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巴這裡有個“當陽寺”

漁渡有個當陽寺


鎮巴漁渡曾是定遠廳分縣衙門,南六地首場之地,塔、廟、寺、觀很多,但改朝換代歲月變化,古蹟所剩無幾。現將家鄉舊時風貌古蹟收集整理一二,聊慰鄉愁。


鎮巴這裡有個“當陽寺”


漁渡除有古塔、戲樓、涼橋外,還有一個出名的寺——當陽寺。漁渡壩涼橋舊名當陽橋,就是以當陽寺而名。當陽寺是清乾隆年間修造,是武當山太子坡道教分支。當陽寺為道教,道教是國教,佛教是外來宗教,但中國曆來有重佛輕道的傳統。道教活動場所叫“觀”或“宮”,從這個角度而言,它應該叫“當陽觀”。但百姓一般對寺、廟、觀三者分不清,或者是對佛的歷來重視,統一都稱之為寺廟,故而一直稱之為當陽寺。

鎮巴這裡有個“當陽寺”

整個寺依山三層階梯而建,當陽寺由山門、廂房、大殿、院壩組成。山門坐西向東,木架牌坊有木立篇,立隸書木刻“當陽寺”三字,山門寬達兩間有餘,兩側對稱式二層木柵欄廂房各三間。山門為底層,有十四級石階梯,至二層,中為過道,側為廂房各三間,碑誌各一尊,上刻道觀訓志。二層廂房後是幾百平米大院,南院有寺廚房一間,桂花樹一棵,樹合抱粗、高三丈餘。北院有垂柳數棵、芍藥花圃與寺廁二間。從院壩往上四級石梯是一排向東大殿,殿內塑真武大帝、太上老君神像,流金塑身,栩栩如生。殿堂內幾個道人道童值夜守護神靈。大殿飛簷翹角,屋脊上有各種仙人塑像,彩瓷貼繪,神態各異,數百立於殿頂煞是好看。寺院一年四季香客不絕,香火不熄。

院中立八尺石碑三尊,碑文記載寺根由,初修、復修、事變、官商士民捐銀名字數目。寺院除廚廁牛肋巴窗戶外,其餘門窗雕花鑲花鑲字、壽字、萬字圖案,土漆漆成,十分悅目。整個寺院石板鋪成,階梯外盡是浮雕石刻、壁畫、故事人物,工藝精湛。尤其寺院南這株桂花樹,三枝叉椏平分,花開三季,初春淡白色,夏為淡黃色,秋是深黃色,尤為秋天,滿樹桂花,花香四溢,微風吹拂,寺院滿殿暗香,小街雖遠猶香,花瓣散落石板院地,街中人拾來曬乾泡茶或墊塞枕芯。此桂花樹上世紀八十年代自枯,公社伙房伐樹當柴。

鎮巴這裡有個“當陽寺”

當時當陽寺與戲樓呈對面建築,門前為戲樓壩,也是小街中心廣場與農貿市場。每逢二、五、八趕場,小街擠得密不透風。戲樓壩是米市、五穀雜糧交易中心,不知何年立規,一切糧米交易均由當陽寺道公量鬥,並從中抽角為寺中供奉。逢場之日,道公便把鬥、升、半升量具擺出,買賣談妥後,道公用量具計重,並在量具中一角鑲入按比例作成的分升、量鬥後用刮尺刮平,將分升取出,分升之米是當陽寺供給,供給只取買方,不取賣方,形同今日公證員收取公證費道理一樣,這種形式叫“打鬥式”。

鎮巴這裡有個“當陽寺”

解放初,當陽寺道人散失,據說回了武當山。當陽寺廟舊跡就是如今的漁渡小學,漁渡小學面積是過去呂祖廟和當陽寺地合用面積。漁渡小學後面是山,本地人稱廟後頭,山邊現仍有幾座道公墓地,立有碑記。碑記“龍門正宗武當山太子坡發脈熊公……”,足以證明當陽寺是道教聖地。後山密林內用青石精修一石窟,是清中期當陽寺一老道坐化之地,現仍存。其墓窟有石刻聯“寂滅治中戲,鏖塵頂上行。”此聯深奧,晦澀難懂。寂滅,“涅槃”的意譯。

佛教上指斷除貪慾、瞋恨、愚痴和一切煩惱,不再輪迴生死的境界。中國禪宗有一句話說,真的成了大徹大悟,要“踏破毗盧頂上行”,毗盧說的就是毗盧遮那佛,有“千佛繞毗盧”之說,把毗盧遮那佛踩在腳下。連佛的境界都要一腳踏開,才能真正成佛。也就是說修為成功法身最大,但是人要真正的修行,法身也要打破。即可以在擁有好的結局之後再行努力,得到究竟之後也不停止,這才是“頂上行”的真義。整聯的意思是斷除俗念煩惱,將生死看淡,超脫生死境界;要與塵世俗念決絕,才能大徹大悟,達到無限的至高境界。

道佛修煉與悟道相通,所以在道人的墓刻上使用佛家術語也未嘗不可。另外,道家講求人與自然的天然和諧統一,迴歸自然,道人死後實行墓葬或者在石壁崖壁鑿洞為墓。此處的墓葬方式和形狀完全是道家的特徵。

解放後,呂祖廟有幾個大殿曾被利用為漁渡糧庫,漁渡小學只佔了一部分,後漁渡糧站遷馬家灣,呂祖廟地盤全部歸漁渡小學。當陽寺之地曾作為區公所,老關管理區、漁渡公社、漁渡鎮等單位,最終全屬漁渡小學。當陽寺原址幾經變遷,除後山道公墓之外,基本找不到痕跡了。

鎮巴這裡有個“當陽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