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蝙蝠: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中篇)


按:在《

對話蝙蝠: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上篇)》文中,揭示了少有人知的蝙蝠,解讀了蝙蝠超高逼格,讓您對蝙蝠這個神秘動物有了一定了解。接下來,要重點解析蝙蝠因何被稱為“毒蠱”“掃把星”?蝙蝠怎會傳播狂犬病?更讓人不解的是蝙蝠為什麼會成為眾多病毒的源頭,而自己卻沒事?

對話蝙蝠: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中篇)

三 蝙蝠為何被稱做“掃把星”?

主持人:我記得自己首次看到蝙蝠可能是在電影《金剛》的骷髏島裡面,蝙蝠作為一種連金剛都敢咬的生物,其本身是擁有很多病菌的存在,科學家發現已在近200種蝙蝠身上發現超過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超過500多種,人類為此多次受到病毒感染和折磨。經過統計,在哺乳動物中,五分之一的生物由蝙蝠組成,在目前已知的最大蝙蝠洞中,超過2000萬隻蝙蝠生活其中,這也讓蝙蝠成為了天然的“毒蠱”。那麼,究竟它們的病毒從何而來呢?現代研究認為,大約500萬年之前,蝙蝠進化出了超強大的免疫系統,這讓它們即使發燒,也沒有任何的不適,即使是非常厲害的其它的生物。

果蝠先生:的確,人類也是蝙蝠病毒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在一些國家,很多蝙蝠都是咬人的,例如,在北美有一種吸血蝙蝠,它們就是咬人的,然後傳播狂犬病毒。可能很多朋友會納悶,狂犬病不是被狗咬了才有可能患病嗎?其實,在北美狂犬病毒已經從貓狗的身上完全消滅了,只有被蝙蝠咬傷,才會出現狂犬病的情況。

對話蝙蝠: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中篇)

主持人:最近,科學家們對烏干達(Uganda)某個洞穴內的一種埃及果蝠進行了基因測序,為蝙蝠攜帶並傳播致命病毒而本身卻不生病的原因提供了線索。

研究者們當時在研究2008年一起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44歲婦女的病例:她在烏干達進行了為期兩週的遊獵後回家,患上了嚴重的頭痛、寒顫、噁心、嘔吐和腹瀉。接著出現了皮疹、腹痛、乏力和意識混亂。

醫生最終診斷她患的是馬爾堡病(Marburg disease),一種由和埃博拉病毒屬於同一家族、對人類最致命病原體之一的病毒引起的疾病。遊客們可能在參觀蟒蛇洞時,觸摸到覆有蝙蝠糞的岩石而感染這種病毒。這位44歲婦女倖存了下來,但是遊覽了同一個洞穴並感染了馬爾堡病毒的荷蘭遊客去世了。

這種埃及果蝠學名為北非果蝠(Rousettus aegyptiacus),其基因組中包含了多於預期的和哺乳動物免疫系統相關的基因家族(gene family)。研究者們發現了大量與干擾素和自然殺傷相關的基因家族,這與其它和它們類似的哺乳動物有很大的不同。

正如在《細胞》(Cell)中所報導的,這項發現可能最終會引導人們更深入地瞭解病毒傳播,以及制定出對感染病人更好的治療方案。

果福先生:其實,從我們蝙蝠身上學到的知識有助於人類進步。


對話蝙蝠: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中篇)

主持人:您的這一說法,與波士頓大學的微生物學教授托馬斯·開普勒有相同之處。“更為重要的是,這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動物傳染病的傳播機制——動物們如何能夠在病毒寄宿於體內的情況下卻不患病,並將病毒傳播給人類?該過程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動物身為病毒的長期宿主,能夠獲得什麼好處?是為了與病毒協同進化,從而使得病毒傳播到其他的溢出宿主時,能夠表現出更強的致命性嗎?”和他一起工作的是來自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所的古斯塔沃·帕拉西奧斯。

果蝠先生:20世紀90年代,在馬來西亞爆發的尼帕病毒殺死了成百上千頭豬,科學家將這場病毒爆發追溯到我們蝙蝠身上。從那時起,研究者們對蝙蝠與病毒的聯繫就開始產生了興趣。他們猜測:蝙蝠攜帶著幾種致命的病原體,包括馬爾堡病毒和SARS樣冠狀病毒,並通過咬、唾液、糞便或尿液傳播病毒。

對話蝙蝠: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中篇)

但科學家們仍沒有確切地知道,我們蝙蝠如何能夠攜帶如此致命的病毒自己卻不患病。這個問題讓許多高智商的人困惑不解。

主持人:是的,這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

果蝠先生:這些科學家找到了“驚喜”。排在最上面的兩個基因家族是Ⅰ型干擾素基因和自然殺傷基因——即“NK”細胞受體。Ⅰ型干擾素基因通常被稱為抵禦病毒的“第一道防線”,並且與像馬爾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這樣的絲狀病毒的病程密切相關。

自然殺傷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它能夠快速識別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並對其作出反應。事實上這是多數哺乳動物自身進化不周全的表現,也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對話蝙蝠: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中篇)

主持人:但問題是蝙蝠為什麼會成為眾多病毒的源頭,而自己卻沒事?

果蝠先生:其實很多動物都是病毒的攜帶者,今天蝙蝠如此搶眼是因為蝙蝠攜帶的病毒屬於殺人病毒,對人體來說都是致命的,而且都是大名鼎鼎的病毒,那誰還敢不認識啊?Sars病毒和最新的,搞到大家不敢出門的新型冠狀病毒,估計上至八十歲老太太,下至二三歲幼兒園小朋友都已經知道了,如雷貫耳,瑟瑟發抖!!!

主持人:有這層原因,這是實話。

果蝠先生:我們蝙蝠出現要比人類早得多,如果說人類是從3500萬年前的類人猿開始,蝙蝠在5600萬年前就已經存在了。我們進化的步子邁得比人類大,我們有其他哺乳類不具有的基因。比如DNA自我修復能力,我們的飛行會造成DNA損傷,但我們早已經解決了這種抗熱壓力的問題,飛上幾千公里也不會“開鍋”。還有就是我們比較包容,進化比較完善的蝙蝠的體內是不存在其他哺乳動物有的I型干擾素,若有所謂的“病毒”入侵,我們也不會誘導細胞產生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質,“病毒”對於我們來說是“營養”,是“客人”,我們不會主動去“攻擊”它,我們以友好的方式對待,“病毒”也很溫順待我們,彼此相安無事,所以,我們本身不會產生炎症。

對話蝙蝠: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中篇)

主持人:這些初步的結果指出了被稱為來自蝙蝠免疫系統存在“軟保護”機制的可能性。蝙蝠體內的激活和抑制作用比在其他大多數有機生命體中複雜得多。蝙蝠這種無視或緩解“病毒”的心大做法,讓我們人類羨慕不已,追趕不及,然而,我們目前能夠做到的,只有不要吃野生動物,杜絕“病從口入”,給科學家爭取更多的研究進化的時間以保人類安全。

【提示】後續請關注《對話蝙蝠: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下篇)》,重點介紹蝙蝠對人類四點忠告,條條切中要害,振聾發聵,比如:蝙蝠這個“掃把星”,人類為什麼不滅了它?等等,一些疑惑將在文章中被解開。感謝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