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語在中國」安徽省世界語協會

安徽省世界語協會

簡 介

  安徽省世界語協會創建於1980年,是我省較早成立的學術團體之一,是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的團體會員,與國內大部分省市世界語協會建立了聯繫,與國際世界語組織也建立了諮詢關係。目前,我會共有省級會員300多人,全省地市協會共有會員一千多人。合肥、蚌埠、淮南、阜陽、馬鞍山、黃山、宣州等地建立了協會,蕪湖、銅陵、六安、安慶等地市建立了籌備組。安徽大學、合肥工大、安徽工學院、合肥教院、六安師專、阜陽師專也建立了協會或學習小組。本會還出版發行了協會機關刊《ESPERANTISTO世界語者》60多期(後因經費不足停辦。)十幾年來,我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歷了艱難創業過程,在這裡我們不能忘記曾為本會的創建與發展作過重要貢獻的楊百川、魯盛元、朱世權、於國健、羅傑、楊鎮華、楊榮貴、房學賢、姜大銘、李進等老同志,以及支持過本會工作的社會各界。

艱苦創業,十年普及結碩果

  我會從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間,共舉辦過世界語普及班、講習班和聽力訓練班近百次,並先後與安徽大學、省廣播電臺等單位合作創辦了世界語大專班,世界語廣播函授學校和省世界語專科學校,為全國各地培養學員達一萬多人,本省約有四千多人次學習過世界語,僅合肥市參加過世界語學習的就有二千人。十年廣泛的世界語普及和宣傳,不僅給我省培養許多優秀的世界語人才,也為兄弟省市輸送了人才,有些人目前已被當地的文化、外貿、外事、外宣和旅遊部門所重用。在全國性甚至國際會議上我們時常可以碰到從我們安徽省世界語專科學校和其他學習班上畢業的學生。我們對普及世界語所作的工作,得到了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的支持和肯定,我國著名世界語詩人蘇阿芒曾在國際世界語協會機關刊物上撰文介紹過我省的世界語普及情況,有羅傑、凌波撰寫的,安徽電視臺拍攝的電視專題片《人造語言——世界語》播出後,在西班牙馬德里出版的報紙《Heroldo de Esperanto》稱該片是亞洲的第一部關於介紹世界語的專題片。波蘭國家電視臺曾來信索要該片拷貝。

立足安徽  結合本職抓提高

  在廣泛普及世界語的基礎上,我們把重點轉移到提高會員的世界語實際應用能力和學術研究水平上來,於國健、王迪生、楊海春等同志編寫的《漢世詞典》《世界語教程》《世界語入門》等書籍,魯盛元、羅傑、王希庚、凌波等人在國內外報刊上撰寫的有關世界語的文章都已顯示出較高的學術水平。受到了國際學術組織的重視。本會有倆人被聖馬利諾國際科學院(社會科學部)吸收為院外會員。並有近十人被國際世界語協會以及所屬的國際青年組織、國際教師協會、國際圖書館員協會、國際集郵協會吸收為會員。有倆人還受到亞洲世界語基金會的贊助。這些會員把世界語與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走向世界 為改革開放作貢獻

  1988年,我會凌波同志第一次走出國門,參加了在荷蘭鹿特丹召開的第73屆國際世界語大會,為我會走向世界作了成功的嘗試。此後,王希庚、宋子彬、王迪生等人又相繼出訪法國、挪威、韓國,我會的對外交往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為了充分利用世界語無國度的優勢,宣傳安徽,為我省改革開放服務,促進我省的對外文化、經貿交流,增加安徽的知名度,經省政府外事辦批准,我會還先後派代表團出訪俄羅斯、日本、韓國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參加了92'歐亞世界語大會,第79屆國際世界語大會和文化經貿活動,與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世界語組織和個人建立了友好聯繫。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MONDA KUNAGADO,國際世界語經貿組織和國際世界語旅遊組織建立了諮詢關係。由於我們的牽線搭橋,我省的一些企業家,畫家、醫生和教師也紛紛登上國際舞臺講學、辦展覽和進行文化經貿交流。我們也體會到把學術上的優勢同經濟建設結合起來,為振興安徽服務,將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面向未來 爭取更上一層樓

  我們要在前面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從單純的學習、研究和群眾活動轉到為經濟建設服務這個大主題上來。加強協會的領導和管理,在可能的條件下建立自己的經濟實體,增強協會的造血功能,以便更好地開展協會工作。

「世界語在中國」安徽省世界語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