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的《人物》會不會讓你產生共鳴

這個標題,也許有人會嗤之以鼻,一個明星的訪談,怎麼可能讓身為普通人的我們產生共鳴?他的世界跟我們完全不一樣,生活軌跡也沒有共同點,根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共鳴?怎麼可能!

也許就是這樣,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面,明星都是被神話了的,他們是自帶光環的一個特殊群體。跟普通人那種平淡生活的三點一線沒有半點可以交集的地方,他們的工作神秘而耐人尋味。

肖戰的《人物》會不會讓你產生共鳴

作為這樣一個備受關注的明星,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在八倍鏡下,一點一點的放大,更何況那是一個有兩萬字的訪談。對於有些人來說,裡面的信息量真的很大,所以都想在裡面能發現些什麼。

根據肖戰《人物》這幾天的數據來看,本來只有7000多本的銷量,但是短短几天,已經翻了數倍。看了今天的最新數據,已經達到了20000 多本,這還真是多虧了這些人無心插柳的作用力。

肖戰的《人物》會不會讓你產生共鳴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雖然人物的銷量基本是靠粉絲支持,但是澳龍畢竟還是少數,大部分粉絲也只是普通購買力水平,所以這個數據的大幅度上升還是跟路人息息相關。路人不追星,根本不會因為喜歡某個人去買,所以吸引他們的絕不會是明星個人,而是對這本《人物》所引發的好奇。

很多人初期都只是好奇,想知道這樣一個流量明星的訪談,兩萬字的內容裡面到底寫了什麼,但是他們的瞭解層面,也只是靠微博上粉絲截取的一些雜誌片段。最後讓他們做出購買決定的,卻是在這些片段中的某一句話或者某一個點引發的認同,這樣的點應該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共鳴。

肖戰的《人物》會不會讓你產生共鳴

揭開明星的神秘面紗,他其實也就是一個普通人。就像肖戰《人物》裡說的,25歲之前的他和25歲之後的他,本質上並沒有什麼改變。不管是設計師肖戰,還是明星肖戰,他都只是肖戰而已。

他不覺得這個職業有多麼的高人一等,不可一世,對他來說,這份工作跟他之前從事的設計師工作並沒有什麼不一樣。只是挑戰性更高,需要加倍的努力,更需要認真對待的一個工作。

我不知道其他人看到這一段是怎麼想的,但是作為一個在依舊在社畜界打拼的人,我是深有感觸。每個人都有夢想,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追逐夢想的勇氣。畢竟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夢想其實真的是很脆弱,不堪一擊。如果真的打算放棄自己的舒適區,放棄多年努力的一切,去從頭再來,這可能就是一個以自己的一生為注的豪賭。不敢輕易嘗試,這代價太大,真的輸不起!

肖戰的《人物》會不會讓你產生共鳴

雖然能從普通人過渡到明星的人只是鳳毛麟角。但是其實有一點是一樣的,就是隔行如隔山。從一個熟悉的領域跳到另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初期肯定都會有一段不適應的感覺。

雖然不是完全瞭解他的那種感覺,但是曾經我就有這種體驗,接觸了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那時的心態其實是及其不穩定的 。因為完全不熟悉,所以忐忑,害怕做錯事,不可避免地畏手畏腳,但是越是害怕,越容易錯。畢竟人無完人,所以這一段經歷,大部分有跨行體驗的人應該都有。

肖戰的《人物》會不會讓你產生共鳴


《人物》節選:肖戰先生作為一個自然地正常人的生活在25歲時就停止了。他成了時刻被打量的人,一次一次被追逐,關上一扇又一扇的門,行動軌跡變得越來越單一。他並不抱怨這些。他知道這種密不透風的打量會變成一種常態,也是他從事這份工作所要付出的代價。

之前在網上看到的一句話:人要活成兩種樣子,發光和不發光。不發光的時候,都是為了發光的那一刻在做準備。所以雖然他的成功有跡可循,但是卻並不是一種偶然,他真的是一直在準備。

肖戰之所以能在這麼同樣努力的明星中,脫穎而出,佔據一席之地。應該就在於他有一種清晰的自我認知和衡量。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從踏進這個圈子,他“正常人”的生活就停止了。所以再用之前的那種心態去面對未知的挑戰肯定不行,只有努力調試自己,逼自己去適應這個圈子。

肖戰的《人物》會不會讓你產生共鳴

這本《人物》裡面,記錄的雖然只是一個普通人到明星的心路歷程,但是字裡行間的那種從思維到認知的不停蛻變,卻是值得發人深思的,有所得必有所失,得到和失去有時候只是一念之間。

《人物》出過兩次珍藏版,一次是14年1月的13位頂級名單的新年珍藏版,還有一次就是20年2月的肖戰二月刊。所以這樣一本20000字的訪談,相信絕對不會只是虛有其表的誇誇其談。

肖戰的《人物》會不會讓你產生共鳴

真的很想好好的認真去感受一下這本《人物》,但是很可惜,我的人物還沒收到,所以只能先靠一些節選先寫一點。對於肖戰《人物》你會有什麼想法呢?可以評論區來說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