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隔離的時候,會懷念世界以前的樣子

藝術家韋冬的隔離日記

正在輸入....

2020年3月 最近的月亮很大

座標:北京宋莊


一個人隔離的時候,會懷念世界以前的樣子


· 隔離時間?隔離期間每天在家的穿著是怎樣的?

自己在工作室隔離了一個多月。

倒不至於每天穿睡衣,就是隨意穿一些比較舒服的衣服。


· 是否一如既往的注重儀表? 以及大家最關注的的洗頭問題

沒人看自然開始不修邊幅了。我是長頭髮,也不用洗得太頻繁,你懂。


一個人隔離的時候,會懷念世界以前的樣子

· 特殊時期是如何買菜的?

初五前宋莊人少的時候去過一次超市,後來外賣恢復後再沒出去過。


· 出門的裝備?

出門就是全副武裝,只露眼睛那種。我們做雕塑一直常備口罩和護目鏡,所幸不用為口罩發愁。


一個人隔離的時候,會懷念世界以前的樣子


· 疫情期間做過菜嗎?

本來很久沒做過菜了,但在隔離期間,終於為自己掌了勺。


一個人隔離的時候,會懷念世界以前的樣子

· 隔離這段時間會失眠嗎?

會失眠,尤其我是一個人隔離,會為手機上不斷增加的數字焦慮,一到晚上會想很多。一眾生命的隕落,讓人忍不住思考生死,思考生命的意義,人和世界的關係。


· 有什麼對抗無聊的方法?

去年一直在忙展覽,有幾件半成的作品沒完成,正好借這段時間一件件慢慢做完。另外之前下載了不少電影始終沒空看,就看了幾部。其實藝術家本來就宅,只不過是強制宅和自主宅的區別而已。


推薦紀錄片:


一個人隔離的時候,會懷念世界以前的樣子

《藍色星球》


一個人隔離的時候,會懷念世界以前的樣子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 有沒有回到工作地點?

因為經歷過非典,知道可能會隔離很久,所以趁初二還沒封城時,就從通州家裡來到宋莊的工作室隔離了。


· 疫情結束後最想去哪裡?

疫情過去,春暖花開,想去爬山。


· 隔離期間最大的感受?

“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 疫情對整個藝術行業及本人的影響?

原定的個展,和跟畫廊的合作,都擱置下來了。一些畫廊和藝術機構也陷入停擺,對疫情過後經濟受挫的大環境藝術市場的光景也是眾說紛紜。但是作為藝術家,不論何時,種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最終都是要靠作品說話。


【關於作品】


從前年開始,我就一直在做以瀕危動物為主題的一些作品,比如幾乎滅絕了的北方白犀牛、“功能性滅絕”的穿山甲,瀕危的鯨,以及因汙染與過度捕殺快要消失在海洋裡的最大的海龜—稜皮龜等等,而這次的疫情更是需要我們審慎思考人和動物的關係,我想我會一直做下去。


一個人隔離的時候,會懷念世界以前的樣子

萬里扶搖 不鏽鋼 100×65×120cm 2018


一個人隔離的時候,會懷念世界以前的樣子

溪山行旅圖 不鏽鋼 115×65×58cm 2017


一個人隔離的時候,會懷念世界以前的樣子

一點靈犀 銅 30×15×31cm 2018

我的創作風格始終在於關注和訴說生命和傳統文化。這件《雲捲雲舒》一方面表達的是中國儒、釋、道三位一體哲學思想,一方面表達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畫面中的女孩,就是代替人類和大自然,和生命對話。

一個人隔離的時候,會懷念世界以前的樣子

雲捲雲舒 銅 72×142×50cm 2017

【隔離寄語】

意大利封閉全國,美股熔斷,“黑天鵝”出現,疫情的後座力究竟有多大,我們無法估量。

劉慈欣在《三體》中寫道,無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最大障礙,傲慢才是。不要問這個世界怎麼了,我們要問問自己怎麼了。不是地球需要人類,而是人類需要地球。

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過這次疫情,而疫情所帶來的教訓我們必須反思。


藝術家 韋冬

中國新銳當代雕塑家,

2005年畢業於清華美院雕塑系,

常居於北京。

2019年部分展覽經歷:

2019年 第十六屆海淀文化季--寫意氣象展---海淀美術館

2019年 同局---清華校友聯展並作為策展人—藝森畫廊

2019年 藝術即生活—主題論壇—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

2019年 2019年海淀國際藝術節—海淀美術館

2019年 至微廣大—雕塑藝術展—海淀美術館


疫情突如其來,打碎了我們想象中春節的樣子,打亂了我們為2020年剛剛做好的計劃,可至少我們還健康的活著。

2020年沒事,就是最好的事!

隔離日記,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