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共和國大將排名第一

粟裕將軍1927年夏至1937年夏,在南下廣東、井岡山會師、井岡山反“圍剿”、抗日先遣隊浙江游擊戰的十年中,他歷盡艱辛,英勇作戰,從連長升為政委、支隊長,二十歲被任命為師長。在這十年中,他六次負傷,其中腦部受傷兩次,左手殘廢。十年嚴酷的戰爭烽火使粟大將軍的身體大受摧殘,粟裕將軍雖然沒有參加長征,但是在江南堅持艱苦的游擊戰爭。從基層幹部錘鍊成了一位人民軍隊裡的傑出將領。


粟裕共和國大將排名第一

1938年4月,粟裕率原在浙江遊擊作戰的挺進師,經長途行軍,到達皖南,與新四軍其他部隊會師,被任命為新四軍第三支隊副令員,那年他才三十一歲。此後,他便指揮新四軍進行韋崗處女戰,威震江南;又於黃橋大戰中殲滅反共專家韓德勤的軍隊,並取得車橋殲滅日偽戰役的勝利。

1945年日本投降,陳毅、粟裕肩任蘇中牽制蔣軍的重大責任。在解放戰爭這段時間內,若干重點大戰役由粟裕負責籌劃指揮。粟裕率華東、華中野戰軍進行了蘇中七戰七捷的戰役、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等戰役,殲滅蔣軍二十七萬餘人。蔣軍的“王牌之王牌”“主力之主力”張靈甫的整編七十四師也被粟裕的軍隊殲滅,令蔣介石有“喪父之痛”。粟裕率領的華野,在解放戰爭第一年中是吸引蔣軍最多、消滅蔣軍也最多的野戰軍,為整個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華野部隊也從戰爭初期的五萬餘人發展到三十餘萬人。一連串重大戰役的勝利,顯示了粟裕卓越的軍事才能,當時在華東解放區曾廣為流傳著一首歌謠:“毛主席當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勝”。毛澤東同志也曾誇粟裕點子多“有遠見”。陳毅評價“粟裕將軍的戰役指揮一貫保持其常勝紀錄,華東軍事指揮主要靠他。我黨要有一百多個這樣的同志就差不多了。”他還熱情讚揚粟裕:“剛創造了一個空前勝利,就被下一個更大勝利打破了紀錄。空前之後又來一個空前,接著還有一個空前。”1949年,全國解放不久,44歲的粟裕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思麥建設嘔心瀝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1955年,他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建設嘔心瀝血,作出了卓越貢獻。 1955年,他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被授予共和國大將軍銜,在十大將的單上排列首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