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藏明永乐瓷器赏析


翠青釉三系盖罐 高10.4cm,口径9.9cm, 足径14.1cm。罐直口,扁腹,圈足。肩部有3个环形小系,系下凸起海棠托饰,花瓣上有横线纹。罐里及足内施青白釉,外施翠青釉。直口盖合于罐口。此罐制作规整,胎体细腻,釉色青翠。翠青釉瓷器为永乐时所创,传世品极少。

翠青釉三系盖罐 高10.4cm,口径9.9cm, 足径14.1cm。罐直口,扁腹,圈足。肩部有3个环形小系,系下凸起海棠托饰,花瓣上有横线纹。罐里及足内施青白釉,外施翠青釉。直口盖合于罐口。此罐制作规整,胎体细腻,釉色青翠。翠青釉瓷器为永乐时所创,传世品极少。

翠青釉三系盖罐 高10.4cm,口径9.9cm, 足径14.1cm。罐直口,扁腹,圈足。肩部有3个环形小系,系下凸起海棠托饰,花瓣上有横线纹。罐里及足内施青白釉,外施翠青釉。直口盖合于罐口。此罐制作规整,胎体细腻,釉色青翠。翠青釉瓷器为永乐时所创,传世品极少。


青花玉壶春瓶 明永乐,口径7cm,足径10cm,高27cm。瓶撇口,细长颈,圆腹下垂,圈足。瓶身自上至下分别绘青花如意头纹、回纹、卷草纹、缠枝莲纹和莲瓣纹。此杯造型庄重,纹饰素雅,构图饱满,层次分明。青花采用进口苏泥勃青料,色泽浓丽沉稳,具有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的艺术特色。

青花玉壶春瓶 明永乐,口径7cm,足径10cm,高27cm。瓶撇口,细长颈,圆腹下垂,圈足。瓶身自上至下分别绘青花如意头纹、回纹、卷草纹、缠枝莲纹和莲瓣纹。此杯造型庄重,纹饰素雅,构图饱满,层次分明。青花采用进口苏泥勃青料,色泽浓丽沉稳,具有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的艺术特色。

青花玉壶春瓶 明永乐,口径7cm,足径10cm,高27cm。瓶撇口,细长颈,圆腹下垂,圈足。瓶身自上至下分别绘青花如意头纹、回纹、卷草纹、缠枝莲纹和莲瓣纹。此杯造型庄重,纹饰素雅,构图饱满,层次分明。青花采用进口苏泥勃青料,色泽浓丽沉稳,具有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的艺术特色。


鲜红釉高足碗 高9.9cm,口径15.8cm,足径4.2cm。碗撇口,弧腹,高圈足微外撇。碗外壁及足满施鲜艳的宝石红釉,内壁为白釉,有暗云龙纹装饰。碗心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此碗造型秀美,鲜红釉纯净无瑕,亮丽匀净,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唯一带有永乐官窑年款的红釉器。 高足碗盛于元代,又称靶杯,在明代初年亦十分流行。永乐红釉高足碗弥足珍贵,最负盛名。

鲜红釉高足碗 高9.9cm,口径15.8cm,足径4.2cm。碗撇口,弧腹,高圈足微外撇。碗外壁及足满施鲜艳的宝石红釉,内壁为白釉,有暗云龙纹装饰。碗心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此碗造型秀美,鲜红釉纯净无瑕,亮丽匀净,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唯一带有永乐官窑年款的红釉器。 高足碗盛于元代,又称靶杯,在明代初年亦十分流行。永乐红釉高足碗弥足珍贵,最负盛名。

鲜红釉高足碗 高9.9cm,口径15.8cm,足径4.2cm。碗撇口,弧腹,高圈足微外撇。碗外壁及足满施鲜艳的宝石红釉,内壁为白釉,有暗云龙纹装饰。碗心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此碗造型秀美,鲜红釉纯净无瑕,亮丽匀净,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唯一带有永乐官窑年款的红釉器。 高足碗盛于元代,又称靶杯,在明代初年亦十分流行。永乐红釉高足碗弥足珍贵,最负盛名。


翠青釉罐 明永乐,高8.5cm,口径8.8cm,足径12.3cm。罐广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里外及圈足内均施翠青釉,釉面莹亮润泽,色调清新淡雅,口边和足边积釉处呈青绿色。无款识。 翠青釉是明代永乐时景德镇官窑创烧的一种色泽温润、釉色青翠如嫩竹的青釉,为永乐朝所独有。均造型规整秀美,胎体致密,厚薄适中,通体青釉素裹,不另加装饰,釉面玻璃质感强,釉中隐含密集的小气泡。常见的器物有盖罐、高足碗等。

翠青釉罐 明永乐,高8.5cm,口径8.8cm,足径12.3cm。罐广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里外及圈足内均施翠青釉,釉面莹亮润泽,色调清新淡雅,口边和足边积釉处呈青绿色。无款识。 翠青釉是明代永乐时景德镇官窑创烧的一种色泽温润、釉色青翠如嫩竹的青釉,为永乐朝所独有。均造型规整秀美,胎体致密,厚薄适中,通体青釉素裹,不另加装饰,釉面玻璃质感强,釉中隐含密集的小气泡。常见的器物有盖罐、高足碗等。

翠青釉罐 明永乐,高8.5cm,口径8.8cm,足径12.3cm。罐广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里外及圈足内均施翠青釉,釉面莹亮润泽,色调清新淡雅,口边和足边积釉处呈青绿色。无款识。 翠青釉是明代永乐时景德镇官窑创烧的一种色泽温润、釉色青翠如嫩竹的青釉,为永乐朝所独有。均造型规整秀美,胎体致密,厚薄适中,通体青釉素裹,不另加装饰,釉面玻璃质感强,釉中隐含密集的小气泡。常见的器物有盖罐、高足碗等。


青花压手杯 明永乐,高4.9cm,口径9.2cm,足径3.9cm。杯体如小碗状,口微撇,折腰,丰底,圈足。内外均绘青花纹饰。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体 “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腹部绘缠枝莲纹。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它的特点为胎体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

青花压手杯 明永乐,高4.9cm,口径9.2cm,足径3.9cm。杯体如小碗状,口微撇,折腰,丰底,圈足。内外均绘青花纹饰。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体 “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腹部绘缠枝莲纹。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它的特点为胎体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

青花压手杯 明永乐,高4.9cm,口径9.2cm,足径3.9cm。杯体如小碗状,口微撇,折腰,丰底,圈足。内外均绘青花纹饰。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体 “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腹部绘缠枝莲纹。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它的特点为胎体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


青花阿拉伯文盘座 明永乐,高17.2cm,口径17.2cm,足径16.6cm。尊身为直筒状,上下口处均为宽折沿。通体青花纹饰,口及底沿饰菊瓣纹,器身纹饰分三层,上、下两层仿写阿拉伯文并绘团形图案,中间一层饰仰覆变形花瓣纹。 此器造型奇特,系仿西亚阿拉伯铜器制作,系圆钵状器物的底座。因其中空无底,故清乾隆皇帝在诗中称之为“无挡尊”。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高28.5cm,口径4.8cm,足径11.3cm。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宽圈足。通体青花装饰。肩部绘变形莲瓣纹,纹内绘朵花。瓶身绘折枝花果,大小各3枝,分别为石榴、枇杷、樱桃、葡萄、荔枝,近足处绘上仰蕉叶纹一周,素底无釉。 此瓶是明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这种梅瓶的传世完整器物不多,十分名贵。此梅瓶胎质洁白,做工精细,青花画工娴熟。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高28.5cm,口径4.8cm,足径11.3cm。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宽圈足。通体青花装饰。肩部绘变形莲瓣纹,纹内绘朵花。瓶身绘折枝花果,大小各3枝,分别为石榴、枇杷、樱桃、葡萄、荔枝,近足处绘上仰蕉叶纹一周,素底无釉。 此瓶是明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这种梅瓶的传世完整器物不多,十分名贵。此梅瓶胎质洁白,做工精细,青花画工娴熟。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高28.5cm,口径4.8cm,足径11.3cm。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宽圈足。通体青花装饰。肩部绘变形莲瓣纹,纹内绘朵花。瓶身绘折枝花果,大小各3枝,分别为石榴、枇杷、樱桃、葡萄、荔枝,近足处绘上仰蕉叶纹一周,素底无釉。 此瓶是明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这种梅瓶的传世完整器物不多,十分名贵。此梅瓶胎质洁白,做工精细,青花画工娴熟。

青花海水纹香炉 明永乐,高55.5cm,口径37.3cm,足距38cm。炉阔口,短颈,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两朝天耳。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绘海水江崖纹。 此器与青海省博物馆藏“大明永乐年制”款铜炉器形相似。其形体硕大,青花色泽浓艳,晕散明显,凝结的黑斑密布于纹饰中。纹饰寓意江山永固。能够烧造如此有气魄、纹饰精美的瓷器,反映出当时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技艺。

青花海水纹香炉 明永乐,高55.5cm,口径37.3cm,足距38cm。炉阔口,短颈,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两朝天耳。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绘海水江崖纹。 此器与青海省博物馆藏“大明永乐年制”款铜炉器形相似。其形体硕大,青花色泽浓艳,晕散明显,凝结的黑斑密布于纹饰中。纹饰寓意江山永固。能够烧造如此有气魄、纹饰精美的瓷器,反映出当时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技艺。


青花海水纹香炉 明永乐,高55.5cm,口径37.3cm,足距38cm。炉阔口,短颈,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两朝天耳。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绘海水江崖纹。 此器与青海省博物馆藏“大明永乐年制”款铜炉器形相似。其形体硕大,青花色泽浓艳,晕散明显,凝结的黑斑密布于纹饰中。纹饰寓意江山永固。能够烧造如此有气魄、纹饰精美的瓷器,反映出当时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技艺。

青花缠枝莲纹花浇 高14.7cm,口径8cm,足径4cm。花浇直口,直颈,溜肩,硕腹,足内凹,一侧以螭龙为柄,柄两端各有一头,一衔于外口,一作柄尾。通体绘青花纹饰,口部边沿绘缠枝莲纹,颈部绘海水江崖及花瓣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如意头纹一周。此花浇青花色泽浓艳,有黑色结晶斑。其造型风格系仿西亚黄铜壶器物。

青花缠枝莲纹花浇 高14.7cm,口径8cm,足径4cm。花浇直口,直颈,溜肩,硕腹,足内凹,一侧以螭龙为柄,柄两端各有一头,一衔于外口,一作柄尾。通体绘青花纹饰,口部边沿绘缠枝莲纹,颈部绘海水江崖及花瓣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如意头纹一周。此花浇青花色泽浓艳,有黑色结晶斑。其造型风格系仿西亚黄铜壶器物。


青花缠枝莲纹花浇 高14.7cm,口径8cm,足径4cm。花浇直口,直颈,溜肩,硕腹,足内凹,一侧以螭龙为柄,柄两端各有一头,一衔于外口,一作柄尾。通体绘青花纹饰,口部边沿绘缠枝莲纹,颈部绘海水江崖及花瓣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如意头纹一周。此花浇青花色泽浓艳,有黑色结晶斑。其造型风格系仿西亚黄铜壶器物。

青花加金彩缠枝苜蓿花纹碗 明永乐,高6.4cm,口径14.9cm,足径5.4cm。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内口沿下绘青花菱形锦纹,内壁用金彩描绘缠枝花纹,内底绘青花荷莲纹。碗外壁青花装饰,近口沿处绘曲线纹,腹部绘缠枝苜蓿花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碗无论造型还是纹饰均系永乐官窑首创,金彩与青花搭配装饰相得益彰。此件不署款,但在相似的传世或出土物中见有在外底以青花料画雪花片状花押款者。

青花加金彩缠枝苜蓿花纹碗 明永乐,高6.4cm,口径14.9cm,足径5.4cm。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内口沿下绘青花菱形锦纹,内壁用金彩描绘缠枝花纹,内底绘青花荷莲纹。碗外壁青花装饰,近口沿处绘曲线纹,腹部绘缠枝苜蓿花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碗无论造型还是纹饰均系永乐官窑首创,金彩与青花搭配装饰相得益彰。此件不署款,但在相似的传世或出土物中见有在外底以青花料画雪花片状花押款者。


青花加金彩缠枝苜蓿花纹碗 明永乐,高6.4cm,口径14.9cm,足径5.4cm。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内口沿下绘青花菱形锦纹,内壁用金彩描绘缠枝花纹,内底绘青花荷莲纹。碗外壁青花装饰,近口沿处绘曲线纹,腹部绘缠枝苜蓿花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碗无论造型还是纹饰均系永乐官窑首创,金彩与青花搭配装饰相得益彰。此件不署款,但在相似的传世或出土物中见有在外底以青花料画雪花片状花押款者。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 明永乐,高41cm,底径12.2cm。瓶小口,带盖,盖上有宝珠形纽,圆肩,肩下渐收,平底。盖纽及盖面中央饰莲瓣纹,盖之立壁上绘折枝花卉。梅瓶肩饰正反连贯的如意云纹,如意云纹内绘折枝花卉。腹部主题纹饰绘竹石芭蕉,衬以坡地、花草,宛如园中小景。足部绘莲瓣纹及卷枝纹各一周,莲瓣内绘各种折枝花卉。此梅瓶造型秀美,青花色泽浓艳而有变化,使画面具有层次感,为永乐青花瓷器中的佳品。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 明永乐,高41cm,底径12.2cm。瓶小口,带盖,盖上有宝珠形纽,圆肩,肩下渐收,平底。盖纽及盖面中央饰莲瓣纹,盖之立壁上绘折枝花卉。梅瓶肩饰正反连贯的如意云纹,如意云纹内绘折枝花卉。腹部主题纹饰绘竹石芭蕉,衬以坡地、花草,宛如园中小景。足部绘莲瓣纹及卷枝纹各一周,莲瓣内绘各种折枝花卉。此梅瓶造型秀美,青花色泽浓艳而有变化,使画面具有层次感,为永乐青花瓷器中的佳品。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 明永乐,高41cm,底径12.2cm。瓶小口,带盖,盖上有宝珠形纽,圆肩,肩下渐收,平底。盖纽及盖面中央饰莲瓣纹,盖之立壁上绘折枝花卉。梅瓶肩饰正反连贯的如意云纹,如意云纹内绘折枝花卉。腹部主题纹饰绘竹石芭蕉,衬以坡地、花草,宛如园中小景。足部绘莲瓣纹及卷枝纹各一周,莲瓣内绘各种折枝花卉。此梅瓶造型秀美,青花色泽浓艳而有变化,使画面具有层次感,为永乐青花瓷器中的佳品。

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 明永乐,高38.5cm,口径9.0cm,足径23.5cm。烛台为八方式,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烛插,下层为台座,两者均为束腰八方形,中层为连柱,形状如酒盅倒扣。通体青花装饰。烛插由上到下分别描绘蕉叶纹、回纹、变形莲瓣纹。连柱饰有锦纹及缠枝花纹。台座面饰海水纹和莲瓣纹各一周,外壁八面绘八组各式缠枝花卉。足内施白釉。底心无釉。此八角烛台仿自阿拉伯铜器,结构复杂,装饰华美。

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 明永乐,高25.2cm,口径3.3cm,足径6cm。瓶葫芦式,收口,束颈,圆形扁腹,浅圈足。中部两节葫芦间有如意形双耳。瓶上部饰缠枝花纹,下腹部两面各绘轮花一朵,周围环绕花叶纹一周。无款识。明永乐青花呈色浓艳,可见结晶斑。此瓶应是受西亚器物风格的影响而烧制的。


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 明永乐,高25.2cm,口径3.3cm,足径6cm。瓶葫芦式,收口,束颈,圆形扁腹,浅圈足。中部两节葫芦间有如意形双耳。瓶上部饰缠枝花纹,下腹部两面各绘轮花一朵,周围环绕花叶纹一周。无款识。明永乐青花呈色浓艳,可见结晶斑。此瓶应是受西亚器物风格的影响而烧制的。

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 明永乐,高25.2cm,口径3.3cm,足径6cm。瓶葫芦式,收口,束颈,圆形扁腹,浅圈足。中部两节葫芦间有如意形双耳。瓶上部饰缠枝花纹,下腹部两面各绘轮花一朵,周围环绕花叶纹一周。无款识。明永乐青花呈色浓艳,可见结晶斑。此瓶应是受西亚器物风格的影响而烧制的。

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 高9.2cm,口径51.2cm,足径34.5cm。盘折沿,菱花口式,通体作16瓣莲花形,盘心宽大平坦,圈足,细砂底,无款识,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青花底釉青白亮丽,厚润透明。盘心主体图案是一只栖于枇杷枝上的绶带鸟,正回首啄食饱满的枇杷果。内壁绘石榴、桃实、荔枝、枇杷等折枝花果,沿面绘大小缠枝莲花,外沿下绘海水江崖纹,外壁绘折枝菊花纹。


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 明永乐,高13.9cm,口径31.6cm,底径21.5cm。盆折沿,腹垂直,平底露胎。里外青花装饰。盆里沿绘缠枝花一周,内壁绘缠枝花7朵,盆底绘回纹一周,回纹内绘八瓣团花,花瓣呈变形蕉叶纹,纹内又绘暗八仙。盆外沿绘折枝花卉8朵,外壁绘缠枝花卉7朵,底边绘变形朵花纹一周。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 此盆青花呈色浓艳,有晕散现象,是永乐时期受西亚国家金银器的影响而创烧的一种新器型。

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 明永乐,高13.9cm,口径31.6cm,底径21.5cm。盆折沿,腹垂直,平底露胎。里外青花装饰。盆里沿绘缠枝花一周,内壁绘缠枝花7朵,盆底绘回纹一周,回纹内绘八瓣团花,花瓣呈变形蕉叶纹,纹内又绘暗八仙。盆外沿绘折枝花卉8朵,外壁绘缠枝花卉7朵,底边绘变形朵花纹一周。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 此盆青花呈色浓艳,有晕散现象,是永乐时期受西亚国家金银器的影响而创烧的一种新器型。

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 明永乐,高13.9cm,口径31.6cm,底径21.5cm。盆折沿,腹垂直,平底露胎。里外青花装饰。盆里沿绘缠枝花一周,内壁绘缠枝花7朵,盆底绘回纹一周,回纹内绘八瓣团花,花瓣呈变形蕉叶纹,纹内又绘暗八仙。盆外沿绘折枝花卉8朵,外壁绘缠枝花卉7朵,底边绘变形朵花纹一周。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 此盆青花呈色浓艳,有晕散现象,是永乐时期受西亚国家金银器的影响而创烧的一种新器型。


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 明永乐,高24.3cm,口径3.5cm,足径7.4cm。瓶蒜头口,束颈,圆形扁腹。口肩连以对称的如意耳,腹两侧正中各凸饰一乳钉纹,璧形底足,无款识。瓶口边绘如意纹,腹部纹饰以六角星开光向四周伸展构成六边形锦式开光,开光内绘折枝花、缠枝花、朵花、团花、江崖海水等纹饰,足边绘朵梅纹一周。此瓶造型仿自阿拉伯铜器,纹饰的题材与布局都具有西亚风格。

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 明永乐,高24.3cm,口径3.5cm,足径7.4cm。瓶蒜头口,束颈,圆形扁腹。口肩连以对称的如意耳,腹两侧正中各凸饰一乳钉纹,璧形底足,无款识。瓶口边绘如意纹,腹部纹饰以六角星开光向四周伸展构成六边形锦式开光,开光内绘折枝花、缠枝花、朵花、团花、江崖海水等纹饰,足边绘朵梅纹一周。此瓶造型仿自阿拉伯铜器,纹饰的题材与布局都具有西亚风格。

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 明永乐,高24.3cm,口径3.5cm,足径7.4cm。瓶蒜头口,束颈,圆形扁腹。口肩连以对称的如意耳,腹两侧正中各凸饰一乳钉纹,璧形底足,无款识。瓶口边绘如意纹,腹部纹饰以六角星开光向四周伸展构成六边形锦式开光,开光内绘折枝花、缠枝花、朵花、团花、江崖海水等纹饰,足边绘朵梅纹一周。此瓶造型仿自阿拉伯铜器,纹饰的题材与布局都具有西亚风格。


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高32.8cm,口径8.2cm,足径10.8cm。瓶撇口,细颈,硕腹,圈足。底足无釉无款识。通体在莹润闪青的白釉上展现出色泽浓艳的青花纹饰。瓶颈部绘三层纹饰各一周,上部为上仰的蕉叶纹,中间是缠枝花纹,下部为下垂的云头纹,近足处绘上仰变形蕉叶纹一周与之相呼应。 此瓶造型线条优美流畅,胎质纯净细腻,纹饰清晰生动。构图疏朗有致,青花色泽浓艳亮丽,深浅不一,富于层次感和立体感。

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高32.8cm,口径8.2cm,足径10.8cm。瓶撇口,细颈,硕腹,圈足。底足无釉无款识。通体在莹润闪青的白釉上展现出色泽浓艳的青花纹饰。瓶颈部绘三层纹饰各一周,上部为上仰的蕉叶纹,中间是缠枝花纹,下部为下垂的云头纹,近足处绘上仰变形蕉叶纹一周与之相呼应。 此瓶造型线条优美流畅,胎质纯净细腻,纹饰清晰生动。构图疏朗有致,青花色泽浓艳亮丽,深浅不一,富于层次感和立体感。

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 高24.8cm,口径4.5cm。瓶小口,肩下渐敛,足胫处略外撇,圈足,砂底无釉。通体施甜白釉,釉面暗划3组纹饰,依次为卷草纹、缠枝莲花纹、折枝花卉纹,以弦纹间隔。 此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长挺拔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瓶身的高度,放宽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趋谐调。瓶体所施甜白釉纯正洁净,色泽柔润,纹饰刻划细腻,是永乐时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