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武漢大學校訓,原來文化底蘊這麼深厚

走進湖北武漢大學,遠遠地可以看見,一塊石板上刻著八個大字:"自強、弘毅、求是、拓新",這就是這所著名高校的校訓。


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武漢大學校訓,原來文化底蘊這麼深厚

已有一百二十多年曆史的武漢大學,始建於1893年。當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向光緒皇帝上奏《設立自強學堂片》,後來歷經演變,於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


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武漢大學校訓,原來文化底蘊這麼深厚

如今的武漢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武漢大學校訓,原來文化底蘊這麼深厚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特色明顯,涵蓋了哲、經、法、教育、文、史、理、工、農、醫、管理、藝術等12個學科門類。


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武漢大學校訓,原來文化底蘊這麼深厚

"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武漢大學這八個字校訓,是1993年為迎接百年校慶,在廣泛徵求意見,深入提煉後,經武漢大學校務委員會審定的。


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武漢大學校訓,原來文化底蘊這麼深厚

2000年8月,在國家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中,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和武漢大學四校強強聯合組建新的武漢大學。


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武漢大學校訓,原來文化底蘊這麼深厚

雖然幾所大學都有自己的校訓,但是武漢大學新校訓既傳承了學校的優秀文化傳統,又具有開拓創新的時代精神,能夠涵蓋其他幾所學校校訓的內容。


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武漢大學校訓,原來文化底蘊這麼深厚

其實在歷史上,武漢大學有過三個校訓。第一個校訓還是在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專科學校時期,當時的校長張渲主持制定校訓,並親筆題寫了"樸誠勇"三字為校訓。


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武漢大學校訓,原來文化底蘊這麼深厚

樸,是為人要心底樸實厚道,性情純樸直率;誠,是為人誠心正意、忠誠老實,具有以誠相待、以誠為貴的道德操守;勇,是要有勇往直前、毫不畏懼的大無畏精神氣概,敢於創新,敢為人先。


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武漢大學校訓,原來文化底蘊這麼深厚

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後,學校以"明誠弘毅"為校訓。"明誠"出自《禮記·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弘毅"出自《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武漢大學校訓,原來文化底蘊這麼深厚

"明誠弘毅"四個字,含義博大精深。傳承了"樸誠勇"校訓的精神內核,要求師生為人做事、求學辦學要有寬闊的胸懷、誠真的品質、遠大的理想、堅韌剛毅的精神。


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武漢大學校訓,原來文化底蘊這麼深厚

而今武漢大學的新校訓,"自強、弘毅、求是、拓新",其整體含義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樹立為國家的繁榮昌盛刻苦學習、積極奉獻的宏大志向,以堅毅剛強的品質和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努力探求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開創新局面,取得新成績,辦好社會主義的武漢大學,不斷為國家作出新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