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石窟——赤峰宁城福峰山


大辽石窟——赤峰宁城福峰山

福峰山,辽代称台香山,或称香台山,清时为福峰山,俗称阿圭山,近代称为喇嘛洞山,位于赤峰市宁城县甸子镇西南8公里处。

大辽石窟——赤峰宁城福峰山

福峰山由难以尽数的山峰组成,它像一株巨大的仙人掌,底部高大巍峨,叶掌则傲然兀立,直插云天。金代文人杜元曾形容它“万壑千崖,群峰争出,咸不相让,唯仙台峰玉立特秀,迥出霄汉之外”。杜元所谓之“仙台峰”即福峰山的主峰,望儿城盘踞其上。

相传,后唐时晋王李克用的第十三个义子李存孝,人称“十三太保”,他奉命驻守黑城,虽然老家就在福峰山下,但他很少有空回家看望母亲。母亲思念儿子,于是就每天登上山顶,朝黑城的方向眺望,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儿子。后人感于这种母子亲情,就把这座主峰称为望儿城。实际此峰是汉代的一个军事要塞,现仍有遗迹可寻。

大辽石窟——赤峰宁城福峰山

望儿城下有座山峰,就像一只卧凤,头东尾西,恬静、安详地静卧在仙台峰下,当地人称其为凤山。凤山之巅有辽天禄五年(公元951年)所建的五大石窟,即响洞、娘娘洞、十八罗汉洞、朝阳洞和马王爷洞。洞窟依山而凿,形状各异,有的备有烟道、窗户,可居住。洞窟内佛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仅存洞穴。

大辽石窟——赤峰宁城福峰山

大辽石窟——赤峰宁城福峰山

福峰山上怪石嶙峋,美景遍布。著名的有“海豹出水”、“玉兔望月”、“金龟揽蛋”、“骆驼立崖”、“试剑石”等惟妙惟肖。而山脊上比比皆是的第四纪冰河期形成的“冰臼”群,不但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使人啧啧称奇,流连忘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