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拿出全自動高端口罩機,造飛機不是吹的

作者看航空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N95”。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口罩突然間成了必須要囤的“硬通貨”。而隨著世界各地都發現了新冠肺炎患者,全球對口罩的需求量也持續增長。

16天拿出全自动高端口罩机,造飞机不是吹的

怎麼辦?疫情當前,交通物流的阻塞、人力資源的短缺都會造成口罩產能的不足,只有解決口罩的自動化生產這一問題,才是“授人以漁”,是短期內迅速提升口罩產能的唯一捷徑。

“巧”的是,作為高技術密集型產業,航空產業橫跨材料,機械加工,機械製造,熱力學,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等多個領域,航空人擅長於機械工程、工藝設計與研發、製造等一系列工作。因此,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需要,航空工業就主動響應“祖國需要什麼,我們就能生產什麼”的號令,承擔起疫情防控醫療緊缺生產設備研製生產任務。

16天拿出全自动高端口罩机,造飞机不是吹的

3月3日,也就是接到研製任務16天后,航空工業研製的第一批“1出2型”高效全自動口罩機交付並投入使用。

而更早一些的時候,航空工業研製的壓條機已交付各地防護服生產企業使用。

16天拿出全自动高端口罩机,造飞机不是吹的16天拿出全自动高端口罩机,造飞机不是吹的

造口罩並不難,但造出“造口罩”的機器,同時滿足高自動化、高穩定性、效率高、操作簡潔等特性,並且能夠在疫情期間,配備齊全所有零件,實現穩定投產、製造,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兒。但對於造飛機的航空人來說,沒有不可能的事兒。

16天拿出全自动高端口罩机,造飞机不是吹的

首臺樣機:任務節點是用來被提前達成的

2月13日

口罩機項目全面啟動。牽頭抓總單位航空工業製造院第一時間抽調骨幹力量,聯合航空工業內7家單位656名參研人員,協調資源,明確目標,密切配合、全力趕工。

2月14日

口罩機三維數字化生產圖紙完成。同時,設計與裝配調試協同雙線作戰,24小時輪班完成功能、性能、工藝的虛擬仿真分析,排除設計錯誤、優化裝配工藝、縮短生產週期。

2月17日

1出2高端型全自動口罩機自主設計完成。

16天拿出全自动高端口罩机,造飞机不是吹的

總裝之前:第一次生產口罩切片機,找零件到半夜

2月12日晚,航空工業洪都接到了任務量最大的口罩切片機的圖紙。

因為是第一次生產口罩切片機,缺乏經驗,而疫情期間處處歇業,為了購買急用的配套標準件,洪都的團隊三更半夜在大街上“遊蕩”,扒著每一家五金店門縫找聯繫方式,凌晨給五金店老闆打電話,目的是一早能拿到材料。

2月20日

首批多臺套口罩切片機已完成下料、生產、表面處理等工序,等待組裝。

2月23日

航空工業洪都提前2天完成首批2臺套口罩機的製造裝配任務,包裝發運航空工業製造院。

16天拿出全自动高端口罩机,造飞机不是吹的

從鑄件開始:找不到非標件,就自己做。

2月15日與17日

航空工業成飛收到的兩批次口罩機零件設計圖紙,立馬組織11個專業廠和業務部門成立研製攻關團隊,迅速消化,同步啟動工藝準備和材料準備,制訂專項突擊計劃、

2月20日

經過三天兩夜的奮戰,372項1277件口罩生產機零件的研製生產圓滿完成,包裝發運航空工業製造院。

2月27日

1出1基礎型全自動口罩生產線在航空工業製造院研製成功。

3月3日

1出2高端型全自動口罩生產線在航空工業製造院研製成功,並進入量產階段,比預定節點提前了6天。

16天拿出全自动高端口罩机,造飞机不是吹的

“飛機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造飛機的航空人,就是這樣與時間賽跑,與病毒對抗:早一天造出口罩機,就是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領土多守護一寸,為一線醫護人員與科研人士多爭取一段時間。

而在另一個戰場,航空工業的飛機研製生產任務也毫不懈怠,從2月17號教10開始復工後“第一飛”開始,中國飛機已經全面復工——不論是抗疫一線或藍天戰場,誓要早日吹響勝利號角!

製圖:謝志傑

排版:藍 風

文案/編審:武 晨

監製:王 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16天拿出全自动高端口罩机,造飞机不是吹的16天拿出全自动高端口罩机,造飞机不是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