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村5旬大哥,上小廟求孫子卻老來得子,咋回事


山西省臨猗縣潘西村西的黃河岸邊,有一個建在黃土丘陵上的小廟,僅有一個簡易廟門和一間的廟宇,看上去小的不能再小,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小廟每年正月裡卻吸引了晉陝豫三省的人們蜂擁而至,甚至還有海外歸來的華人,特別是初十廟會這一天來來往往的人群絡繹不絕,沿山的小道上拉出了一條長蛇陣,這小廟裡供奉的到底是哪路神仙?是什麼原因吸引了大家?

據村中的一位長者劉選信先生介紹說,村西黃河岸邊的小廟裡供奉著大神,是掌管生育的后土娘娘,數百年來非常靈驗,黃河兩岸民眾對此深信不疑,方圓百里有很多的實例為證,年年來求子許願的人非常多,還願的善男信女也很多,近幾年還吸引了不少海外華人都來了。

潘西村的后土娘娘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相傳在明代時候,黃河發大水將上游的榮河后土祠沖毀,廟宇的建築木料順水而下,村中一老奶奶夜夢后土娘娘哭訴無處安身,天明後她告知村民,在黃河中發現了后土祠的老舊木料,打撈上來後村民集資在黃土丘上建起小廟一座,為后土娘娘重塑金身安放期間,后土廟歷經數百年的時間幾度毀掉又重建,反覆數次,現在的小廟是1998年在原址上重新建起來的。


后土廟求子的方式很獨特,當地農民叫做“拔花”,廟裡常年備有紅黃兩色做成的紙花,前來求子的人如果想要男孩則拔下一個黃花,想得女孩便索取一枝紅花,當然事先還需給后土娘娘焚香禱告行叩拜之禮,然後在一個村中有兒有女的老人招呼下完成拔花程序。

拔花的後期充滿了神秘感,獲得“拔花”之人需小心翼翼的將花藏在胸前的衣服中,然後快速趕回家裡,一路上不能與任何人說話,以免洩露天機,最後將“拔花”供奉在自家的廳堂之上就算完成。如願得子的人們往往在第二年都會趕來還願,謝過後土娘娘的賜福。圖為一位陝西省合陽縣的農村大媽送來一面感謝錦旗。

“拔花”求子的人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人求兒子,有人求孫子,只要心誠無論家中誰來都一樣,后土娘娘非常靈驗甚至還會給求子的人家帶來意外驚喜。圖片上這位抱著一個胖小子的老兄,已經是年過5旬了,他是2015年來幫著女兒求子,結果當年他卻老來得子,自己有了一胖小子,把他和妻子樂壞了,還願那天大張旗鼓,捐錢捐物,在廟前熱鬧了大半天,也不知道他當年是怎樣向後土娘娘求子的!


潘西村的后土廟沒有專職的管理人員,長期在這裡義務服務的大多數都是村子裡的老年人,他們對本村的后土廟靈驗效果深信不疑並且極力推崇。2017年我們就遇見了一位50多歲的農民大哥揹著8旬的老母親上山,祭拜后土娘娘祈福,旁邊的村民告訴我們老奶奶在廟裡服務幾十年,今年腿腳不好了,初十這天她鬧著非要孩子揹她上山。

廟會這天村子裡的本命年之人就會自發捐錢,請來劇團或者鑼鼓舞蹈在小廟上表演一番,為廟會助興表演,增加熱鬧的氣氛。圖為兩名蒲劇表演者在小廟前演唱中。

潘西村地處黃河東岸,村子裡的主要經濟收入是蘋果產業,近些年發展的很好,新農村建設的加強,不斷改善大家的生活水準,隨著農民的收入增加,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提高,村子裡建起了文化活動廣場,婦女們能歌善舞的特長得到了發揮,廟會這天她們也成了主力軍,盡情釋放心中的快樂。圖為潘西村的女子秧歌隊走在山路上。


這些年在網絡傳播讓后土廟的有求必應更加聲名遠揚,正月初十的廟會熱鬧非凡,小小的一間廟宇已經難以容納很多的民眾,所以後土廟內就成了求子的地方,廟外重新安放供案和祭拜場地,專門為前來祈福求平安的人們設置。圖為一位老人端著上供的大豬頭。

正月初十從凌晨5點鐘左右開始,一直到下午天黑,后土廟黃土丘腰間的山道上絡繹不絕的人流一直不斷,這樣的場面甚至超過了大地方的廟會人數。后土廟這裡的潘西老村子在前些年已經遷往2裡外的地方了,但是潘西村民認為他們的根永遠在這黃河邊。

在我國人民的信仰中,后土娘娘的送子法力無邊,非常靈驗,之所以能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流傳至今,這也是人民群眾對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種美好願望之延續。如果你有興趣和時間,歡迎來到黃河岸邊參觀一下這裡后土娘娘廟,或許你也會有意外之喜哦!【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