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淨化的性喜劇,首映日改成零點,然而不是喜劇卻成了笑話

不知從何時起,除了春節檔、暑假檔,大小節日只要有點假期就變檔期,包括中秋。但這個中秋檔,原本定檔9月12日的張家輝《催眠·裁決》和雷佳音《吹哨人》,先後撤檔。

不管什麼原因,總歸兩部種子電影銷聲匿跡。但有部飽經磨難的電影,堅定不移歸來,它就是《小小的願望》。

1

《小小的願望》翻拍自韓版《偉大的願望》,但因為某些原因,“偉大”改“小小”,王者變青銅。

綠色淨化的性喜劇,首映日改成零點,然而不是喜劇卻成了笑話

除了有些照搬的鏡頭和故事線,改動的地方實在令人無語凝噎。

《偉大的願望》是圍繞絕症男孩的感人故事,有親情,有兄弟情。核心情節,是男孩的偉大願望——破處。

《小小的願望》還沒改名前,預告中出現過這個段落,也是它讓很多人期待的原因。

綠色淨化的性喜劇,首映日改成零點,然而不是喜劇卻成了笑話

但撤檔卷土重來後,萬萬沒想到,“我想破處”直接整成“我想談戀愛”得,偉大的願望不止變小小的願望,成乖乖的願望了。有關性的東西,全部抹去。

但是這樣搞,相當於把一條粗壯主線改沒了,很多地方直接失去邏輯。比如,找特殊服務小卡片的段落,原片是有頭有尾的情節,國版預告也出現過。

結果正片刪成只剩幾秒一閃而過,無頭無尾,觀眾完全摸不著頭腦。

還有兩兄弟想找人給男主終結處男之身,屢屢碰壁後,動了歪念頭。打算兩人中選一個,動手幫男主自慰。

綠色淨化的性喜劇,首映日改成零點,然而不是喜劇卻成了笑話

但“小小”呢,改成了點穴刺激。還說點穴刺激效果很好。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什麼穴位能有“初戀的感覺”?以及最終找到小姐姐到男主病房一晚上,幹什麼?來場只談幾小時的戀愛?

尤其事後兩兄弟問男主爽不爽,這本是男主開過光後他們好奇。結果電影改成“你真是第一個戀愛的!”什麼牛x戀愛,一晚談完?

雖然遺願只是談個戀愛,但也不能上高中就談,得改成高中畢業。情節不合理?無所謂。有漏洞?誰在乎。

綠色淨化的性喜劇,首映日改成零點,然而不是喜劇卻成了笑話

為人師表更不能有汙點,原作老師常去按摩,是會所高級VIP這樣的設定,自然要不得。進歌廳、燙個頭,都得是這老師已經辭職下海。

但是倆人舞廳找技師遇見老師被打,原作是因為還在上學啊。如果都畢業了,你當老師管那麼寬?還拿棍子打人?

綠色淨化的性喜劇,首映日改成零點,然而不是喜劇卻成了笑話

更別說電影連抽菸鏡頭都不正面出現,王大陸的角色和老師要抽個煙,都得背過身去點菸。

這不僅是限制級硬生生改成大眾級的問題,是直接讓整個故事接不起來,後半段都改塌了。

2

這片暑假撤檔,離不開片中高中生、偉大的願望、破處等設定被視為“敏感”。導演田羽生,像他最著名的前任系列,沒少在性這方面打打擦邊球。

可他沒想到,這次囂張了,撞槍口上。

綠色淨化的性喜劇,首映日改成零點,然而不是喜劇卻成了笑話

今年能冠上“偉大”之名的,絕不是這一部。只好黯然撤出暑假檔,逆天改名,瘋狂學乖。這片不止經歷改名撤檔的不可抗力,也有片方自己作死。

相比電影本身,真是戲外比戲裡精彩。雖然電影是三個男主間的故事,但三男主也要分個一二三。

尤其片方和演員,必須達成共識,心裡有數。先說魏大勳,確實不如原版演員適合這個角色,也就是曾在《請回答1988》出演正峰的安在洪。

安在洪演這個笑點擔當,是毫無違和。感覺他真是這樣的人,怕說出秘密咬舌的那股憨勁兒,令人動容。

綠色淨化的性喜劇,首映日改成零點,然而不是喜劇卻成了笑話

但魏大勳自己發揮的段落還好,真要和原版同樣語氣、表演,就顯得尷尬,演的很用力,看著如坐針氈。

不過魏大勳這男三沒什麼爭議。撕扯圍繞的,是彭昱暢和王大陸。王大陸雖然自《我的少女時代》就沒什麼好作品,但像《一吻定情》、《素人特工》,近兩年露臉大銀幕不少。

彭昱暢《大象席地而坐》、《閃光少女》等片,演技也在磨練。這部影片表演也很努力。

綠色淨化的性喜劇,首映日改成零點,然而不是喜劇卻成了笑話

這倆人都算比較火的新生代男演員,片方當時故意籤合約沒說清,於是就發生了一番之爭,甚至最後發展到彭昱暢工作室發聲明解約。

這也不是人家小題大做。排位,向來是個敏感問題。《英雄本色》集齊狄龍、張國榮、周潤發這種巨星,也得排座次。最後片方自己出來承認,簽了兩個男主。這麼騷的操作,居然還敢說?

綠色淨化的性喜劇,首映日改成零點,然而不是喜劇卻成了笑話

片方奸猾,模糊番位,宣傳時候借熱度。最後東窗事發,被粉絲狠狠噴到體無完膚。這事不僅影響了評分,還影響了票房。但電影歸電影,彭昱暢昨晚深夜發聲為電影站臺,今天直接衝到微博熱搜第一。

可惜啊,即使這樣,也難抵電影剛上映就出現的頹勢。

3

說回電影本身,它真的很敏感嗎?

原版開場就是FBIWARNI

NG配上熟悉的東京熱音樂,再加各種以女性身體為被觀看對象的奇觀鏡頭,是很像搞黃色。

的確在一些人眼裡,高中生破處當臨終願望,笑點很低俗。暑期檔上映,更有人擔心給學生帶來“不良示範”。

但這並不是扼殺電影的理由。性,不是骯髒的東西。

綠色淨化的性喜劇,首映日改成零點,然而不是喜劇卻成了笑話

創作是真實的,是活生生的慾望。是青春期可能出現的,性的好奇和懵懂。電影是在用幽默和樂觀,消解絕症臨終的悲苦。

不能否認,青年們除了兄弟情義,也一定有悸動的荷爾蒙,這不醜惡,更沒必要藏藏掖掖。《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有性嗎?有。小男孩偷看瑪蓮娜。但這部電影拍成了經典。

或是和本片更相似的《美國派》,妥妥的性喜劇。同樣高中開始故事,想要破處,甚至有以派自慰這種傳世名場面,但還成為四部系列。

綠色淨化的性喜劇,首映日改成零點,然而不是喜劇卻成了笑話

但我們的青春性喜劇,上映得閹一個性字,破處要變談戀愛。為什麼大銀幕曾經青春片墮胎能大行其道,青春性喜劇就諱莫如深?這真的合理嗎?

當然,說《偉大的願望》是經典,談不上,它只能算不錯。但國內翻拍韓國電影、甚至同時拍一個故事,國版撲街不止這一次,兩部《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極限職業》和《龍蝦刑警》……失敗失敗還是失敗。

綠色淨化的性喜劇,首映日改成零點,然而不是喜劇卻成了笑話

這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真是因為我們所有導演、演員水平都差一籌?我不相信。是因為翻拍就一定出不了好作品?也不可能。到底是為什麼呢?

是不是搞明白這事,就能明白千禧年後韓國電影這麼猛,甚至《寄生蟲》還摘得金棕櫚的原因呢?真是好奇啊。

綠色淨化的性喜劇,首映日改成零點,然而不是喜劇卻成了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