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國有一百多艘航母,為什麼現在卻只有十幾艘?

二戰時期,美國為了奪回太平洋批量生產航母,先後足足生產了115艘航母,完全超過了其他國家,但現在卻只剩下十艘尼米茲級和一艘福特級,這是什麼原因呢?

從歷史的角度,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暫時奪得了太平洋的控制權,嚴重威脅了美國的安全,這一下把美國的戰爭潛力全都激發了出來,全國的工業體制轉為戰時體制,不計成本的生產軍艦等武器裝備,在研發上同樣花費巨大。

二戰時期的航母平均排水量與現在相比很小,當時很多大小合適的商船和郵輪都被直接改造成航母使用,·再有就是卡薩布蘭卡級航空母艦,這是一款專門為護航任務研製的航空母艦,排水量不高,只有不到一萬噸,美國各大船廠開足馬力,一年就造了50艘這種類型的航空母艦,期間更是做出了76天造一艘航母的壯舉。

二戰時美國有一百多艘航母,為什麼現在卻只有十幾艘?

所以100多艘航母是這樣算出來的,戰爭結束了,這些航母的作用也就沒有了。這些航母如果拿到現在,先進的噴氣式艦載機都無法在上面起飛,一艘現代的驅逐艦都能把它打的落花流水,他們已經隨著科技的發展被淘汰了

那麼為什麼美國不再建造一百多艘呢?答案顯而易見,美國已經沒有必要再建造更多的航母了,沒有其他國家可以威脅到美國海軍世界第一的寶座。和平時期也不會有人支持政府花那麼多錢去擴充軍力,現在只需要做好技術,戰時再轉變為實力就可以了。

二戰時美國有一百多艘航母,為什麼現在卻只有十幾艘?

此外,現代軍事力量的較量方向已經完成了從數量向質量的轉變,兵在精而不在多,各國軍費多數花在研發經費上,希望製造出更先進的裝備,而不是一味擴充數量。現在的航母和二戰時期簡直是天壤之別,建造難度更是翻了幾番,除了擁有更多的功能外,其建造難度和週期也使得現在建造一艘航母的成本巨大

最後就是常被提到的航母日常保養費用的問題,從一方面來說美國放棄這些航母的時候,資金問題確實是一大難題,但這並不是放棄這一百多艘航母的根本原因,其實不是養不起,而是沒有意義去花這個錢。美國當時已經坐穩了世界第一海軍的位子,美蘇冷戰也使得美國需要把更多的經費投入新技術的研發中。

二戰時美國有一百多艘航母,為什麼現在卻只有十幾艘?

同樣美國也預測到這一批航母在未來的作用不會很大,事實也是如此,這批航母拿到現在,隨便一個國家的航母編隊都能把他輕鬆團滅,艦載機和戰術配置差距太大。與其拿錢來保養這麼多航母,倒不如直接放棄這些舊裝備,轉而把錢拿去研發新的威力更大的裝備

綜上所述,航母數量的縮減是大勢所趨,也是科技進步的體現,時代在變對戰鬥力的評定標準也在變,所以說美國航母數量雖然減少了,但軍力依舊世界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