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執著與信仰,書寫命運的制勝法寶

沒有甜蜜虐心的感情戲,沒有油膩多餘的套路,有的是奪取奇功的權謀,有的是絕處逢生的轉機,有的是感人肺腑的信仰。

《長安十二時辰》,這部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領銜主演的古裝懸疑劇,自播出後便引起很多觀眾朋友的關注。作為去年口碑最為炸裂的一部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豆瓣評分一開始就衝上了8.6分,現在仍然保持在8.3分的高度,被很多人說是2019年最精彩的國產劇之一。並且該劇將於3月30日登陸韓國電視臺,此前這部歷史鉅作已在北美部分國家付費播出,下個月還將登陸日本。


《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執著與信仰,書寫命運的制勝法寶

《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素有“文學鬼才”之稱的作家馬伯庸的同名原著小說,這部原著小說本身就像一部百科全書,既符合了當今人們追求娛樂化的要求,又不遺餘力的宣傳和保留了大唐文化的精深。講述的故事精彩刺激,高度還原的服飾和妝容也精準得無可挑剔,緊湊的敘事方式再加上出場人物環環相扣,讓觀眾欲罷不能。


《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名士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說實話很多觀眾,包括我在內,都是被劇中的張小敬所吸引而愛上這部電視劇的。正因為他,我連過去最難忍受的打戲部分都看得津津有味,熱血沸騰!那麼張小敬身上究竟有什麼魅力能夠讓觀眾為之如此痴迷呢?接下來請跟隨我一同去領略一番。


1、信仰:生命的歸宿,人生的方向

信仰,是你對一個人、一個道理的崇拜和信任。它讓你知道自己是誰,讓你忘了自己的缺陷,看見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值得活著。信仰,讓你有力量,讓你永不放棄。

《長安十二時辰》中有這麼一幕,熊火幫奉命捉拿死囚張小敬,其頭領對他的手下說:“張小敬不怕死,你們只要讓他在死之前明白,活著有多難受就行。”是的,張小敬向來把自己的生死置身度外,他不畏懼死亡,他真正害怕的,是自己所愛之人受到傷害,他想保護自己所愛之人,更想保護全長安的百姓。即使國家拋棄了他,即使百姓遺忘了他,但他的信仰不變,長安就是他的家,只要能夠讓他護著自己的家,他就知足了!


《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執著與信仰,書寫命運的制勝法寶

在追查長安城潛藏狼衛的路途中,姚汝能疑惑不解地問張小敬:“難道你真的什麼都不圖嗎?”平時特別不正經的張小敬收斂了笑容,鄭重地說:“圖啊,當然圖,看到大傢伙都樂樂呵呵的,就知道自己沒有白忙活。


看到姚汝能一臉質疑,張小敬接著說道:“信仰沒了,人就完了!我是個兵,到死都是個兵。如果忘了這個,活著,跟死了有什麼區別。”張小敬是名退伍老兵,他曾服役的第八團部隊,是唐朝安西軍受過嘉獎最多的一個團。這支220人的部隊在烽燧堡戰役中只倖存下來9人,經歷了生死的張小敬回到長安後分外珍惜這段戰友情,他把對第八團的感情寄託給了長安和大唐。他唯一想要做的,就是把第八團兄弟的“守”一直延續下去,併為之無怨無悔地付出著。他所渴望的幸福,帶著一種極簡單的煙火氣。守護長安的美好生活,守護大唐的普通百姓,就是張小敬“九死無悔”的人生信條。


《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執著與信仰,書寫命運的制勝法寶

周國平在《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中說:“信仰是生命的歸宿。”出獄之後的張小敬原本有很多機會可以逃離長安永獲自由,他明知道留在陷入危局的長安城內一定凶多吉少,但他還是選擇了這條最為艱難的路--留下來。直至最後孤立無援,被各路人馬追殺,他也不曾後悔拿自己的命去守護這座早已拋棄他的長安城!因為這就是他的信仰,也是他想要活著的唯一希望!


2、不退:執著的信念,無悔的選擇


你是否會有這樣的疑問,那個被張小敬如此深愛著的長安城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仔細觀看《長安十二時辰》,你會看到盛唐時期長安都城裡官吏生活的浮華奢靡,也能看到地下城裡搖手乞憐甚至活活餓死的百姓。那個時代讓人愛著,也恨著。


《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執著與信仰,書寫命運的制勝法寶

看著好人被全城搜捕在街頭鼠竄,看著壞人為所欲為殘害百姓,官吏們想的不是如何查找真相,而是如何交差邀功,真的會讓人恨得咬牙切齒哪!轉念一想,卻也就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在大唐盛世有才之人紛紛選擇退隱山林亦或是出使西域,原來是長安官場容不下好人呀!


穿插在整部劇當中的一句話,非常簡單,但是卻總有人對它深信不疑:“好人有好報”。即使受到奸佞的百般殘害,張小敬依舊堅守自己的信仰和選擇,多次於絕處扭轉時局。總有人惦記著他,總有人幫助著他,他有那種讓人想要信服的魔力,即使會為他丟掉性命。因為他們知道,張小敬要乾的,必定是大事!必定是為了天下太平的大事!


《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執著與信仰,書寫命運的制勝法寶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真相浮出水面,也有越來越多的謎團等待解開,易烊千璽飾演的司丞李必開始逐漸懷疑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選擇是否正確,好人在勸說他堅守,壞人在引誘他動搖,未經世事的他開始不知所措,直到再次遇到張小敬。張小敬堅定地告訴他:“知道怎麼做選擇嗎?只選最好的,你自己選的路,分不清對錯的時候,就記著兩個字,不退。”


3、活著:良好的心態,命運的答案


臨近結局,查案面臨的困難也越來越多,姚汝能不堪淪為階下囚,最終臨陣叛變,將檀棋抓到右丞相府邀功。司丞李必便孤身犯險,試圖救出女僕檀棋,但是由於不擅武藝,最終被右丞相抓捕關押。正當這時,李必突然想起自己曾經和徐賓討論過類似的問題,徐賓說自己只信大案牘術,而解決一切問題的辦法就是活著,因為留著性命才有希望。


《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執著與信仰,書寫命運的制勝法寶

原本信道的李必從不說謊,但為了守衛長安數十萬百姓的性命,他突然改口詐降,假意幫他們拿取誣陷太子的證物,右丞相一點兒也不信任李必,李必便狠心簽了供詞。最終在郭利仕的幫助下,李必成功救出檀棋,脫離險境。


解決一切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活著,關鍵時刻先保住首己的性命,只要還活著,你才能辦好自己想辦的事情。


張小敬也曾說過:“為了這些微不足道的人過著習以為常的生活,我願盡己所能。”作為一個士兵,他早已將全長安的百姓當做自己的親人,他最習以為常的事情無非是浴血疆場,用自己的命去換取全長安百姓的幸福安樂。就因為徐賓的一句“你對長安有用”,他被關在大牢裡歷經數年折磨仍然想要存活下來,他知道只有活著,才有機會守護長安的美好生活,守護大唐的普通百姓。


電視劇的最後,張小敬終於排除萬難守住了大唐的平安,但他卻如同劇中反覆播放的那句歌詞一樣,“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張小敬最終選擇了離開長安,獨自雲遊四方,真正做到了自己所信奉的那條人生準則:“無論一生境遇如何,心中不可蒙塵。”


《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執著與信仰,書寫命運的制勝法寶

在追求信仰的道路上,我們必定會遇到無數的矛盾與掙扎,“不退”便顯得更加難能可貴,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該留有一個張小敬。什麼是不退?是初心不改,是堅持到底!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要想真正實現自己的信仰,必定是有難度的。但正如劇中李必所言:“如果什麼都很容易,那還叫什麼選擇。”成年人不需要從別人那裡知道自己做沒做對,需要做的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