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陳春波 白玉、青玉香漫丹青染白露香囊一對

此對香囊由白玉和青玉雕就,形制圓潤飽滿,在香囊正反兩面 圓形開光處,均浮雕山水、亭臺、虯松、祥雲,具山水清幽意境。香囊頂蓋亦鏤空雕刻虯勁松枝,工藝尤為細緻。 器小乾坤大,小小香囊卻綜合運用了鏤空雕、浮雕、陰線刻及 器皿掏膛等多種雕刻手法,殊為難得,且香囊厚薄程度拿捏得當,太薄則易碎,太厚則顯笨拙,特別適宜於日常佩戴,且成雙成對,值得關注。 陳春波:蘇州玉雕名家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陳春波 和田玉籽料 青玉鐘鼓饌玉香囊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陳春波 和田玉籽料 青玉鐘鼓饌玉香囊

香囊,古時又稱香包、花囊、香纓、香袋、香球、容臭等,因佩戴在身,又稱“佩香”“佩幃”。香囊,不僅散發神秘迷人的氣息,還可鎮定心神,撫慰心靈,更叫人心動。從屈原《離騷》中的香花香草開始,人們佩戴香囊,既是外在的優雅,也是內在的高潔。 此對香囊由和田玉籽料及青玉雕就,形制若一,以鏤空雕及浮雕手法雕就,工藝細膩,具文人氣息,且厚薄適宜,可隨身佩戴,或懸於頸,或掛於包,或點綴於車,或掛於香閨,“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集實用性與藝術性與一身的妙品。

陳春波:蘇州玉雕名家 款識:旨遠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案上煙雲文房三件套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案上煙雲文房三件套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案上煙雲文房三件套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案上煙雲文房三件套

此套文房為青玉質,顏色厚重典雅,玉質細膩油潤,筆筒為方形,並有四倭角,四面開光處浮雕漁樵耕讀,構圖疏朗, 意境清幽。硯臺亦為方形,邊角圓潤,飾以如意紋,具古樸風貌。筆架為山形,層巒迭嶂中,斜探出一株松樹,具遒勁意蘊。 整套作品可賞可玩,將藝術性與實用性完美結合,是中國傳統書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陳設。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陳春波 青玉翠攢峰巒山水硯屏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陳春波 青玉翠攢峰巒山水硯屏

硯屏形制與獨扇式座屏相同,但形體較小,常置几案上,是用作陳列、擺設的觀賞性小型屏風,故江南又稱臺屏

屏心常見的有大理石、嵌瓷片以及玉器等,置於硯端以障風塵之屏,多以玉、石、漆木為之,與立 於案頭之小屏風類似。 此硯屏屏心為青玉質,玉質細膩潤澤,顏色均一厚重,高浮雕山水畫面,畫面層次豐富,細節處理一絲不苟,但見遠山迭嶂,樹石相間,雲煙繚繞,水波盪漾,孤舟橫於河邊,近處的蘆葦則隨風飄曳。整器觀之精緻典雅,一股書香文氣撲面而來,置於書房案頭,自有一番“文房案頭硯有 屏,擋風蔽日筆生花”的情趣。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牧牛圖筆筒硯臺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牧牛圖筆筒硯臺

山水人物青玉筆筒,直口,平沿,筒形,平底,三足。筆筒通以浮雕技法琢飾,外壁通景牧牛圖。但見遠山峭壁,小橋流水,一派安居樂業的民俗風情。全器構圖繁密,層次清晰,雕刻生動,為碧玉筆筒之精品佳作。作品與一方硯臺成套,更為難得。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喜上眉梢筆舔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喜上眉梢筆舔

凡作書畫皆需筆舔,使所蘸之墨色均勻,避免發生濃淡不均的現象。時至今日,作為文房雅玩,筆舔的實用價值,已經被觀賞與把玩性所取代,成為名副其實的“文玩”了,這件筆舔也是如此。筆舔以青玉為材,呈方形,高浮雕喜上眉梢,工藝精巧優美,可供賞玩。本件筆舔雖為文房小器,卻有大樣,琢工精細,以端莊、形美、玉潤取勝,當屬文房雅玩之妙品。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和田玉籽料守護扳指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和田玉籽料守護扳指

陳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和田玉籽料守護扳指

扳指以和田玉籽料為材,玉質油性佳美,玉色均勻。造型與設計也富有特色,在扳指之上,立體雕刻為瑞獸,具守護平安之吉祥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