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接受,數學家學成後寧願在美國刷盤子送外賣,婉拒北大邀請

數十年來,海外學子學成後放棄國外優厚的條件,毅然決定選擇回國報效祖國的大有人在,從老一輩科學家華鄧稼先、華羅庚、錢學森等人,再到如今的鄧巍巍、劉婉璐等年輕頂尖精英,都值得我們由衷的欽佩與景仰。

但是,有這樣一位“數學天才”,在美國知名大學進修後,卻不願意再回到中國。雖然他有選擇的自由,但是這位數學家的一句:“如果回到中國,我不可能取得現在的成就”,讓不少國人難以接受,鬱悶不已。

這位飽受爭議的“數學天才”,就是當今世界鼎鼎有名的華裔數學家張益唐。

難以接受,數學家學成後寧願在美國刷盤子送外賣,婉拒北大邀請

張益唐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天賦極佳,九歲時開始自學大學數學課程,在23歲時考進北大數學系。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張益唐在數學研究領域突飛猛進,成績顯著,隨後跟隨著名華裔數學家莫宗堅前往美國普渡大學進修,研究的方向是代數幾何領域難度係數最高的雅克比猜想。

但是,在美國的求學之路卻並不那樣順利。張益唐選擇了雅克比猜想作為自己的博士論題,卻並沒有得到導師莫宗堅的支持,最後花費了兩年時間完成博士論文的張益唐,卻拖了整整七年才畢業。由此可見師生之間的確存在一些不為外人所知和不可調和的矛盾。

而即使在畢業之後,導師莫宗堅始終沒有給張益唐寫推薦信。,沒有國際知名導師推薦信的張益唐毫無資源和人脈,因此失去很多機會,最後只能在美國當地找了一些送外賣和洗盤子的兼職養活自己,拖到近五十歲還沒有結婚成家,也沒有一份體面的工作。

難以接受,數學家學成後寧願在美國刷盤子送外賣,婉拒北大邀請

北大數學系主任、著名數學家丁石孫得知張益唐的狀況,曾邀請他回國到北大任教、做數學研究,張益唐卻一口拒絕。

後來,他在校友幫助下得到了美國高校講師的工作,並且在《數學年刊》上發表轟動數學界的高含金量研究成果,一夜之間享譽世界、名利雙收。這位沉迷數學大半輩子,卻坎坎坷坷直到五十多歲才達到“人生巔峰”的張益唐,卻在一次採訪中表示:“要是在中國,我不會有這樣的成就”

或許他有難言之隱,或許是因某些事心有怨恨,總之他有選擇的自由,但是對於國人來說,確實是既難以接受,又萬分惋惜。

留住頂尖人才,吸引國外一流學者,是我們強國富民的重要基礎,據統計,我國留學人才學成後回國的不到百分之四十,這一嚴峻問題值得當今社會深度持續的關注與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