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上瘟疫的日軍有多慘?10萬大軍死一半,史無前例大潰敗

一場瘟疫改變日軍,讓他們打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敗仗。

這就是1944年,牟田口廉也指揮的“烏”號作戰。

一、最猛時的日本有多猛?

1942年,日軍三下五除二拿下南亞諸小國後,太平洋上勢稱霸一時。

南到澳大利亞,北至阿留申群島,東至新幾內亞,東至印度。

加上中國的淪陷區,此時日本實際控制面積達700多萬平方公里,是自身國土面積的18.5倍。

染上瘟疫的日軍有多慘?10萬大軍死一半,史無前例大潰敗

1942日本勢力範圍

所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趁英美在歐洲激戰時,日本迅速佔山為王,達到了“大東亞共榮”的頂峰。

根據日本計劃,在幹掉東南亞諸小國後,曠日持久的中國也能“徹底解決”了。

切斷英美從南亞對華援助線路,無論從心理上還是物質上,都對重慶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日本意外地發現,他們佔領了緬甸,切斷了滇緬公路後,英美援華物資,會從英屬印度輸出。

他們視印度為眼中釘,必須徹底拿下整個東印度地區。

這就是“烏號作戰”。

染上瘟疫的日軍有多慘?10萬大軍死一半,史無前例大潰敗

1944年1月批准的烏號作戰令

二、騎著大象去打仗

烏號作戰,又叫英帕爾戰役。

起意於1943年7月,計劃於1943年10月,批准於1944年1月。

但由於太平洋戰場形勢一變再變,日軍節節失利,所以烏號作戰,一直烏雲籠罩,未得實施。

1944年3月,在打了個“哈號作戰”的煙幕彈後,大本營擢升牟田口廉也當總指揮,重組15軍,對印度發起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烏號作戰”。

目標是,渡過緬西欽敦江,越過印緬交界的那加山脈,直取山腳下的英帕爾平原。

那裡,是中國、英國和印度軍隊的聯合反攻基地,有彈藥庫,有補給,有後勤。

染上瘟疫的日軍有多慘?10萬大軍死一半,史無前例大潰敗

紅箭頭為日軍進攻方向

牟田口廉也,七七事變時的聯隊長。

是他下令,向盧溝橋打響的第一槍。

史學家評價,他性格魯莽,是個東條英機式的賭徒。

現在,他已升為中將。

因收服了新加坡,他被升為15軍司令,下領3個師團,號稱10萬大軍。

3月8日,宣誓之後,拉著牛,趕著象,開始了浩浩蕩蕩的翻山跨江戰。

染上瘟疫的日軍有多慘?10萬大軍死一半,史無前例大潰敗

日軍騎大象打仗

印緬邊境的喜馬拉雅山脊,蔓延數百公里,海拔萬英尺。

除了高寒不利因素外,還有令人恐懼的瘴癘。

深山林海,蚊蟲瘧疾,毒瘴霧氣,令人窒息。

歷來,這裡就是不毛之地,連適應能力極強的土著人,都遠離這片死亡之谷。

但牟田口拼了。

他賭上的不僅僅是全軍的性命,還是日本的未來。

染上瘟疫的日軍有多慘?10萬大軍死一半,史無前例大潰敗

前右為牟田口

他的計劃,是來一場速戰速決的奇襲戰,計劃2周內結果了英印聯軍。

但是,我盟軍飛機大炮坦克立體防禦,密織火線,靠著優良的裝備和充裕的物資保障,死死壓住日軍前進的步伐。

牟田口很快發現舉步維艱,2周的計劃,淪為泡影。

速戰速決計劃一旦被破,直接導致10萬大軍的存亡。

因為牟田口實施的是翻山越嶺的主動進擊,最最脆弱的,是軍隊補給。

本來,他的計劃是速度攻佔了英帕爾,然後“就糧於敵”,所以只帶了些力所能及的乾糧和牛馬畜生上路。

染上瘟疫的日軍有多慘?10萬大軍死一半,史無前例大潰敗

日軍渡過欽敦江

現在盟軍切斷了日軍後援,糧秣不足,疾病立即流行起來。

剛說了,牟田口的10萬大軍從瘴癘之地過來,幾天後,那裡病菌毒氣侵染的日軍,開始出現症狀。

魔鬼似的傳染病,迅速在日軍中蔓延開來。

據日方戰後史料,“各師團的傷病員分別達2000名左右,即使用全部兵力也不能抬著護送,而且處在第一線的人員,也大都患有痢疾、瘧疾和腳氣病等。

“一線人員多數”都有患,可見日軍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境地。

三、日軍中要命的瘟疫

痢疾、瘧疾和腳氣病,都是當時無藥可治的烈性傳染病,短時間內就可索人性命。

我們來簡單說說這3種可怕的瘟疫,在當時有多厲害。

染上瘟疫的日軍有多慘?10萬大軍死一半,史無前例大潰敗

烏號作戰進發中的日軍

痢疾,是一種糞口傳播的嚴重傳染病。

這個致病菌,寄生在腸壁上繁殖感染,造成腸粘膜潰瘍。

患者發燒、嘔吐,腹瀉,一天拉十幾次甚至30次,綠沫帶血,幾天就造成人脫水死亡。

一位患過此病的美國戰俘說,得了痢疾,身體裡的水分快要流乾了,拉肚子拉得直腸都要翻過來,拉出來的全是黏液,而且源源不絕。

“我無法控制自己排洩。氣味難聞死了,我真想去死,但是我得活下去。” (詹姆斯·赫夫曼)

染上瘟疫的日軍有多慘?10萬大軍死一半,史無前例大潰敗

預防痢疾的宣傳畫

瘧疾,是世上最嚴重的寄生蟲疾病。

由攜帶瘧原蟲的蚊蟲傳播,叮咬人後,通過血液傳播給人體。

人得病後,就如得了病毒性感冒,發熱、畏寒,上呼吸道感染等。

嚴重的會出現貧血、抽筋、意識模糊,甚至死亡。

日軍行經瘴癘瘧疾叢生之地,本身對戰區疫情估計不足,各師團僅攜帶少量的簡易濾水器、奎寧和消毒藥等常用藥物。

瘧疾由蚊蟲叮咬而生,防止蚊子叮咬是最好的方法。

但15軍輕裝出發,一心速戰速決,發給士兵的迷你蚊賬,只能罩住頭部及上身,根本起不到防蚊作用。

所以瘧疾橫生,在所難免了。

染上瘟疫的日軍有多慘?10萬大軍死一半,史無前例大潰敗

一頂日軍蚊帳

還有腳氣病

這個腳氣病,可不是那種臭不可聞的腳氣,而是一種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病,具有傳染性。

它與臭腳氣毫不相干,之所以起這樣的名字,是因為日本借中醫命名此病,對應的英語音譯,為“腳氣”。

得了此病,不是腳臭,而是“腳弱”。

據載,幹腳氣病會造成人體四肢劇痛,喪失對肌肉的控制力。

得了溼腳氣病,會造成體液在身體不同部位皮下組織的積聚,皮膚一按一個印。

溼腳氣病還喜歡侵襲睪丸。得過此病的美國戰俘盧格·懷特回憶,其睪丸腫脹得有柚子那麼大。

染上瘟疫的日軍有多慘?10萬大軍死一半,史無前例大潰敗

配圖

總之,痢疾、瘧疾和腳氣病,3種可怕的瘟疫造成日軍戰鬥力急劇下降。

2周的計劃一拖再拖,15軍進退兩難,行將斃命於這片瘴癘之地。

四、最大的失敗

3月開始作戰,轉眼7月,迎來了雨季。

這片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熱帶雨林,一旦降水,就會豪雨不斷,大樹漂浮、道路沖毀。

絕望之中,15軍內部不和,3個師團中有主張進的,有主張撤退的。

魯莽有餘、領導力不足的牟田口廉也,一怒之下換了2個師團長。犯下臨陣換帥的兵家大忌。

染上瘟疫的日軍有多慘?10萬大軍死一半,史無前例大潰敗

英帕爾戰役中的繳獲日軍物品

最後,在瘟疫肆虐的叢林裡,在蟻蟲叮咬的餓殍中,在膿瘡潰瘍的折磨下,在溼透衣服的呻吟中,日軍全線撤退。

“他們得不到食物,得不到藥品,他們什麼也得不到,他們衰弱不堪,嘴裡塞滿野草……”

“在路上可陷足的泥漿裡,漂浮著日本兵的屍體,四下裡零亂丟散的裝備,正是不體面潰敗的見證……”

“行動困難的,大部分選擇了自殺,徒步的病人,被濁流吞下的人,不計其數,真是鬼哭啾啾,悽慘萬狀。

染上瘟疫的日軍有多慘?10萬大軍死一半,史無前例大潰敗

死去的日軍

一句話,日軍全面潰敗,日本氣數已盡。

時置1944年8月。

最後,重點回到原點,日軍清點人數,出去10萬,死去3萬,2萬傷病員逃走,剩餘回來的5萬人,一半以上是病號……

日本戰史家稱,這是日本歷史上,在陸地戰爭中,遭受到的最為慘重的一次失敗

=============

參考文獻:

湯重南等《日本帝國的興亡》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版

陳沿兵等《驕狂日軍兵敗英帕爾 》國防科技 2004

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世界知識出版社2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