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城裡變得冷清,城外卻變得熱鬧

在西安,城裡變得冷清,城外卻變得熱鬧

近10年,劉意守進城次數越來越少,以至於這幾年幾乎沒進過城。有限的幾次,還是上城牆玩,去城隍廟買點小東西。

在西安,城裡變得冷清,城外卻變得熱鬧

小時候,城牆裡面那片地才叫城裡,劉意守住在南郊,離城裡還有10餘公里,就被稱為市郊,東西南北郊紡織城等都是些偏遠的地方。

在西安,城裡變得冷清,城外卻變得熱鬧

城牆裡大約有11平方公里,不算大,但被這個世界保存最完好的明城牆圍著,就成了西北的一個名勝之地,著名的鐘鼓樓就在此間。城牆高12米,露於表面的大塊青磚,整齊而密實,站在城牆根,厚重的感覺油然而生,城牆上方是齒輪狀的垛口,讓人們想起了長城。藍天白雲之下,一座堅實的古城就這麼坐落在西北的一處盆地上。

上世紀90年代,劉意守還是個孩子,進城的機會少,但凡家裡人買個大件,或者想去買個衣服,是必須跑一趟城裡的。家住南郊,本可以在小寨買,但小寨畢竟不如城裡熱鬧。到城裡買衣服可以去騾馬市,或者騾馬市對面的唐城商場。在騾馬市那個狹窄的街道走一遍,衣服定能買到,至於滿意與否,要看幾天後洗了以後的情形了。至於唐城,算是東大街比較高檔的商場,去唐城主要是買電器,衣服太貴。

在東大街拓寬以後,西大街還是維持著老樣子,狹窄的街道兩邊是些裝修簡陋的小商場,多數還是國營老店。劉意守的第一輛自行車就是在西大街買的,飛鴿牌,之前劉意守騎的都是別人的車,很可惜,這輛自行車跟著劉意守沒兩年就丟了。

再後來,南大街改造,北大街改造,說是改造,實際上就是拓寬,然後建樓裝修門面。開元商城就是那時候起來的,記得劉意守家裡的電視就是在開元買的。家裡添了大件,興奮的劉意守借了輛三輪車直接拉回了家。劉意守的第一部手機也是在開元買的,記得是一部諾基亞3210。

進城除了買東西就是逛街,週末的東大街絕對是人山人海,有時候擁擠得前後左右都貼滿了人,劉意守和朋友們只能隨著人流慢慢地挪動。

東大街最多的就是各種專賣店,叫賣聲最大的也是這種專賣店,清一色的服裝店裡夾著幾間婚紗攝影,可謂是當時西安市最長的商業街。這種熱鬧持續了20年,也就是最近幾年才逐漸冷清下來。

圍繞鐘樓,除了東北面的郵政局和西南面的鐘樓飯店,後來起來的就是東南面的開元商城和西北面的金花商場,圍繞鐘樓的商圈在當時算是比較高檔的。

而城裡畢竟還是冷清了,不是城裡不熱鬧,而是城外太熱鬧。

從2000年以後,特別是在2010年前後,西安市有了很大的變化,各種超市起來以後,人們買東西有了更多的選擇。大型超市、國美蘇寧遍及城外,城市的範圍大了。人們再也不用為了買電器買衣服專程進城,現在走不了幾步路的商場什麼都能買到,不僅如此,還有如萬達那樣的綜合體,吃喝玩樂購物一站搞定,誰還願意再去城裡呢。

其實,不是城裡不熱鬧,而是西安市變大了,城裡的定義也有原來的城牆裡的那片地,擴大了上百倍,在這上百倍的範圍裡,變得更熱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