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快活嶺上,那一座墳塋


息烽快活嶺上,那一座墳塋

許多年了,我老想起那一座墳塋。

那是深藏在息烽山山水水中一座普通的墳塋。

墳的主人是一位後來被追認為國家特級烈士的張露萍。

不,或者說應叫餘家英、餘碩卿、黎琳……

她犧牲時年僅24歲。

最初知道這座墳塋,是一個充滿陽光的下午。

記得那是1979年的一個秋冬季節,我與一位同學去快活嶺玩,無意中經過一過小土坡,同學告訴我,下靣那兩座墳埋著的可不是一般人。

我順著同學指的方向看,在一片殘存的玉米地角有兩座墳塋,一大一小,墳塋上長滿了青草。不成形的梭角,如果不注意看,顯不出是兩座墳塋。

同學是本地人,他告訴我聽說是息烽集中營時期的幾名烈士,其中一名是女性。

真正對這兩座墳塋有一些瞭解,已經是幾年後的1985年。

當時,我與我單位的書法家程緣先生受息烽文化館之託去快活嶺書寫“張露萍烈士墓”碑文。

才知道張露萍等七烈士的故事。

知道了那兩座墳塋埋葬的是1945年7月14日被國民黨殺害的張露萍等七烈士。

息烽縣原文化館長黎昌念還告訴我們一個鮮不為人知的事。

當時為遷墳,請當地老伯姓挖墳時,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

當挖開那一座稍小一些的墳塋時是一具男性骨骼。

再挖開那一座大墳時才發現有一具女性骨骼。

後來才得知,當時村民用棺材裝這七烈土屍體時,只在棺材外寫上姓而未寫名,因有兩位張姓人士而誤葬所至。

這不得不說是歷史開的一個玩笑……

1995年請明節,“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正式落成,我參加了落成典禮。

記得在這次落成典禮儀式上,我親眼見到了《紅巖》作者之一楊益言、華子良(韓子棟)、張露萍三姐餘家俊、張露萍原丈夫李清、以及原貴州省委書記蘇鋼……

看著這一張張歷史的沉重面孔,再回想到五十多年前年僅24歲的年輕生命,我的眼前莫糊了,那一個個花圈上的朵朵白花越來越變得灰白。

清明前夕路過息烽,我又再次去了“張露萍烈土墓”。在快活嶺的蒼松翠柏之中,我見到了張露萍母親曹天榮的一座墳塋,它孤憐憐地陪伴在她心愛的女兒的一側。

永生,永世,這是一個母親對她執愛的女兒的呵護啊!

回來的路上,快活嶺的道傍,到處開滿了一種叫“千里光”的粉黃色花朵。

我想,那一定是英烈的靈魂在山嶺上飄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