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字幕組給自己加戲的時候,擋都擋不住

很久以來,我們關注各種影視劇、臺前幕後、演員演技、相關八卦等等,相信很多觀眾也和我們一樣,關注點全在這上面,可偏偏就忘了另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字幕!字幕幾乎是所有觀眾,能看外國電影的前提,可見其重要性,而隨著字幕組的崛起,甚至發展出了字幕帶火一部電影的地步,比如下面這張火遍全網的《光榮歲月》。

當一個字幕組給自己加戲的時候,擋都擋不住

《光榮歲月》編字幕

當然了,上面這個經典的編字幕段子,僅僅是這些年來,字幕組越發調皮,給自己加戲的背景下,極富戲劇性的一幕,大部分的字幕組還是認真負責,秉著準確傳達影片信息去的,不過他們確實越來越皮了,有明顯朝著段子手發展的趨勢,給自己加戲越來越多。

當一個字幕組給自己加戲的時候,擋都擋不住

《超能陸戰隊》字幕

說起字幕組給自己加戲,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首先是“方言翻譯”,畢竟給一部電影加字幕,不管是美國電影還是韓國電影,說白了就是語言翻譯工作,我們自古就有“三里不同調,十里不同音”的說法,所以在字幕組幹活的人,有時候會將自己認為普通話表達不準確,但家鄉話更能傳達意思的字幕加進去。

當一個字幕組給自己加戲的時候,擋都擋不住

某電影出現方言字幕

除了方言翻譯的加戲方式外,還有字幕組使用“梗”來給自己加戲,比如在電影《美國隊長》裡,字幕組就加入了趙本山和宋丹丹小品《小崔說事》中,那句經典的臺詞,但在此我們必須指出,有時候“梗字幕”加戲的方式,確實能傳達更有畫面感的字幕,可這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當一個字幕組給自己加戲的時候,擋都擋不住

《美國隊長》字幕出現《小崔說事》臺詞

相比較“梗字幕”的選擇困難,有一些字幕組會使用調侃方式,和觀眾進行與影片本身無關的互動,比如故意將眾所周知的簡單外文詞彙,翻譯成完全相反的意思,增強影片趣味,讓觀眾印象深刻。(本文由“犀利影評”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當一個字幕組給自己加戲的時候,擋都擋不住

字幕組用常見外語詞逗趣觀眾

除了方言字幕、梗字幕之外,還有其他的字幕組給自己加戲的方式,比如有的時候,字幕組會借片角色的話,表達自己對某件事、某些人的情緒和看法,這個涵蓋面就比較廣了,比如:我的悲傷逆流成河、春哥罩我等等,當然像下面這樣的字幕,肯定能讓大家跳出影片,會心一笑。

當一個字幕組給自己加戲的時候,擋都擋不住

某字幕組調侃國足

基本上,一般字幕組給自己加戲的方式,無外乎以上幾種,其他的諸如“網絡流行梗、抖機靈”等等,也可以算進上述幾種裡,只是傳達效果上的不同,但有時候也不得不說,字幕組太過給自己加戲,並非是一個好的現象,尤其是“網絡流行梗”的加入,它會在熱度過去後,讓回頭看電影新觀眾,一頭霧水。

當一個字幕組給自己加戲的時候,擋都擋不住

某字幕組玩網絡梗

​總之,近些年來,字幕組給自己加戲的話題,正朝著戲謔化的方向發展,過去字幕“信達雅”的標準,逐漸被拋棄,部分觀眾也樂於見此,但我們總覺得是不妥當的,不知道各位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