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又一例孩子“跳樓”事件,怎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


悲劇!又一例孩子“跳樓”事件,怎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

文丨大川

悲劇!又一例孩子“跳樓”事件,父母該如何正確的對孩子進行高質量的家庭教育?全民“網課”環境下,因爭執而輕生跳樓,怎樣才能避免這樣失敗的教育?

【事件經過】:3月3日,河北石家莊明珠花苑小區,一孩子因早晨家長訓斥幾句“在家不好好學習,上網課不夠積極”,孩子想不開從樓上跳下,急救人員隨後趕來,只見搶救父母坐在地上痛哭……

2014年5月3日星期六,那是我對死亡感受最恐懼的一天,親眼看到他從教學樓四樓跳下。每個星期六上午學校都是組織學生考試,高二13班在三棟教學樓的中間四樓(頂樓)。這天上午我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突然有一位年輕的女老師,臉色煞白的站起來說“有人跳下來了”,我們數學組的所有老師衝出去,看到在高二教學樓一樓的花崗岩石板地上躺著一位學生,場面驚悚,學生的面部已經快認不清了。
後來才知道在當天考試的時候,他們班主任看到了孩子在玩手機,隨後把他手機沒收,並叫到辦公室談話。學生期間多次要求老師將手機歸還,班主任沒有給,衝動之下,做出了這樣的舉動。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經常問自己什麼時候這樣的事情才能真正的結束……

現在年輕一代的孩子,他們真的是“溫室裡的花朵”嗎?怎麼樣的一個教育方式才能夠真正的走進他們的心坎呢?

悲劇!又一例孩子“跳樓”事件,怎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

家庭教育真正的主導力量是什麼?

孩子從出生當天起就生活在父母營造“溫馨搖籃”裡面,在親人微不致的關懷下,並在父母的日常行為、談吐舉止中形成了一定的獨特心理行為特徵

其實一個真正的家庭教育源於父母的修養,這直接關係到孩子今後的發展方向。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父母良好的修養,才是孩子健康心理養成的重要條件。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如果自身有很多的缺點,任何的教育方式都是無用的。

悲劇!又一例孩子“跳樓”事件,怎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

家庭教育要想成功,這兩種思想父母必不可少!

①:父母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對於孩子的心理品質有決定性的影響

父母在家庭裡擔負起教育子女的責任,而對於教育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以身作則,最應該遵循的標準也就是為人師表,所以這教育子女前要檢查自己的行為。


但是我們父母似乎都懂得這個道理,就是不去做。
不要認為只有你同孩子講話、吩咐孩子或者讓孩子去做某件事的時候,才是“教育”,其實在生活的每一瞬間都是在教育孩子。從衣食到住行,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也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們經常講某某跟他的父親、母親很像,這裡說的不僅僅是外貌,其實更多的應該是性格、品質。

悲劇!又一例孩子“跳樓”事件,怎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

我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由家長行為修養導致孩子道德品質出現問題佔大多數。可見一個家庭的“家風”對於孩子心理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父母如果想教育好孩子,那麼就要對自身提出最嚴格的要求,儘可能地完善自己的修養,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②:除去行為修養,要想教育好子女,那麼父母肯定要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


這孩子不同的年齡段,要懂得一些關於孩子年齡特徵的知識,研究他們的心理運動規律。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麼,喜歡什麼,那麼你就能提出正確而又合理的教育要求


有時候管教過嚴的話,容易扼殺孩子的個性,使其不能夠自由發展;有時候過鬆或者放縱過度,孩子個性健康同樣得不到全面的發展。

這兩種極端在我們生活當中司空見慣,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父母恰好缺乏正確教育子女所必須的知識和教育方法。

悲劇!又一例孩子“跳樓”事件,怎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

常常不理智,採取一些錯誤的教育方式,比如給予孩子本身難以承受的壓力、棍棒伺候、過度的溺愛等等。這樣的結果只會使某些孩子變得人格扭曲、任性、逆反……
所以我認為家庭教育有個最主要的因素就在於父母的修養,父母良好的修養是孩子接受正確家庭教育的前提。
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對於人的成長來講,如果只注重智能的發展,不在於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最終結果恰恰適得其反。

重智輕德的結果只會給給孩子帶來自私、不關心他人、不尊重他人,認知觀非常狹隘等影響。因此,如果孩子要想健康成長,那麼我們必須一手抓治理,一手抓心理。

本文由大川老師原創,2020年3月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