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未來品牌與零售企業怎麼辦?


疫情之後,未來品牌與零售企業怎麼辦?

疫情之後,未來品牌與零售企業怎麼辦?

疫情之後,未來品牌與零售企業怎麼辦?

在2019年經濟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不少企業還在琢磨要不要堅持全渠道的方向?要不要數字化轉型?要不要開店擴張?但留給企業家們思考的時間並不多,2020年開春突襲的肺炎疫情讓全部企業瞬間陰霾籠罩。


面對本次疫情,企業家每天睜眼面對的難題就是:如何活下去?


此前清華、北大聯合對995家中小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5.01%的企業,賬上現金餘額最多維持生存3個月,其中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能夠維持超過6個月的僅佔9.96%


現金流不夠、雲辦公、門店關閉讓零售老闆們經歷頭疼、痛苦、焦慮三個必經階段,而當疫情結束之後,老闆們還需更多思考:對公司來說,到底什麼才是最有價值的?未來零售到底應該怎麼辦?


小數據研究中心此次連線採訪了周宏明老師,向他請教此次突發之後未來零售企業到底該走向何處。


周宏明老師是數字化戰略專家,有30年的互聯網創業與零售管理經驗, 對於公司創立、企業互聯網戰略、電子商務有豐富的經營實戰經驗。同時他也是上海交通大學EMBA客座教授,目前在多家行業第一的公司擔任首席顧問。

疫情之後,未來品牌與零售企業怎麼辦?


以下是小數君和周老師的對話,文字經整理編輯:


Q1:周老師,此次疫情突發已經讓不少企業出現經營困難的問題,對於企業的永續經營,您認為企業家們到底應該思考些什麼?

周宏明:這次疫情突發事件是不可預測的,很多企業根本沒時間準備防禦動作,必然會給企業經營帶來很多的突發問題。


比如公司的產品變成了庫存,會造成現金流問題;公司的員工只能在家辦公,會造成溝通協同問題;公司的渠道過度依賴線下,瞬間沒有了流量,會造成銷售業績問題;在過去還猶豫是否要數字化轉型的企業,這一次會發現用戶數據的無比重要。


我們一直提倡企業要重視用戶數據,除了用戶數據是企業獨有的數據資產的原因之外,用戶數據的價值還體現在突發事件下所發揮的作用。像這次突發,所有線下門店和活動必須暫停的情況下,有些企業根本不知如何開展運營,而那些注重小數據的企業可以即時通過手機與用戶建立聯繫,不受線下場景影響。


所以我認為企業經營者應該思考的第一點是企業到底有沒有小數據


Q2:這次疫情之下,很多人只能宅在家裡,因此很多企業認為這是線下轉線上銷售的最好機會,您的看法是什麼?

周宏明:線下和線上對於企業而言只是“場”的不同,如果企業已經具備數字化能力,其實線上和線下銷售都可以做得很好


這次疫情之下,很多人只能宅在家裡,但是消費並沒有憑空消失,只是“場”的方式變化了而已。企業的營銷能力在此時凸顯重要,而如果賦能員工數字化工作能力,企業的營銷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比如這次疫情發生之後,有很多企業的員工都會開始在網上直播賣貨,這得益於企業之前在用戶數據管理的努力,員工可以在線上通過手機做回生意,而如果企業沒有數字化能力,線下轉線上銷售也是無法取得立竿見影的成績。


Q3:這次突發事件讓不少企業開始嘗試線上直播,您認為企業要想更有效率地做到全員營銷,應該如何實施?


周宏明:在這次疫情之下,我發現大多數零售商將員工視作成本,而非資產。因為很多企業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裁員而不是如何把員工凝聚起來。要想更有效率地實現全員營銷,必須讓員工與員工、員工與用戶建立更好地連接,而如何利用好手機這一數字化工具要看企業最終的數字化能力


在《小數據戰略》一書中我將用戶關係畫成一個“同心圓環”示意圖,核心是品牌,第一內環是員工,第二環是客戶,第三環是會員,最外環是粉絲。

疫情之後,未來品牌與零售企業怎麼辦?


員工是企業忠誠度最高的用戶,他不僅自己使用產品和服務,認可產品與服務,還把自己的職業理想和薪資收入都與這個品牌進行綁定,這個時候,員工對於品牌是一種超越信任的依賴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企業與員工之間的聯繫最直接,關係最緊密,不僅僅是過去簡單的僱傭關係,也是一種價值合作的夥伴關係。關於品牌和產品的所有信息,員工都應該第一時間掌握和了解,對於品牌的口碑和傳播,員工應該第一個衝上去堅守和捍衛。


所以我們提倡企業不要一味追求流量而忽視了從內部培養超級員工,只有培養出一批超級員工,企業才會有第一批忠誠的種子用戶,他們就可以去幫助企業播種和收穫。有了超級員工的影響,企業的全員營銷才能更好地實施,千萬別為了直播的形式而形式,這樣出來的效果並不是全員營銷。



Q4:除了超級員工,超級用戶也是您一直提倡企業必須關注的重點,未來零售企業應該怎樣去找到自己的超級用戶?

周宏明:其實超級用戶就是品牌最忠誠的用戶,既是消費者也是銷售者,他們持續消費產品和服務之後,不僅願意給出積極的點贊和點評,還願意通過把消費體驗分享給好友,並且促進了實際成交。


一般來看,每個企業都有一批這樣的超級用戶,或多或少,持續購買和消費品牌商品,圍繞在品牌企業周圍,不曾離開。品牌企業應該想盡一切辦法,找到這批人,運營起來,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


企業可以運用小數據戰略的思維方式,就是通過用戶數據管理的工具,對用戶進行分類、貼標籤,從而完成從1CM到5CM整個過程的迭代升級,所有的一切,就是圍繞著如何找到這批超級用戶(自零售人),並跟他們建立真正的連接,形成實時互動。


超級用戶就是不拿工資的員工,品牌企業對員工有多好,就應該對超級用戶有多好,品牌企業對員工提供哪些福利,同樣地,也應該最大限度地開放給超級用戶。


每一個超級用戶就是品牌企業事實上的代言人,只要運營好這批超級用戶,就可以很快速、很高效地讓他們為企業賺錢。


疫情之後,未來品牌與零售企業怎麼辦?


Q5:流量見頂、增長緩慢,企業生存迫在眉睫,周老師能不能談談未來零售應該怎麼做?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零售企業目前面臨的焦慮?

周宏明:現在中國的線上流量已經封頂了,流量的成本非常高,同時呈現出流量的遷移非常快。在流量時代,我們不知道下一秒鐘所有上網的人會在什麼地方,透過流量去抓你的客戶,也只是讓企業獲客成本越來越高。我們用了很多的錢在跟著流量跑,在追著客戶跑,在獲取新客戶上面,永遠都是在存量市場與他人競爭,而這始終無法解決企業的流量焦慮。


去年不少人開始提“私域流量”,認為只要把用戶引流到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就能解決了在公域流量的所有問題。其實私域流量依舊是屬於存量市場的競爭,難道天真以為用戶只看你一個人的朋友圈?用戶就只會加入你的微信群?用戶進了社群后就不會離開?


我認為未來零售的趨勢是自零售商業模式,只有真正重視“人”效,真正重視企業與用戶的關係連接,才能在人聯網時代走得更好


互聯網流量紅利將盡,企業必須具備創造流量的能力,只有讓用戶既是消費者又是銷售者才能做到創造用戶做增量市場。小數據戰略的自零售解決方案是最好的解決方案,讓超級用戶和超級員工帶來新客戶,這才能避免企業在存量市場競爭中消亡。

疫情之後,未來品牌與零售企業怎麼辦?

疫情之後,未來品牌與零售企業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