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有人用50萬買了黃金,另一人用50萬買房子,現在誰更有錢?

導語:20年前有人用50萬買了黃金,另一人用50萬買房子,現在誰更有錢?

自古以來,對於黃金都是跟財富掛鉤的,像是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對於那令人驚心動魄的財富,對於阿拉丁神燈的故事當中令人嚮往的金托盤以及金盤子等等,其實在這些故事當中我們都是看到了黃金所散發出來的魅力,那麼對於黃金到底是什麼呢?

20年前有人用50萬買了黃金,另一人用50萬買房子,現在誰更有錢?

黃金是一個散發著柔和黃色光芒、令人喜愛的東西,在近些年來黃金的價格也是快速上漲,有很多地方更是出現了淘金熱,尤其是在前幾年的搶購黃金潮當中,這可是驚動了整個國際的,中國大媽就像是神一般的存在,在這些年來我們也是看到了連海外都開始關注到了中國大媽的力量了。首先是開始稱大媽大戰華爾街金融大亨”,再來是說將“Dama”收入《牛津英語詞典》,更有海外媒體高呼“大媽就是中國經濟的秘密武器”。

20年前有人用50萬買了黃金,另一人用50萬買房子,現在誰更有錢?

在20年前的房價大概是在一千元左右一平米,只要五十萬也就可以購買到五百平的房子了,按照一百平米一間房子的話,這時候也是可以購入五套房子了,而且也都是在市中心的房子。但是在現在的房價來看的話,售價差不多是在一萬三左右一平米,五百平的房子也是需要六百多萬了。那麼如果說在20年前,能夠用五十萬來購買黃金的話,那麼當時的黃金價格大約是53塊一克,五十萬元是可以購入9434克的黃金的,按照現在的價格來看的話,350元一克,這些黃金價值330萬元的,其實是比投資房地產賺得少的。不過也是賺到的。

20年前有人用50萬買了黃金,另一人用50萬買房子,現在誰更有錢?

對於黃金的交易其實是作為一種實物交易的,交易的程序也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在這20年的時間當中,沒有幾個人是可以堅持持有這麼多的黃金的,中間有很多人都開始陸續售出,最終的收益當然也是比不上一直堅持著持有二十年的收益的。但是對於房子的屬性是比較複雜的,交易方式也是比較複雜的,交易週期比較長,所以說如果購入房子是自住的話,能夠持有20年的話,是大概率的事情,其實也就是說完完全全的享受到了這20年的漲幅收益的。

20年前有人用50萬買了黃金,另一人用50萬買房子,現在誰更有錢?

其實也有人說黃金確實是有著增值保值的功能的,但是並不是很強,黃金的價值是在於保險的功能,社會經濟發生了極端災難的話,黃金是可以擔當主最後的兜底的保障,一般家庭總財產的5%買成實物原材料金條。其實在現在也是有很多人在糾結,在現在如果作為投資將自己的資金投入到銀行當中比較合適還是用錢買購買房地產會比較合適又或者是購買黃金?其實在這個問題上,對於業內人士會從20年前的黃金和房地產市場的角度來教你。如果你想預測未來的收益,你必須知道這些年來的收益趨勢。這裡我們以50萬為前提。

20年前有人用50萬買了黃金,另一人用50萬買房子,現在誰更有錢?

對於存在銀行當中的話,其實從20年前存到現在的話,銀行的存款利率是比較高的,在2010年之後存款利率一直在降低,在2015年之後央行基準利率沒有做出調整,5年期存款利率平均為5.2%來計算。20年後,50萬元存款本息合計102萬元。其實如果就這樣去看的話,好像並不錯了,但是如果將通貨膨脹算進去的話,那麼到底是損失還是收益呢?在這時候也是有著兩種算法,也就是國民收入以及M2。

20年前有人用50萬買了黃金,另一人用50萬買房子,現在誰更有錢?

假設是在1998年,人均收入是在800元,在2018年的時候是9480元,換算一下的話,也就是當時的一萬元是現在的11850元,五十萬元則是現在的592萬的購買力。那麼如果是直接存在銀行當中的話,自然也就是虧損了,在1998年的M2餘額是104400元,在2018年央行所公佈的M2餘額為182.67萬元。1998年,1萬相當於175000元,50萬人相當於875萬元的購買力。其實在這時候都是虧損的。

20年前有人用50萬買了黃金,另一人用50萬買房子,現在誰更有錢?

那麼如果是購買黃金的話,黃金一直以來都是被認為最有價值的金屬貨幣,交易方式簡單且容易被許多人買到。雖然黃金的價格一直在變化,有高有低,許多人會接二連三地買進賣出,但最終的回報肯定不會像那些持有黃金20年的人那麼高。那麼經過計算20年的黃金長期持有量,數據所顯示出, 20年來黃金價格上漲了500%左右。20年前購買黃金的人現在應該能賺到300萬到400萬元。當然,以上的計算也只是根據網絡數據估計的數值,並不精確,只是有著參考性而已。對於投資這件事情一定要緊緊跟隨時代發展,追隨國家的宏觀政策,與時俱進,敏銳的發現機遇才是上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