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封閉時期的創作,少了很多雜音的介入,有時間跳出以往的格局,去找到自己想要講述的故事,無論是否有聽眾,今年的故事都會令人印象深刻……



■專題策劃丨張曉毅

■本期分享者:唐永坤 / 孫銘珺 / 李叢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採訪人物

青年藝術家 唐永坤


Q1:此次疫情期間,你是如何度過的?

過完年回到自己的住處,開始自我隔離。看著每日增長的確診數據與新聞報道,有過恐懼、有過擔憂。時刻期待著拐點的到來。每天運動、喝茶、創作、構思新稿。隔離期對於我來說,沒有多大的變化,只不過是延續以往的宅狀態而已。


Q2:在封閉的這段時間內,你是否有在堅持創作?

是的,堅持創作。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玩偶之家no.5》 124×249cm 布面油畫

Q3:這些作品都表現了什麼主題?靈感來自於哪裡?

我的《玩偶之家》系列作品與易卜生戲劇《玩偶之家》同名。女性的處境各有不同,但受傳統道德基因影響存在某些共性。作為女性你希望自己用什麼狀態生活於世呢?痴迷物質;修養自身以至能獨立闖天下,還是將人生寄託於別人?戲劇最初描述了多數家庭的常態,而最終娜娜勇敢出走。作品靈感來自於自身生活經歷、身邊女性朋友的生活經歷及影視作品中所表現的女性遭遇。

Q4:你覺得這段時間內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剋制了內心的起伏,能靜心思考創作,沒有因疫情而荒廢時間。

Q5:這段時間對你的創作帶來了哪些影響?在後續的作品創作中又會有怎樣的體現?

這次突發的疫情,凸顯了未來的不可預知性。我接下來的創作應該會更大膽,跳出慣性思維,創造更多可能性。

Q6:最近你主要都有哪些關注?

每天會關注最新疫情情況、藝術類公眾號文章、做菜視頻。

Q7:最近你看了哪些新書或影視作品?請給大家分享一下

我喜歡看音樂類綜藝節目,發現音樂和繪畫一樣存在著守與破的問題。

Q8:疫情過去後,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去空曠的地方放開奔跑。

Q9:重新出發後,今年的新目標會是什麼?

希望自己內外皆修,用知識修心,用馬甲線修身。

Q10:最後,你有什麼想對大藝博的粉絲們說的?

人活著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不要害羞,用百分百的熱情去做你想做的所有事情。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採訪人物

青年藝術家 孫銘珺

Q1:此次疫情期間,你是如何度過的?

宅在家裡,畫畫,看電視劇,寫論文。

Q2:在封閉的這段時間內,你是否有在堅持創作?

有,創作了一幅關於自己夢境的油畫。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這是夢的第幾層了?》 100x110cm 布面油畫 2020年2月24日


Q3:這些作品都表現了什麼主題?靈感來自於哪裡?

靈感源自於我夢中的一個場景,將夢中的景觀帶入我自己構架的奇妙世界當中,同時也帶觀眾穿越現實,打破現實的束縛,在我的世界中體會夢境的樂趣。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他深藏的另一個世界,或在夢中,或現實中不能實現的各種妄想,用潛意識夢境來引導我的想象力,進行一場自己和自己的對話,來確認它的存在,並尋求自我價值。

Q4:你覺得這段時間內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最大的收穫是獨處的時間變得尤為的多,可以說又更加了解自己一點。

Q5:這段時間對你的創作帶來了哪些影響?在後續的作品創作中又會有怎樣的體現?

客觀上對我來說影響並不大,在後續的創作中我可能會更加註重探討一些跟人有關的問題,比如階級與文化的差異等。

Q6:最近你主要都有哪些關注?

關注了一些疫情期間跟女性有關的新聞,這些慣性的思維以及觀念上的暴力,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去改變它。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Q7:最近你看了哪些新書或影視作品?請給大家分享一下

我本人特別喜歡看硬科幻小說,最近看了小林泰三的《醉步男》。作者引用了 “ 薛定諤的貓 ” 的理論。在書裡,是人類的意識構造出了時間的流動性,人能感知到時間即存在,感知不到即非存在。故事很簡單,但是讀完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思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讀,是一部可以玩味和細品的小說。

Q8:疫情過去後,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和朋友們聚在一起喝酒。


Q9:重新出發後,今年的新目標會是什麼?

做一個忠於自己的人,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同時希望今年的計劃可以順利完成。

Q10:最後,你有什麼想對大藝博的粉絲們說的?

想對大家說也是想對自己說的,眼睛可以看到萬物卻看不見自己,不要總想著如何苛刻和逼迫自己,用盡自己的力量,要試著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多愛自己一點。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採訪人物

青年藝術家 李叢

Q1 : 此次疫情期間,你是如何度過的?

大部分的時間用來畫作品和準備考研,零散的時間就在家裡做簡單的運動和看電影。

Q2:在封閉的這段時間內,你是否有在堅持創作?

創作從來沒有停止過,只是頻率不太一樣。


Q3:這些作品都表現了什麼主題?靈感來自於哪裡?

我喜歡用天然的原材料來創作,它會有裂痕或者缺陷但不需要修補,因為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我堅信裡面有自然界的小精靈,會時不時的跑出來給我靈感,但是在封閉期間好像被蟄伏了,醒來以後還想看見山川大海,雨雪蟲鳴,所以想把自然還給自然。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不補1》 20×40cm 天然石板、油彩 2020年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不補30》 20×40cm 天然石板、油彩 2020年

Q4:你覺得這段時間內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這段時間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相信了有信念這回事,而且找到了屬於我自己的信念,找到了 “ 自我 ”。


Q5: 這段時間對你的創作帶來了哪些影響?在後續的作品創作中又會有怎樣的體現?

對於創作的影響就是會把找到的信念感帶入到作品,在後續的作品創作中會更嚴謹更慎重的作出每一個系列的主題。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有山8》 65×65cm 板面油畫 2020年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有山20》 60×60cm 板面油畫 2020年

Q6: 最近你主要都有哪些關注?

最近關注的是在疫情中如何做到自保,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可以看出思維發展、格局等等好多問題,這直接關係到他們的結局,我覺得挺有意思的。


Q7: 最近你看了哪些新書或影視作品?請給大家分享一下

一直在翻看夏白克的畫冊,另外硬盤裡存了一些自己喜歡的影片,會不定期的看,最近看的是《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影片以日本野獸派畫家為原型,講述了他神奇的人生,無論是配樂、題材,還是拍攝手法我都給滿分,非常推薦給大家。還看了《草葉集》、《陽光普照》和《路邊野餐》等。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熊谷守一的畫


Q8: 疫情過去後,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第一時間去露營。


Q9: 重新出發後,今年的新目標會是什麼?

今年的新目標是能和疫情期間一樣的無雜念無分心,全身心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Q10: 最後,你有什麼想對大藝博的粉絲們說的?

“ 自己 ” 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瞭解 “ 自己 ”。




疫情期間,你又是如何度過的呢?

大藝博邀請青年藝術家們參與本次話題接龍

分享你的所見所想,與我們一同靜待春暖花開

*話題發起後,

將在之後陸續分享放出


參與方式

回答本次話題的10個問題:


Q1:此次疫情期間,你是如何度過的?

Q2:在封閉的這段時間內,你是否有在堅持創作?

Q3:這些作品都表現了什麼主題?靈感來自於哪裡?

Q4:你覺得這段時間內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Q5:這段時間對你的創作帶來了哪些影響?在後續的作品創作中又會有怎樣的體現?

Q6:最近你主要都有哪些關注?

Q7:最近你看了哪些新書或影視作品?請給大家分享一下

Q8:疫情過去後,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Q9:重新出發後,今年的新目標會是什麼?

Q10:最後,你有什麼想對大藝博的粉絲們說的?


請附上您的相關配圖

個人照/相關作品圖/其他分享內容的配圖

* 配圖文件請單獨另發,圖片大小≥1M


請附上您的基本信息

* 姓名:

* 年齡:

* 封閉期所在地:城市(地點)

* 教育背景:如“碩士(本科)在讀於(畢業於)XX美院XX專業”


發送至大藝博官方郵箱:

[email protected]


期待你們的分享~!


封閉時期,讓我們攜手並肩

大藝博與你共度時艱!




往期回顧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一)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二)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三)


專注青年藝術


大藝博一直在前行

特別專題丨封閉期的藝術家們(四)

官方微博:大學生藝術博覽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