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資新政發佈後,創業板融資額快速增長近18倍


再融資新政發佈後,創業板融資額快速增長近18倍

2018年10月以來,證監會密集修訂再融資規則,再融資持續鬆綁。2020年2月14日再融資新規終於落定,其中,新政在整體放鬆的基礎上,精簡發行條件,拓寬了創業板再融資服務覆蓋面。大眾證券報梳理發現,2020以來,已有59家創業板公司發佈定向增發方案,較上一年同期的10家創業板公司,融資金額快速增長17.85倍。

創業板公司募資快速增長

2月14日,證監會發布實施關於修改《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的決定。從四個維度對上市公司再融資規則進行優化和調整,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對此,中銀國際通過具體條款的對比認為,“再融資新政是全面的、徹底的鬆綁,這次修訂不是邊際的調整,而是徹底的調整,部分條款寬鬆程度更甚2017年2月以前。”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再融資新規對創業板公司有一定的側重。例如,取消創業板公開發行證券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高於45%的條件;取消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2年盈利的條件;將創業板前次募集資金基本使用完畢,且使用進度和效果與披露情況基本一致由發行條件調整為信息披露要求。

在此情況下,據Wind統計顯示,2020年以來已有59家創業板公司發佈定向增發方案,計劃募集資金716.2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情況,募集資金增長了17.85倍。也就是說,2020年以來不論是遞交再融資申請的創業板公司數量上,還是在融資額度上均同比大幅度的提升。截至11日,今年以來已有佩蒂股份、匯納科技、神宇股份、中富通四家公司定增方案獲得證監會核准;聚燦光電、凱普生物等10家公司獲股東大會通過;而其餘公司均是新遞交的定增預案,還處於董事會審核通過的階段。

對比之下,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11日期間,創業板中僅有頂固集創、必創科技、新勁剛、濮陽惠成、華銘智能、科恆股份、華昌達、梅安森、佳沃股份、四方達披露定增方案,累計計劃募集資金40.12億元。如今來看,這10家公司中,已有7家公司宣佈停止實施,僅必創科技、新勁剛獲得證監會核准。

定增完成後股價表現較佳

盤面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已有晶瑞股份、優博訊、通源石油三家創業板公司的定增股上市發行,截至11日,三家公司較發行價分別上漲164.22%、14.75%、3.11%。剔除創業板公司來看,其餘板塊還有12家公司完成定增股的發行,截至11日,置信電氣、中興通訊、赤峰黃金、華友鈷業、雷科防務、萬邦德已較它們的發行價分別上漲115.38%、73.72%、66.95%、64.32%、56.36%、55.43%。

對此,申萬宏源分析師林瑾認為,“再融資新規後,同期發佈定增預案的創業板公司數量,超過同期主板和中小板新增預案數之和。其中有包括立思辰、勁勝智能等8家創業板公司不滿足最近兩年盈利的門檻,即為享受新規下定增融資紅利的首批創業板公司。”

“由於再融資新規中取消了創業板定增的相關規則,大大放寬了創業板的融資要求,因此,新增預案中創業板公司數量大幅增加,其融資金額從之前佔比8%-10%提升到目前的21%,主板佔比為51%,中小企業板為28%。”新時代證券分析師樊繼拓認為。

需要提及的是,扣除新增定向增發預案,滬深兩市還有178家上市公司修改了定增預案,預計募集資金超過3000億元。“截至3月第一週,超過200家公司公佈定增方案,預計共募集資金已超過2019年實際募集資金6500億元的一半。”新時代證券分析稱。

在投資策略上,中銀國際分析師王君認為,“再融資項目將再次得到資金的青睞。國防軍工、非銀金融、TMT、機械設備、新能源等高資本開支型行業從再融資新政中受益最大;個股上,短期籌劃非公開發行且拿到批文的上市公司將是最直接的再融資新規受益者,中長期關注優質企業與頭部機構的雙贏組合,科技股整合產業鏈擴產的定增機會最值得關注。”

記者 張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