一生,則更是多災多難。

1969年,張祥青出生於唐山,家裡有9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六,雖然經濟不算寬裕,但一家人生活過得還算甜蜜,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卻擊碎了這個大家庭。

在那場數萬人失去生命的災難中,張祥青的母親和一個哥哥當場死亡,父親受重傷三個月後也不治身亡,張祥青被母親護在身下躲過了一劫,但年僅7歲的他也成了孤兒。

張祥青只能跟著大哥大嫂一起生活,但日子過得很是艱難,張祥青經常要到鄰居家蹭飯,而為了能夠上學,大哥大嫂經常每個月都要跟人借錢,而張祥青自己則一邊上學一邊撿垃圾、割豬草貼補家用。

但即使這樣,張祥青還是在12歲的時候輟學了,一來確實沒有錢,二來懂事的張祥青想要減輕大哥大嫂的負擔,於是他12歲就開始了撿垃圾、賣冰棍的生活。

這樣的日子張祥青過了3年,他都不記得自己吃了多少苦,直到15歲那年,幸運之神終於第一次眷顧了他,作為地震遺孤,他被政府安排進了唐山的一家工廠做學徒,他成了那個廠子裡面年齡最小的工人。

從地震遺孤到天津首富,他做了一輩子好人,卻45歲就去了天堂

年輕時的張祥青夫婦

雖然每個月工資不多,但比起撿垃圾的日子不知好了多少倍,張祥青雖然無法忘記地震的苦難,但同時也感恩於政府和社會對他的關懷,於是他下定決心努力幹活。

不過好景不長,僅僅過了三年,工廠倒閉了,18歲的張祥青再次回到了沒有經濟來源的日子,恰好在石家莊當兵的三哥跟他說那邊豆腐做的好,於是張祥青就到石家莊拜師學得了一手磨豆腐的好手藝。

學成回到唐山後,利用他當工人那三年省吃儉用存下來的一點錢,張祥青開了一個豆腐鋪,說是鋪子,其實連門臉都沒有,就是街邊搭個棚子的那種,如果是現在,都過不了城管這一關。

雖然鋪子簡陋,但由於張祥青磨豆腐用料足、價錢公道,很多人都願意照顧他的生意,而張祥青也沒有忘記自己兒時所受的百家飯之恩,鄰居買豆腐他經常都是多給,而遇到經濟比較困難的,他則少收錢甚至白送。

生意倒是越做越紅火,但卻沒有掙到多少錢,不過,買過他豆腐的人都會說:

“這個小夥子真好”

就是這一句“真好”,讓張祥青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伴侶張榮華,其實張榮華彼時的家境比張祥青要好很多,不過張祥青的善良和淳樸打動了她。

1988年,張祥青和張榮華結婚了,有了妻子的加盟,張祥青的店鋪不僅賣豆腐,還開始賣起了早點,夫妻二人起早貪黑,三年就成了萬元戶。

1991年唐山的萬元戶可不亞於現在的千萬富翁,而張祥青也開始琢磨擴大生意規模,但以前工廠的工友卻告訴他,收廢鋼材的生意賺錢,於是張祥青跟妻子一商量,關掉了早點鋪,加入了回收廢鋼材的大軍。

從地震遺孤到天津首富,他做了一輩子好人,卻45歲就去了天堂

跨入一個新的行業,肯定沒有那麼一帆風順,第一筆生意張祥青也虧了個底朝天,但隨著經驗的積累,再加上張祥青能吃苦耐勞,到1993年,靠著倒騰廢舊鋼材,張祥青真正的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00萬。

那一年張祥青才24歲,他幾乎都無法相信自己成了一個百萬富翁,從一個撿垃圾的孤兒走到今天,他感慨萬千,腦海裡浮現出無數幫助過他的人,張祥青下定決心,今後自己要幫助更多的人。

所謂要幫助別人,得先強大自己,之後的張祥青跨入了財富的快通道,1995年自己開了個回收廢鐵的廠子,1998年就成立了一個特種鋼材公司,不僅兩隻腳跨入了鋼鐵行業,還成為了一方巨頭。

而2001年則是張祥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那年他以2.8億收購了天津一家瀕臨倒閉的鋼鐵廠,一手組建起了榮鋼集團,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張祥青的家庭和事業重心都從唐山轉到了天津。

張祥青的錢越來越多,2010年還被福布斯評為天津首富,但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卻是:

“財富是大家的,是社會的”

就像今天馬雲對待財富的態度一樣,而張祥青也確實一直在踐行他“要幫助更多人、回報社會”的承諾。

從地震遺孤到天津首富,他做了一輩子好人,卻45歲就去了天堂

在他的老家唐山,有一條河叫煤河,張祥青捐款數百萬用於治理,如今河上還有兩座橋,一座叫“祥青橋”,一座叫“榮華橋”。

2003年非典期間,張祥青捐款捐物,並組織員工積極配合政府工作,被評為了“抗擊非典先進個人”

2008年汶川大地震,作為地震遺孤的張祥青感同身受,在抗震救災募捐活動上,張祥青累計捐出了1個億。

據不完全統計,張祥青累計捐款捐物總額超過4個億,在那些年的各類慈善榜上,張祥青是常客,還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過“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中華慈善人物”稱號。

這些榮譽,也是如今的中國首善們所追求的中國慈善界最高榮譽之一,毫無疑問,張祥青是個好人,但遺憾的是,這個好人被上天遺忘了。

2014年8月9日,噩耗傳出:

“曾經的天津首富張祥青,突發心臟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45歲”

當年追悼會去弔唁的人很多,在朋友的眼中,張祥青為人厚道,是個好人,但遺憾的是,好人張祥青卻命薄,留下55億的家產、美麗的妻子、一兒一女、一堆朋友,就撒手去了另一個世界。

不過,張祥青在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寶貴的東西,還是那些讓人溫暖的公益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