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遺憾,是一粒包裹著苦澀的糖

前人為斷臂的維納斯而遺憾,後人卻為它的美而驚歎,因為她展現出了人性最真實的自我。人生的遺憾,是一粒包裹著苦澀的糖,剝去了那苦澀的外殼,才能體會到箇中的甘甜。

某些時候,缺憾反而是完美的一部分,缺憾下,人才能呈現出最真的自我。

人生的遺憾,是一粒包裹著苦澀的糖

海棠的無香也是一種缺憾美


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

新顏換舊貌,繁花終落盡,這樣的遺憾歷歷在目,這樣的傷感在所難免。面對一時的失足,有人會悔恨;面對不幸的分離,有人會心痛。

然而,缺憾並非一無是處,它也可以轉化為另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實現另一種形式的偉大。

人生的遺憾,是一粒包裹著苦澀的糖


詩人顧城曾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沒有缺憾的人生,是單調而乏味的。在充滿缺憾的旅途中裡,人們反而可以盡情地感受美,感受生命的律動。

生活之樹常青,希望之燭不熄,每天的日出都是美的,不一樣的。

缺憾,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完美的最後一塊拼圖。

有了缺憾,才有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有了缺憾,才有了人生的不懈追求;

有了缺憾,才有了獨一無二的自我。

人生的遺憾,是一粒包裹著苦澀的糖


假如給你三天光明,你會做什麼?

在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體小說裡,她的願望很簡單,將每一個親人的臉龐,深深地刻進腦海裡;看看博物館,看看人類創下的一個又一個奇蹟;看看海的浩瀚,看看天的廣闊……

大概在普通人的生活當中,這根本算不了什麼,但在又瞎又啞的海倫那裡,缺憾就意味著夢想的完整。正是在這樣一個一個美好的願景下,她才書寫了自己的缺陷,見證了人生的另一重圓滿。

人生的遺憾,是一粒包裹著苦澀的糖


身殘志不殘的張海迪,面對人生的苦痛,從未放棄自我,在頑強意志的支撐下,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也許,她們的身體是有缺憾的、脆弱的,而她們的心靈卻是完美的、強大的。

正視自我的缺憾,才能無限地接近完美;

也正因為有了缺憾的存在,美才能展現得更加生動、更加完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