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SCI期刊分區(又稱JCR期刊分區)知多少

SCI期刊常用的評價指標是IF。考慮到IF指標是洋指標,中國科研工作者進一步根據國情設立了中科院JCR期刊分區表來對期刊的管理進行補充

中科院SCI期刊分区(又称JCR期刊分区)知多少

中科院期刊分區其實就是把所有的期刊按照一定指標劃分為四個層次,類似“優、良、中、及格”等。最開始,這個分區只是為了方便圖書管理及圖書情報領域的研究和期刊評估。隨著影響力的推廣,逐步也融入了論文本身質量的評價,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層次標籤。每年,中科院SCI分佈法會在10月份定期發佈,發佈地址:http://www.fenqubiao.com。概括的說,它將總體學術期刊按照13個大類學科(數學、物理、化學、地學、地學天文、生物學、農林科學、醫學、工程技術、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管理科學、社會科學)和176個小類學科,將每個學科的期刊按照影響因子高低劃分為四個區:1區(前5%),2區(5%-20%),3區(20%-50%)以及4區(後50%)

中科院SCI期刊分区(又称JCR期刊分区)知多少

但是,這種一概而論的期刊分區具有幾個難以規避的爭議點。

其一,專業領域不同,對學術論文的評估體系也不同。簡單按照影響因子來分區容易誤傷一些專業的學術成果。比如,計算機領域,重會議論文勝於重期刊論文,計算機期刊大部分容易被誤劃等等。在核物理領域,2018年的中科院SCI區分方法說明及其測試結果甚至引起了軒然大波。當然,部分學科體系的期刊分區表已經在研究制定,用來進一步瞭解本領域內的學術期刊影響力。

中科院SCI期刊分区(又称JCR期刊分区)知多少

其二,劃區與期刊真實質量並非完全對接,存在一定誤差。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了類似如下某網上段子的熱捧。

中科院SCI期刊分区(又称JCR期刊分区)知多少中科院SCI期刊分区(又称JCR期刊分区)知多少

正是因為簡單粗暴的三六九等劃分區使得很多知名雜誌可能也位列2區,比如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和Bioinformatics。

中科院SCI期刊分区(又称JCR期刊分区)知多少

而2018年,華南理工大學也正式宣佈統一採用科睿唯安SCI分區,不再使用中科院SCI期刊分區。

原文摘選如下: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分區…..已成為國際通行的主流分區標準…..

不再使用中科院的SCI期刊分區標準

中科院SCI期刊分区(又称JCR期刊分区)知多少

目前看,中科院SCI分區名單仍然是眾多高校的必備參考目錄。但未來是否會有更多高校走華南理工之路,發展趨勢有待觀察。

參考:

http://www.fenqubiao.com

https://www.cingta.com/detail/10781

https://zhuanlan.zhihu.com/p/52580337

http://www.zhishifenzi.com/depth/depth/4535.html

https://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2012-sci-13-to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