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吶!原來我夢寐以求的住宅在馬德里


天吶!原來我夢寐以求的住宅在馬德里


天吶!原來我夢寐以求的住宅在馬德里

這個裝置是為接待康德杜克文化中心的藝術家而設計的,目的是為他們提供一個工作場所兼臨時住宅。最終它將會被放置在劇院的一層大廳內一塊18平方米的明亮角落。在這裡,有兩扇可以俯瞰利里亞宮(Liria Palace)和馬德里天際線的窗戶。

天吶!原來我夢寐以求的住宅在馬德里

景觀是該項目很有價值的資源,因此也被考慮到設計當中。但在搬到最終位置之前,這件作品必須先建造在主庭院的中央,以便公眾在馬德里設計節期間參觀。

天吶!原來我夢寐以求的住宅在馬德里


天吶!原來我夢寐以求的住宅在馬德里

設計方案集成在一座最小化的木屋中,可以供人睡覺、吃飯、工作或休閒。入口的小空間,引出了一個更大、更輕的住宅空間,成為介於小空間和室外空間的中間空間。這是一個充滿光線和自然的空間,地面可以是硬質、傾斜,甚至是不平穩的。人們可以在此攀高或漫遊,甚至擁有某個角落。

天吶!原來我夢寐以求的住宅在馬德里


天吶!原來我夢寐以求的住宅在馬德里

將聚碳酸酯塑料和木材結合在一起,在一座住宅內設計另一種住宅空間,可以重建兩種幾乎完全不同的環境。一種是不透明的、溫暖的、孤立的庇護所;另一種則是發光的、明亮的、透明的空間,植被找到它歸屬的地方,開敞的空間讓人得以欣賞城市日落美景。樹木是這個空間的主要特徵,與建築相結合,突顯自然的重要和美感。自然之美、空間變化的可能性、交叉的視線、以及靠一些彈出的元素來操縱空間的手法,大大增加了住宅的可能性,彷彿置身於一個更大的空間。

天吶!原來我夢寐以求的住宅在馬德里

它是具有自身材料性與質感的一系列空間的序列和疊加,足以容納各種各樣的創意活動,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如何使用,而建築本身並沒有強加於人。

天吶!原來我夢寐以求的住宅在馬德里

體量的輪廓並不是信手拈來,而是有意讓人回想起孩童們畫出房子的形狀,喚起家的意象,儘管這個家被放置在劇院的大廳當中,但仍然希望給使用者帶來幾天“在家”的感覺。此外,這種簡單而標誌性的形狀,也會將我們帶回孩童時代。玩具屋這個概念是希望讓人看到建築有趣的一面,邀請人們來樹屋玩耍,到樹屋的織網上攀爬,在樹屋中發現自己。

天吶!原來我夢寐以求的住宅在馬德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