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中国风格从形式到内核,蕴含着无尽的思乡情和爱国心

文 | 我是陈小鼠

《夜思》是“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的第五集,于2018年上映,豆瓣评分8.4分。该系列动画从第一集到第五集历时三年,无论是在画面效果、剧情设置还是主题表达上,我们都能看到主创团队的用心和进步。

在前期的作品中,中国风格主要体现在外在形式,比如红灯笼、徽派建筑、小桥流水、油纸伞等等。而《夜思》中,这种中国风格不仅体现于外在形式,还把中国内核——爱国情怀——融入片中。

动画讲述了顾维钧接受唐德刚采访的过程。在采访中,顾维钧口述了1932年,他作为国联调查团的中国代表,前往东北调查九·一八事变的真相。这趟东北之行,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很多人从故事改编、动画技术解读这部国产动画。不过,这部动画之所以广受喜爱,与它所呈现的文化内核是分不开的。

今天,我就从《夜思》的突破与创新出发,结合该片对经典元素的改造和再现,谈谈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些勇敢不屈的爱国者身上的家国情怀。

《夜思》:中国风格从形式到内核,蕴含着无尽的思乡情和爱国心

01、作为“中国唱诗班”系列的第五集作品,《夜思》推陈出新,实现了该系列动画从中国形式到中国内核的跳跃

“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在豆瓣上的评分都在8分及以上,在视频网站上的评分更高。《夜思》作为该系列的第五集动画,在保持往期作品优点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①运用插叙手法展示故事,使采访桌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由切换

《夜思》的故事以唐德刚对顾维钧的采访为起点,通过顾维钧的回忆与口述展开。在采访现场与回忆直接,导演用了插叙手法,使得故事生动再现。比如,有一幕,顾维钧坐在窗前接受采访,窗外由夜色切换到民众游行示威的场景。顾维钧的思绪被来回到从前。

顾维钧在东北遭遇了爆炸袭击。他刚从爆炸袭击脱险,又被日本人强行拉进汽车,带去一个日式庭院见本庄繁(当时的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在顾维钧口述当晚的事件时,采访桌被设置在了庭院里,顾和唐以第三视角旁观本庄繁大发雷霆。在谈到爱国人士王子馨被敌人逮捕处死的事件时,采访桌又转移到了茶楼上。

这种插叙的手法,使得谈话双方能够自由地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切换。有点像《神探夏洛克》中的破案场景,夏洛克根据线索把自己置身于案发现场。《夜思》中的叙事手法是在前四集动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突破。

《夜思》:中国风格从形式到内核,蕴含着无尽的思乡情和爱国心

②中国风格从形式到内核,《夜思》在主题与文化内核上进行升华

“中国唱诗班”目前已上映的五集都是根据真实人物改编。与以往不同的是,《夜思》中还出现了外国人(如日本人本庄繁)、国外景点(如美国自由女神像),这对创作团队来说是新的挑战。

导演彭擎政在接受采访时坦言:

这次《夜思》又是新的挑战,场景、人物已不仅仅是中国人了,涉及到国际化的背景、现代社会的角色、造型,这些与过去四集迥然不同,但因为之前的积累,给了我们很大的自信。同时,外交家顾维钧的故事,传递出的是有中国核心的内容,所以我们也从表面上寻找中国味道,进入到寻找中国内核,通过《夜思》,我们理解“中国风”有了改变和成长。

前四集大多聚焦于主角个人,如《相思》中,主要讲了王初桐和发小六娘青梅竹马却又无缘相守的故事。在呈现中国元素方面,前四集采用了很多具有中国代表性的事物,比如油纸伞、对联、徽派建筑等等。

而《夜思》则有所不同,该片以顾维钧为主的同时,又加入了其他满腔热血、义无反顾的爱国人士。在主题上,也从过去的男欢女爱、个人成败上升到民族与国家层面。所以,《夜思》中的中国风格实现从形式到内核的跳跃。

《夜思》:中国风格从形式到内核,蕴含着无尽的思乡情和爱国心

02、经典元素的改造与再现:对李白《静夜思》的致敬

片名《夜思》取自李白的古诗《静夜思》。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本片的主角是中国著名的外交才子顾维钧,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顾维钧从1932年起先后担任驻法、英、美大使和驻国际联盟代表等职。1956年到1967年,历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台湾国民党总统府资政等职。在退休后,又与妻子定居美国。

由于工作原因,顾维钧经常漂泊在外。1928年7月,他被南京国民政府通缉,被迫离国到欧洲旅居。常年漂泊在外,这位爱国的游子时常思念祖国和家乡。这与李白诗中是“思故乡”极为贴切。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顾维钧绝非个例,很多普普通通的人都因为抗战而被迫远离亲人、远离家乡。

本片开头,是美国自由女神像的远镜头。本片结尾,顾维钧说:“我深爱我的祖国,但我不得不在跟她远隔千里的地方,为她争取荣誉和权利。”当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背景音乐的歌词正好是《静夜思》中的诗句,相得益彰。这几幕直接表现了顾维钧对祖国深切的思念。

《夜思》:中国风格从形式到内核,蕴含着无尽的思乡情和爱国心

03、聚焦于顾维钧的同时,将目光移向每个爱国的普通人,他们虽不为人知,却甘于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片中除了主角顾维钧,还出现了其他的爱国者,比如姜松年、王子馨、金谷等人。姜松年和王子馨是抗日救国军总司令马占山将军派来联络调查团的秘使。但王子馨的身份暴露了,被龙江的日本特务机关逮捕处死。

为了能够顺利联系上顾维钧,他们又派了金谷混在迎宾警队里,希望他能找机会把写着联络地址的纸条交到顾维钧手中。不过很不幸,金谷没有成功,他在被日军抓了起来,严刑逼供。尽管受尽折磨,金谷仍没有透露一字一句关于联络地址的信息。

为了把证据顺利交到顾维钧手中,爱国将士们又冒着生命危险策划了一场活动。终于,姜松年把马占山将军的密函送到了顾维钧当时住的房间,密函里是关于日本侵占东三省的证据。

在顾维钧接受唐德刚的采访前,他一直不知道当时冒着生命危险将密函送来的人是谁。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无数像姜松年、王子馨这样不为人知,却甘于问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人士。即使在敌人的压迫下,他们也依旧挺直腰板。

《夜思》:中国风格从形式到内核,蕴含着无尽的思乡情和爱国心

04、用对妻子的爱类比对祖国的爱,以小喻大,从中看懂外交官顾维钧身上的家国情怀

“在每一个忍辱负重的中国人身体里,都跳动着一颗坚强反抗的心。就是这种坚忍,让我们最终迎来了胜利的一天。”

这是顾维钧在采访时对唐德刚说的一句话,而他本人正是其中一个,拥有一颗坚强反抗的心。

①风雨动荡的年代,爱国者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者

1932年,顾维钧作为国联调查团的中国代表,前往东北调查九·一八事变和日本帝国主义所犯的罪行。

在顾维钧出发前,调查团的其他成员曾劝说他不要去东北,因为日本人打算在东北暗杀他。但顾维钧却说:

“当祖国征召我时,我就是一名战士,义无反顾。如果我在东北遭遇了任何不测,这将是我莫大的光荣。”

果不其然,一到街上,顾维钧就碰到了爆炸袭击事件;刚从爆炸事件中脱险,他又被人绑架了。

面对这些已知的潜在危险,顾维钧没有丝毫犹豫和害怕,义无反顾地前往东北。当他身处危机时,又能镇定自若,是一个爱国的勇者。

《夜思》:中国风格从形式到内核,蕴含着无尽的思乡情和爱国心

②真正的爱国者不为权势所屈,敢于直面险境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过这样一句广为传颂的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鲁迅的笔下,刘和珍是一名“ 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是一位“不为势利所屈”的学生。

顾维钧也是这样一位为了国家利益敢于正视淋漓鲜血,在势力面前不会屈服的中国人。

无论是街头爆炸事件,还是绑架事件,都是当时日本人搞的鬼。可本庄繁却还道貌岸然地对顾维钧说:

“下午发生的爆炸袭击事件,惊扰了代表团的诸位,实在令人遗憾,近来反日分子在齐齐哈尔等地接连暴乱,这都是他们企图掩盖真相的手段。希望顾博士不要被这一小撮人所惑。”

面对本庄繁的虚伪面孔,顾维钧不卑不亢地说:

“真相靠的不是炸弹,而是证据。如果满洲国真的如您所说,是片人人自由的王道乐土,那么反对者应该像街上安排的那些支持者一样,向调查团公开递交他们的证据!”

顾维钧的话铿锵有力,一方面戳破了日军的谎言,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哪怕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他仍坚定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夜思》:中国风格从形式到内核,蕴含着无尽的思乡情和爱国心

③“您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外交家?”顾维钧的回答是全片的画龙点睛之笔

动画最后,唐德刚问顾维钧:“您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外交家?”

顾维钧回答:

“唐博士已经成家多年了吧?假如你为了深爱妻子的安危,不得不离她千里万里,这是种什么感受呢?我深爱我的祖国,但我不得不在跟她远隔千里的地方,为她争取荣誉和权利。这就是外交官。”

顾维钧以对妻子的保护与爱来类比自己对祖国的保护与热爱。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争取国家的利益,顾维钧不得不远离祖国。我想,这就是一个人的爱国情怀。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为了深爱的祖国,可以忍痛选择远离,甚至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

《夜思》:中国风格从形式到内核,蕴含着无尽的思乡情和爱国心

总结一下:

“中国唱诗班”系列的每集动画我都很喜欢,其中《夜思》是我最喜欢的一集。所以本文我就从《夜思》的突破与创新出发,结合该片对经典元素的改造,谈谈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些勇敢不屈的爱国者身上的家国情怀。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唯有不忘历史,带着感恩之心缅怀英雄先烈,我们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