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所知道的緬甸翡翠原石場口---木那場口(三)

。。。接上期。。。

按照之前文章的慣例,老杜來總結一下木那場口原石的優缺點,供大家參考,先來說說木那的優點吧:

第一,木那場口的產量巨大。前面已經說過,莫西沙的產量大,而木那的產量更大,包括新場木那料子,現在市場上大量充斥著木那的料子,尤其是各個直播間裡,水長種嫩的木那翻砂皮殼料子,特別多,本身打燈看著就漂亮,有鮮豔的綠色和紫色,在直播間裡的燈光下看,效果更是讓人慾罷不能,而其實種相當的嫩,除了忽悠一下外行,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第二,木那出產大料。這個也是很多場口望塵莫及的,儘管木那的料子,不如會卡,雷打、馬撒這些大料場口,但是比很多場口,比如莫西沙,後江,大馬坎等通常只有幾十克,幾百克,上幾公斤都很少的場口來說,個頭還是大的多。至少幾十、幾百公斤的料子還是可以經常見到的,而賭石行裡常說的“大料出奇跡”,用來描述木那也再合適不過了。

聊聊我所知道的緬甸翡翠原石場口---木那場口(三)

標場上的木那大料,幾十公斤,都是比較常見的

第三,木那料的底子不灰。關於底灰,老杜專題講過,這是翡翠中,非常大的一個瑕疵,而木那料子,不必有這個擔心。這也算木那場口獨特的優勢。我們日常切出的木那料子,除了白瓷底,就是無色的種水料,最多帶點淡黃的底色,從來不用擔心底灰的情況,拋開蘚的影響,連油清都很少見到,這算是一個很明顯的優勢了。

第四,木那的料子很容易進綠色,尤其是色帶。儘管賭石行裡有“種老色不進”的說法,但是對於木那場口來說,糯種以下的木那就不說了,幾乎是塊塊帶綠,而冰種、高冰種帶陽綠的案例,也屢見不鮮,起貨效果,那是相當的驚豔。

聊聊我所知道的緬甸翡翠原石場口---木那場口(三)

肉質細膩的白底青木那料子

第五,起貨效果好。大家都知道,木那的料子容易起膠,也就是有膠感,比起莫西沙的螢光,木那的膠感,似乎來的更容易一些,我個人感覺,只要木那的料子能到化底以上,拋光就可以見到膠感,而如果木那料子能到糯冰及以上,那是必定膠感十足了。起貨效果非常誘人。大家想象一下,這樣的效果,再加上點綠色,能不讓人喜歡麼?

第六,上面提過了,木那料子的棉,當然,主要是高種水木那料子的棉,表現也比其他場口更好看,更容易接受。相比之下,木那的棉,會更加的均勻,更飄逸,也就是更活,看起來不那麼難看,也容易處理的多。

而木那的棉,還有一類就是雪花棉,關於雪花棉,我之前提到過,各個場口都有,但是都不如木那料子的雪花棉那麼多,那麼好看的效果,尤其是有底色,或者飄綠色的雪花棉,配合木那的膠感,也的確對得起“木那至尊”這個稱謂了。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木那的優點,大家是不是已經按捺不住,恨不得馬上去切兩塊木那過過癮?別急,我們下期,再來說說木那的缺點。只有全面瞭解到木那場口原石的特點,才能在日常面對的時候,更準確的理解,更淡定的面對。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