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效率34%擁有10億美元的市場 科學家又搗鼓出了什麼新發明?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小組研發出了一種新型有機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據報道,這種電池轉換效率能達到31.4%至34%,是此類有機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轉換效率最高的。

這項新發明被稱為環境光收集器,可用於自供電的“物聯網”設備。科學家解釋稱,這種材料可以從環境光中收集足夠的電能,從而為物聯網中智能傳感節點提供動力,因此即使在很長的黑暗時間中,該節點也可以感應和傳輸無線網絡中的數據。

這種光敏電池是基於一種稱為銅(II / I)的碘化銅複合物通過新型的共敏化策略製造出來的。在使用OSRAM 930 18 W熒光燈管進行測試得到的數據中,這種電池每平方釐米產生103.1微瓦(μWcm-2)電量,相當於34.0%的功率轉換效率,而在相同的光照條件下,常規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僅在10%到14%之間,儘管這些效率是在更大的表面積上完成的。

科學家說還表示,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顯示出穩定的功率輸出,不會蒸發電解質。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去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估計,到2020年代中期,此類設備的市場每年可能超過10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