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響警鐘,79.4%博士選擇去美國,北大清華成了外國人才基地

​美國能崛起為全球第一大國,人才是其中關鍵。美國不僅是教育大國,更是全球最大的人才聚集地,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人才匯聚於此。不過這也意味著其他國家成了人才流出國,損失了大批高素質勞動力,尤其是科研方面。

敲響警鐘,79.4%博士選擇去美國,北大清華成了外國人才基地

這方面我國也沒有幸免。2018年全美獲博士學位的亞裔留學生有14815 人,其中中國留學生就有6182人,幾乎佔據半壁江山。且其中5689人均為科學與工程相關專業畢業生,這無疑十分喜人。然而接下來的數據卻令人心寒。

敲響警鐘,79.4%博士選擇去美國,北大清華成了外國人才基地

因為其中有79.4%的博士都選擇留在美國。培養一名博士的難度可想而知,但他們對學術和科研的貢獻也非一般畢業生可比。大量高端人才流失對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施行極為不利。

不僅是博士生,即便是碩士、本科生也十分嚮往美國。據統計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選擇繼續深造的畢業生中,有40-50%的人選擇出國,英美是首選。他們拿到學位後,有大批人選擇留在美國,甚至不乏公費生。

敲響警鐘,79.4%博士選擇去美國,北大清華成了外國人才基地

曾有專家表示“不少985大學成了外國人才基地,北大清華更是重災區”。實際上那些饒有成就的科學家出走也十分嚴重。清華的顏寧和北大的數學天才許晨陽都是青年科學家中的翹楚。他們在歸國後再次選擇出走。許晨陽歸國6年又回麻省理工時說了三句話,振聾發聵。他表示“中國的學術圈太浮躁,造假太普遍,論資排輩的現象也很嚴重”。

這給我國敲響了警鐘,在改善大環境方面,已刻不容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