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春 我的“背饃上學”的崢嶸歲月

渭南文壇 | 孟憲春 我的“背饃上學”的崢嶸歲月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家娃。我的家鄉坐落在西嶽華山的姊妹山少華山下,那裡有始建於東漢初年,我國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的潛龍寺。從出生到成年,我一直生活於此。背饃上學是我上初中、高中所經歷的往事,自己背饃上學的日子,是在華縣八一中學和鹹林中學上學期間,時間是1978年到1984年。那是一段崢嶸歲月,也是一段值得回味的歲月。在我求學的中學階段,饃是離不開的主食。背饃上學,是我們那一代人永遠抹不掉的記憶。每每回憶起那段背饃上學的艱苦日子,腦海中浮現出的一個個畫面猶如過電影一樣,是那樣的清晰,儘管時間已不知不覺過去了三十多年,可回想起來彷彿就像是發生在昨天,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我上初中是在20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整個蓮花寺公社只有一所初中——八一中學,學生全部是走讀。我家在少華山下的孟家河村,連片的竹林把孟家河村妝扮成翠綠欲滴的世界,嫋嫋婷婷的竹子齊齊伸向天際,似我童年那高不可攀的夢想。距離學校大約有五公里遠。那時剛處在改革開放初期,農村的變化剛起步,家裡很少有自行車。每天早晨,我們幾個十幾歲的學生娃,相互約在一起,步行去蓮花寺火車站下面的八一中學。早晨5點多,寂靜的村莊就開始響遍我們這些娃娃的喊叫聲、敲門聲,還有雞鳴犬吠聲。我家沒有鬧鐘,每天早上,都是奶奶根據公雞叫明叫醒我。穿上衣服後,如果還沒有同學叫,還可以眯瞪著再睡一會兒。上學路上,要穿過兩三里路的竹林小路和310國道、隴海鐵路,我們說說笑笑,打打鬧鬧,不管颳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好像也沒有覺得有多麼辛苦,冬天天漆黑漆黑的,秋天玉米高過人頭,一夥人也不覺得害怕。

每到星期天,媽媽都要蒸好夠我一週吃的饃,用蛇皮袋子裝上,以便透氣防止發黴。菜,只能是鹹菜,耐放也不容易壞,是自家醃製的紅、白蘿蔔,從大缸裡用竹笊籬撈出來,切成細細的絲,放上辣面蔥花,潑上煎油,用罐頭瓶裝上,夠吃一週。每個星期一的清早,我們這些走讀生就得每人扛著一大提兜饃(主要就是的碗、筷子、調和瓶、饃,調和瓶裡面裝著鹽、醋、油辣椒攪和而成的調和水),趕在早操之前到校。每個週一的早晨,原本冷清的校園,剎那間就又恢復了正常的喧囂。每個同學各自背來的饃會有明顯的貧富差異,家裡條件好的,背來的饃饃不僅雪白,而且還是油花捲或蘿蔔粉條包子,而條件差的,不是黑麵饃便是苞谷面饃。黃、白、黑三種差異就會區分出各自的家庭條件,正像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開篇中學生們所戲稱的饃為亞洲、歐洲、非洲。我的饃是一般黑白麵混合的麥面饃,算不上白,具有歐洲和非洲的雙重特點。背饃最白的是我們班國慶同學的饃,雪白雪白的,是從磨面機磨出來的頭茬面,又是香氣誘人的的油軲轆(嵌油大花捲饃),連上灶的民辦老師們也好生羨慕。記憶中,我們沒有吃早點的意識,早上肚子餓了,就利用課間啃幾口饃。在八一中學初中三年,開始時學校只有開水灶,一日三餐只供應開水——那種殺豬大鐵鍋燒的開水。每每到開飯鈴響,就去打開水,首先先學會判斷,揭開鍋蓋,若水汽直冒,呲呲作響,便是開水,可以用碗或者搪瓷缸子舀了,我就把饃掰成小塊,盛在搪瓷碗裡,和同學們一起到大鐵鍋邊舀滿開水,再舀一大瓷缸子備用,忽悠忽悠端回教室,我們圍坐在課桌邊,邊聊天邊就著鹹菜吃完自己獨特的餐飯,把饃泡進去,倒一些調和水進去,就是我們的午飯了。若水半開不開,就叫水,喝了因人而已,有的學生肚子會作響,在靜靜的課堂上聽起來好像一段秦腔,或悽楚婉轉或慷慨激昂,有的乾脆會拉肚子,老師上課正講到有趣處,有的同學卻飛身而起衝出教室,令師生們一陣驚駭。除了背饃饃,還要拿足整天下飯的菜餚,炒菜容易變質,不易存放,只有帶醃製的菜餚。冬日裡家家醃有一大缸鹹醃菜,順便用個罐頭瓶裝一大瓶便好。但在春秋季節裡,我們所帶的多是油潑辣子、酸白菜、醃蘿蔔纓、醃蒜薹、臭豆醬等醃製的小菜來度日。初中三年,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我們的生活天天如此。可是那時候,我們安貧樂學,無憂無慮,也沒有什麼抱怨——也許還不懂得抱怨。

渭南文壇 | 孟憲春 我的“背饃上學”的崢嶸歲月

1981年,我15歲,考入華縣的重點中學——鹹林中學,由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楊松軒先生創辦於1907年,被譽為“陝東最高學府”。在縣城上學對於我們農村孩子來說,這是人生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父母自己獨立生活。這對於還沒有成年的孩子來講,真正是開始了人生的一種歷練。縣城的鹹林中學距我們家有八公里,一個禮拜才能回家一次,那時候從公社到縣城沒有公交車,家裡也沒有自行車,我們是從少華山下走著去縣城。當然,少不了背一書包的饃,要夠吃一個禮拜。

當時,鹹林中學的學生宿舍是用木樁支撐的木板通鋪,兩排,能住30多個人,每人只能佔70-80釐米寬的位置,我們住二十幾個人一間的通鋪,夏天很熱,冬天很冷。晚上跟十多人睡在同一排木板床上,感覺還是有些擁擠。聽著一個個磨牙聲、鼾聲、放屁聲和說夢話的聲音,久久難以入眠。睡覺緊緊相依,晚上講夢話、放屁都會成為同學們第二天開玩笑的笑料。我們上學背去的饃都用布袋裝了,高高低低的掛在宿舍各處,布袋透氣,可以延長饃的壽命至三天,背來的一書包饃用釘子掛在宿舍牆上,夏天常發黴,冬天硬似鐵。更可惡的是,宿舍經常有老鼠,我們上課時,老鼠在宿舍裡上蹦下竄,有些同學的饃保管不善就會被老鼠啃咬,老鼠咬過的饃從來不捨得全部扔掉,而發黴的饃則是剝一剝黴點繼續吃。印象最深的是在宿舍打老鼠,老鼠經常趁我們不在的時候偷吃乾糧,那會沒有專門放置東西的櫃子,宿舍只有幾個通鋪的床板,一條掛毛巾的鐵絲!我們的書和饃一般都放在床底下,後來有老鼠把饃袋咬了洞鑽進去咬了饃,沒辦法把饃掛在涼毛巾的鐵絲上,不知道怎麼地還是被老鼠吃,再後來就掛在窗拴上,也依然沒有逃過,晚上聽到老鼠有動靜的時候,全宿舍同學緊急集合,全員出動,點著蠟燭,抬床板,那笤帚、拖把一溜追打。不得不說這老鼠為了搶我們的救命饃也練就了一身少林武當功夫。大集體生活,難免有人偷吃別人的白饃。大家基本每人都有一個楊木訂成的小木箱,專門用來鎖饃,防止不必要的麻煩。一個星期的口糧就全在這個小木箱裡了,大冬天還好,存放三五天不是問題,可是夏季裡,幾天下來,饃饃的周身總會佈滿細密的綠色絨毛,常常咬一口在嘴裡,還會拉出長長的絲線……為了掩飾饃饃的冰冷和餿味,我們常常將饃饃扮成小塊兒泡在裡苞谷糝子米湯和湯麵片一同混吃。

在鹹林中學上學時,學校有學生灶,同學們把麥子和苞谷糝子交到學校食堂換成飯票,吃飯時憑飯票買飯。學校的早飯和晚飯,不是苞谷糝子米湯就是湯麵片。一到灶上開飯的時間,窗口前便排起長長的隊伍,常常是排了半天隊,好不容易走到跟前,卻發現飯賣完了。所以一到飯前最後一節課時間,臨到下課前,等不到老師說下課,就能聽到同學們在桌子下面準備碗盆的聲音,有誰不小心把搪瓷碗掉到地上,一陣清脆的碰撞聲響起,同學們不由得為了這滑稽的行為歡笑起來,陣陣笑聲在教室上空久久迴盪。每到吃飯的時候,大家匆忙排隊接來開水,把饃掰成小塊,泡在開水裡,情況稍好一些的,還加上油潑辣子和醃菜;家境差一些的,也只有撒上一筷頭食鹽端上就吃。即便如此,也能吃出山珍海味的滋味,把泡饃的熱水也喝個一滴不剩。背饃上學的目的是把饃泡進苞谷糝子米湯和湯麵片裡吃,背來的饃放一兩天就發硬,時間越長,越幹越硬,我們就把饃泡進清清的拌湯和稀稀的玉米糝子,等變軟了再吃。拌湯裡有鹽、醋、辣椒,吃起來還有一些味道,玉米糝子泡饃可就很難下嚥,每個人都買一小包鹽,吃調和糝子泡饃吃。冬天裡,宿舍吃飯時的擁擠自不必說,每個人在床邊抓緊時間掰饃,掰泡結束,就為後邊的人騰出方寸之地,輪換著掰饃、泡饃。然後大家都一起站著,摩肩接踵,齊頭並進,在狹窄的宿舍裡,煮泡莘莘學子艱苦的青春歲月。倘若遇上天氣暖和的日子,同學們便端著開水泡饃,爬在宿舍外面的窗臺上,像小鳥在空曠的田野裡琢食一樣輕輕鬆鬆地吃個寬敞。有同學蹲著的,有站著的,有走著邊吃邊說笑的,也有悶頭吃饃一聲不響的,大家姿勢千奇百怪,吃相不同,或細嚼慢嚥,或狼吞虎嚥,皆風捲殘雲,一掃而光。但只要一放下碗筷,便都向教室急急地奔去,趕做那些永遠也做不完數理化作業。在我覺得,每天吃開水或者苞谷糝子米湯泡饃的時候,便是一天裡最輕鬆愉快的時候。

渭南文壇 | 孟憲春 我的“背饃上學”的崢嶸歲月

背饃上學的日子,也得看季節的變化調節背饃的多少和種類。冬季氣溫低,零下5度左右,背的饃存放時間比較長,一次可以背夠一週六天的,每頓2到3個饃,在家數著背,在學校計劃著吃,千萬不敢吃超了,免得中途又得回家取饃。春天和秋天一次就只能背三天的,中途得回家取饃。我們一般在週三下午最後一節課請假回家,急急忙忙地步行回家,一個來回不敢稍事停歇,趕在晚自習時返校。同學們每個週末回家一次,背上吃的饅頭和菜到了下半周,遇上一年中氣溫高的夏季,溫度高,溼度大,饃容易變黴,生出許多綠色的斑點,乃至整個發黴,長起綠瑩瑩的長毛,眼瞅著背來的饃上,藍毛毛越來越長,大家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扔了太可惜,吃又不衛生,怎麼辦?於是,大家一起想辦法,曬饃!把剩下的饃放在通風處或陽光下晾曬,只要饃曬乾了,就不會長毛了。這一方法果然奏效。解決了發黴變質的問題,但每次吃饃都硬的咯牙,半天咬不動,咬下來又嚼不碎,即使泡在麵湯裡也半天浸不透,但總比扔了強。就這樣,大家吃的還是很高興,有時候還比賽,看誰的饃長的藍毛毛長,看誰的饃曬的硬。在華縣農村有一種饃叫鍋盔饃。因為蒸的饅頭裡面水分大,不易放太久,而這種鍋盔饃就不一樣,它是在鐵鍋裡烙熟的,直徑大概有三四十釐米,形狀呈橢圓形,厚度可達6至12釐米。陝西“八大怪”中有提到:“烙得鍋盔像鍋蓋”。這種鍋盔饃水份少,容易保存。在鹹林中學求學的那段時間,每逢週六下午放學,我都會揹著空蛇皮袋子,大步流星走回家,將母親早早烙好的鍋盔裝進蛇皮袋子,週日下午再返回學校。由於飯量大,每次我都要背2個鍋盔。為了方便攜帶,母親用菜刀將鍋盔放在案板上,橫豎交叉,再對角線斜切下,8塊三角形的鍋盔就切好了。然後用蛇皮袋袋子裝好,以便透氣。每次回家背饃,村裡自家的大大媽媽看見後就開玩笑地說:“又回來背饃啦,看這碎慫娃天天在學校唸的書對得起你媽費好多的心血烙的‘鍋盔’不?,你碎慫不好好學習不如回家修理地球”。玩笑畢竟是玩笑,但長輩的話語卻始終縈繞在我腦海,激勵著我發奮圖強,刻苦讀書。直到後來考上大學。


時光如水,年華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們多少回憶,但卻永遠也抹不去背饃上學的經歷。我的背饃上學經歷,雖是個例,卻稱得上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千百萬同齡人的集體歷史縮影,是一個時代的點滴印痕。現在我早已經告別學生時代三十多年了,進入新時代,人們的生活也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令人欣慰的是,現在的學校有了環境優雅、配套設施高檔的學生餐廳,背饃上學的時代也一去不返了,現在住校的貧困學生不僅可以享受到政府兩免一補,而且全體學生還能享受到政府免費提供的營養豐富的蛋奶食品,與我們那會兒相比,簡直不能同日而語了。但曾經背饃上學的那段艱辛卻永遠的定格在了我的記憶深處,背饃的日子是艱苦的,背饃上學的同學們平日裡一起步行,一起翻溝,一起住校,風裡來,雨裡去,日裡曬,夜裡走,雪裡行。“幹板冷床 熱水涮腸”“挨凍受累 幹饃充飢”“春夏秋冬 陋室追風”。背饃的日子是難忘的,“同學意氣 只爭朝夕”“三更燈火五更雞 風雨無阻”。在那背饃上學崢嶸歲月裡,我們用自己的努力書寫著青春,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改變命運,但卻永遠值得令人回味。

渭南文壇 | 孟憲春 我的“背饃上學”的崢嶸歲月

作者簡介:孟憲春,筆名三秦風煙、夢萌,渭南市作家協會會員、華州區作家協會副主席,被幾家知名國家、省級文學雜誌聘為簽約作家。作品散見於《山花》、《邊疆文學》、《黃河文學》、《延河》、《散文月刊》、《青海湖》、《山西文學》、《陝西日報》、《西安晚報》副刊,著有《夢萌春泥》、《田野報春花》。

渭南文壇 | 孟憲春 我的“背饃上學”的崢嶸歲月

渭南文壇 | 孟憲春 我的“背饃上學”的崢嶸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