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歲武痴的理想,有太多無奈和堅持

有些人活了一輩子不想做別人的楷模,只想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風子頔。

一位70歲武痴的理想,有太多無奈和堅持

張國慶,安徽蚌埠人,出生於1950年,現年70歲。在他出生的那個年代,蚌埠正處於建國後的發展初期,大多數工人家庭的日子依舊很苦。他的父母都是制線廠的工人,養活4個孩子顯得非常吃力。作為家中的老大,父母寄予了他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夠好好讀書,儘早為家庭分憂。然而,他卻迷戀上了武術,甚至逃學翹課,為此沒少挨父親的打。

一位70歲武痴的理想,有太多無奈和堅持

劉福田

上世紀中後期,劉福田是蚌埠地區響噹噹的武術名家,大家都以能成為他的弟子而驕傲。劉老先生主攻心意六合拳,對弟子管教嚴苛,在國內武術界又享有盛名,所以張國慶當時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夠成為他的學生。

為此,他常常在放學後,和幾個小朋友一起跑到劉福田的武館外面偷學。殊不知,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劉福田看在了眼裡。一日,劉福田把張國慶等人叫進院內,說,“練武是非常辛苦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並非一般人能受得了的,你們行嗎?”

幾個孩子點頭如搗蒜,劉福田笑而不答,先讓他們扎馬。不多時,其他孩子都堅持不住了,唯有張國慶還在咬牙撐著。劉福田本想以此來為難幾個孩子,讓他們知難而退,沒曾想第二天張國慶又去了,兩條腿青筋勁爆,腫得像鴿子蛋似的,非但不叫疼,還想繼續學習。劉福田見他有如此恆心,便收下了他,在得知張國慶家庭困難後,還免了學費。就這樣,張國慶邁進了武術的大門,那一年,他剛8歲。

一位70歲武痴的理想,有太多無奈和堅持

少年張國慶

由於這個學習的機會得來不易,他除了讀書上學以外,幾乎把所有能利用的時間都放在了習武上,常常半夜起床一直練到天亮,一年365天從不間斷。

功夫不負有心人,沒幾年,張國慶就在各種武術比賽中嶄露頭角,劉福田也自是喜歡。成年後,張國慶進入了柴油機廠工作,只要一下班他就練武。到了70年代初期,劉福田在周邊廣收學員,還讓張國慶去當教練。

一位70歲武痴的理想,有太多無奈和堅持

青年張國慶和朋友

漸漸地,在蚌埠武術圈張國慶有了一點小名氣,難逢對手。可他沒有驕傲,反而不斷地學習和專研。只要一有時間他就去外地遍訪名師,提高武藝。之後他又分別師從王長典、田金鐘和吳連枝學習八極拳。

一位70歲武痴的理想,有太多無奈和堅持

張國慶與吳連枝等人的合影

八極拳是我國武術中實戰能力較強的一個拳種,形成於戰爭,殺傷力極強,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有了這些名家的指點,張國慶的武術造詣也越來越高。到了1984年,在身邊許多朋友的鼓勵下,他開始收徒,至今入室弟子已有300多人,遍佈香港、北京、湖南、重慶、東北等地。

一位70歲武痴的理想,有太多無奈和堅持

1984年張國慶和他的徒弟們

起初的十幾年裡,張國慶收徒是不收費的,他說,只要有人願意學我就教,能把自己的愛好傳給他人,我自己練著也更勤奮。他收過的徒弟裡面,很多是同齡人,也有比他大幾歲的。八十年代,每天下班後,他就帶著一幫徒弟在工廠大院裡練習。

一位70歲武痴的理想,有太多無奈和堅持

中年張國慶

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年近半百的張國慶發現,民間武術愛好者越來越少,傳統武術館也所剩不多,如此下去,國武將面臨沒落。為了想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武術,使更多的人在武術健身養生中受益,他在1999年正式發起成立了武館。到現在武館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弟子了,年齡最大的30多歲,最小的只有幾歲。

一位70歲武痴的理想,有太多無奈和堅持

老年張國慶和徒孫們

自武館開辦以來,20年裡,他的弟子們在國內外武術比賽中,獲得了無數金銀銅獎。面對如此成績,他依舊憂心忡忡,“國武因為辛苦,現在的孩子們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願意送來的越來越少......武館收費很低,連基本的開銷都不夠,只能靠我和兒子來補貼......但為了我心中的武術夢想,再難也必須堅持下去......”

一位70歲武痴的理想,有太多無奈和堅持

老年張國慶

為了傳遞和弘揚武術文化,張國慶在多年前還入了道門,主攻道家思想。他說,自己想通過挖掘武術文化精髓來向社會傳遞正能量,“你看現在的孩子,整天就玩手機和電腦,不僅不利於身心,而且也不知道尊師重道,認為父母對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如果他們選擇練習武術,不僅能強身健體,還有利於大腦休息,於己於人都利大於弊,可事實卻恰恰相反。”

一位70歲武痴的理想,有太多無奈和堅持

2019年底的張國慶

唯一讓張國慶高興的是,自從開館以來,眾多徒弟都加入了弘揚武術文化的行列。他們不僅把武術精神傳遞給身邊人,還把尊師重道的傳統文化銘記在心。每年武館的年會當中,弟子們都會從全國各地紛紛趕來,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藝人也有武術家,有的登上過央視,有的則是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保持者。

一位70歲武痴的理想,有太多無奈和堅持

2019年底的張國慶

“年會的意義不在於宣傳,而在於和徒弟們相聚一堂”張國慶說。

張國慶現在已經年入古稀,身體依舊健碩,他的許多論作被多家武術雜誌和媒體採用。對他來說,深愛一輩子的東西,是最值得珍惜的。

一位70歲武痴的理想,有太多無奈和堅持

張國慶與部分徒子徒孫們

武術原本是殺人技,形成於戰爭,後被人們歸納整理,慢慢地變成了文化和不同的拳法。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法治的健全,人們防身的需要和健身的需求越來越低,也因此而走向低谷。但它的文化值得研究,尊師重道、知恩圖報、孝敬父母這樣的人文精神更值得發揚。

文丨風子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