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多個“國之重器”獲獎,一大波上市公司報喜

國家科學技術獎,由國務院設立,意在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公佈了此次獲獎的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4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5項,包括一等獎3項,二等獎6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5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22項,二等獎160項。

在獲獎項目中,摘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通用項目)的是“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和“長江三峽樞紐工程”。

今天,多个“国之重器”获奖,一大波上市公司报喜

這些“國之重器”項目,不乏上市公司參與。比如長江電力、東方電氣、葛洲壩均參與長江三峽樞紐工程;比如中國交建、中國鐵建、中國動力等參與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隨著評獎消息公佈,1月10日晚開始,多家上市公司已經開始公告獲獎的喜訊。

長江三峽樞紐工程多數人已經很熟悉,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是什麼?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造島神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俗稱“挖泥船”,別看他名字有些土氣,但實力不可小覷,今天,“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摘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大型現代化的挖泥船是結構複雜、技術含量高的特種工程船。圍海造地等大型基建工程,都需要用大型絞吸挖泥船來實現。

1966年,中國從荷蘭引進自航耙吸船“津航浚102”輪時,花費的“天價”可摺合4噸黃金。

2017年5月26日,中國商務部發布2017年第28號公告,為維護國家安全,對大型挖泥船實施出口管制,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出口。

從巨資外購,到禁止出口,中國大型挖泥船是如何逆襲的?

2000年之前,中國的大型挖泥船主要是從國外進口。國外對中國採取嚴格的技術封鎖,僅僅高價向中國出口整船。

2002年起,上海交通大學在中交集團、交通運輸部長江航道局、中鐵建港航局集團和大型疏浚企業支持下,開始了大型絞吸挖泥船設計技術研究及專用疏浚設備開發。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真的是從一個一窮二白的技術狀態,到可以晉身為世界疏浚強國。

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是國內首個船舶設計所,現任所長何炎平主持設計了重型非自航絞吸挖泥船"新海旭"和"新海騰"。絞吸疏浚“挖泥船”的作用是什麼?何炎平曾這樣解釋。

今天,多个“国之重器”获奖,一大波上市公司报喜

何炎平 圖片來源:中國科協“科普中國”網站

2018年3月,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上最大的重型非自航絞吸裝備“新海旭”交付使用,它總長138.0米,總裝機功率26100千瓦,標準疏浚能力6500立方米/小時,這是上海交大船舶設計團隊設計的第56艘大型絞吸挖泥船,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自航絞吸挖泥船,標誌著我國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總體技術躋身世界前列。

如果每天按照16小時工作量來計算,“新海旭”絞吸挖泥船挖掘細粉沙每天可以疏浚10-12萬立方米沙土。一條船一天的挖掘、輸送量可以把一個足球場堆高約18米。

2019年4月,“新海旭”從海門起航,赴沙特阿拉伯建設油氣開採人工島。

今天,多个“国之重器”获奖,一大波上市公司报喜
今天,多个“国之重器”获奖,一大波上市公司报喜今天,多个“国之重器”获奖,一大波上市公司报喜

2010年,設計建設絞吸挖泥船“天鯨”號的時候,本來用的是德國的設計方案,結果德國的設計方案與當時的國內需求“水土不服”,排水量、結構、主要性能都要動“大手術”,對方卻表示“方案沒問題,你改你負責”。

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前任所長譚家華帶領團隊科研人員們經過反覆測算,大膽表示“我們改,我們交大負責”!毫不猶豫地按照我方的實際需求修改了船舶設計方案,最後成功設計製造出了這艘我國首艘自航絞吸挖泥船。

“天鯨”號絞吸挖泥船,絞刀功率達4200千瓦,可以挖掘岩石和珊瑚礁,最大挖深30米,總裝機功率20020千瓦,成為當時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超大型自航絞吸挖泥船。

今天,多个“国之重器”获奖,一大波上市公司报喜

“天鯨號”曾在中國南沙島礁建設上有驚人表現。2015年6月1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經向有關部門瞭解,根據既定作業計劃,中國在南沙群島部分駐守島礁上的建設將於近期完成陸域吹填工程。”

當時,國際先驅導報的報道稱,“天鯨號”這個“海上巨無霸”能在八級風浪條件下作業,並在狹窄水域施工。再裝配高效泥泵,具有強大的吹填造地能力,同時還具有裝駁功能,可以將挖上來的泥沙石塊通過駁船運到其他地方,極大地拓展了疏浚範圍,十分適合在海上開展疏浚和吹填作業。

多家“挖泥船”參與單位宣佈喜訊

此次獲獎的“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主要完成單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學、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長江航道局、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江蘇科技大學、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涉及的上市公司則包括振華重工、中國交建、中國鐵建、中國動力等。

中國動力1月10日晚發佈公告,公司下屬子公司齊耀重工作為主要參研單位參與完成的“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1月10日,中交天航局官網發佈消息稱,以“天鯨號”為首的系列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服務於國家戰略任務和重大工程,深度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成功實施了遠海島礁建設、港珠澳大橋等重大工程211項,在建設海洋強國、維護國家領土及領海主權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震驚世界的中國速度。

今天,多个“国之重器”获奖,一大波上市公司报喜

中國鐵建則表示,截至目前,該項成果已成功應用於中國鐵建港航局投資打造、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鐵建絞01”“頂峰浚”“海神浚”三艘大型絞吸式挖泥船舶,航跡遍佈中國、孟加拉及柬埔寨等國家,在珠海橫琴新區高新科技產業園填築工程、東營港十萬噸航道工程、中科煉化一體化東海島疏浚工程、孟加拉國帕德瑪河右岸保護疏浚工程、柬埔寨貢布港工程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今天,多个“国之重器”获奖,一大波上市公司报喜

振華重工官方微信稱,長期以來,振華重工一直致力於疏浚船舶的建造,先後承建新海虎系列、航浚6008/6009、“長獅18”等各類挖泥船共18艘,在疏浚船舶建造領域共獲得發明專利24項,實用新型專利26項,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品牌影響力。

60餘家上市公司參與獲獎項目

據央視新聞,今年的“國家科學技術獎”一大重要特點是獲獎項目涵蓋了機械裝備、新一代半導體照明、航空安全和飛機制造等重要領域,在生態環保、清潔能源、食品安全等方面也有優秀成果獲獎。多家機構表示,這些行業在A股的相關板塊均有望受益。

而在1月10日晚間,也有華泰股份、光莆股份、國星光電、蘇大維格、鴻利智匯等上市公司公告喜訊。

華泰股份公告稱,本次獲獎是國家對公司及相關申報單位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的肯定。作為項目參與單位,獲獎成果有助於進一步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國星光電公告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國內科技領域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獎項之一,代表了國內先進的科技創新水平,本次獲獎是時隔3年再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體現了技術進步和研發實力,有利於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對生產經營業務的開展有積極推動作用,短期內不會對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梳理獲獎名單發現,超過60家上市公司(或旗下公司)參與的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技術進步獎,以下為詳細獲獎名單。

今天,多个“国之重器”获奖,一大波上市公司报喜今天,多个“国之重器”获奖,一大波上市公司报喜

能否帶動相應板塊投資機會?

西藏琳琅投資總經理王琳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指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是國家對科技領域的最高級頒獎,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科技發展和創新成果的總結,也是對科技領域對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作用的肯定,同時,對未來科技發展也有一定的指示和引導作用。此次獲獎項目涵蓋了機械裝備、新一代半導體照明、航空安全和飛機制造等重要領域。

科學技術獎能否帶動相應板塊的投資機會呢?王琳表示:“我認為會對相應的板塊和個股的股價上漲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會不會形成一個板塊性的機會呢?這一方面要看科技成果獎對企業的發展有多大貢獻作用,另一方面還要看股票價格所處位置和這個科技成果在股票價格上有沒有得到反應。貢獻大、價格低、股價沒有得到反應的,漲幅可能會比較大。”

厚石天成總經理侯延軍也告訴記者,A股的相關板塊均有望受益。目前,提升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被擺到了前所未有的國家高度,各方面政策和制度開始鼓勵和傾斜,這對國家科學技術水平長期有顯著的提升作用。但是,科學技術的投入產出比並不是一個線性的過程,時間的成本也是不可估量的變量。在促進長期全國科技提升的過程中也必然伴隨著一些短期行為的發生,資本市場會對長期和短期效應都做出反應,這對於中國科技的長期提振是毋庸置疑的。

資深私募人士陳熙偉表示:“我認為能夠帶動相應板塊的投資機會。獎項公佈後,我認為國家的產業指導上,大概率會有對應的政策指導跟隨。而從目前上市公司公佈的公告上看,大家都很積極地去‘擁抱’包括製造,通訊等在內的概念,這是一個‘氛圍級’的現象。”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看看新聞、新聞晨報、每經App等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