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記錄孫立人的一生:活埋1200名日軍是謠言,棺槨至今未入土


【孫立人年輕照】孫立人,抗日名將,安徽廬江人,素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之稱。已故作家李敖向來希望批評人,可他對孫立人的評價甚高,“孫將軍是國民黨集團中最傑出的將領,學歷之深,無人可及;練兵之精,無人可及;戰功之高,無人可及;身上彈孔之多,無人可及;國際聲譽之隆,也無人可及。他為抵禦外侮,棄筆從戎,南征北戰、創不世之功。”

【孫立人和妻子張梅英】孫立人身材很高,年輕時很帥氣,而且還能寫的一手好字。1914年,孫立人以安徽省理科狀元的身份考入清華土木工程系,在清華讀書期間先後擔任籃球、足球、排球、手球、棒球隊長,並率隊取得了好的成績。

【孫立人在緬甸戰場】1924年,孫立人從清華畢業後,公費留學進入普渡大學三年級。次年,孫立人棄筆從戎,進入全美排名第二軍校、有“南部西點”之稱的弗吉利亞軍校有“南部西點”之稱的弗吉利亞軍校。從軍校畢業後,孫立人返回國內,加入宋子文組建的稅警總團。


【孫立人在訓練新兵】在弗吉利亞軍校學習期間,孫立人成績極其出色。在畢業評語中,校方給予高度評價,“他稟賦優異,超越同儕,他不多言,但仁慈溫順,尊敬長官,對人誠實友善。孫立人有男兒志氣,肯負一切責任,我們堅信他將成為一位卓越的軍人。”

【孫立人和美軍軍官交流】淞滬會戰爆發後,孫立人身先士卒,率部與日軍激戰,結果全身被炸傷13處,昏迷三晝夜。1941年12月,國民黨成立新編38師,隸屬於第66軍,孫立人出任少將師長。1942年4月,孫立人率新38師抵達緬甸,參加曼德勒會戰。

【孫立人和史迪威等人在一起】關於孫立人入緬作戰,最常被提及的就是他“活埋了1200名日俘”。筆者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是一個謠言。查閱這種說法來源,來自鄧賢的歷史小說《大國之魂》,大意是說士兵俘虜了一些日軍,參謀請示孫立人如何處理,孫立人說:“這些雜種狗,你去審一下,到過中國的就殺。”


【孫立人在訓練新兵】在孫立人的軍旅生涯中,仁安羌大捷是最值得被稱讚的,這是中國遠征軍入緬後第一個勝仗,孫立人以不滿1000人的兵力,擊退數倍於己的敵人,救出近7倍於己的友軍,轟動全球。憑著這次大勝,孫立人先後獲得英王喬治六世頒發的“不列顛帝國勳章”、美國總統羅斯福頒發的“豐功勳章”以及國民政府頒發的“四等雲麾勳章”。

【晚年孫立人】孫立人訓練新兵有自己的一套辦法,他說:“打仗就要打勝仗,把沒有受過訓練的士兵,送到戰場是罪惡。”他對新兵有四點要求,“才,以歷練而明;識,以艱難而出;膽,以心細而大;略,以見聞而優。”

【孫立人墓地】將軍離開戰場,那將是一件無比悲哀的事情,孫立人就是如此。孫立人一生光明磊落,奈何因蔣介石的猜忌,最終被軟禁了33年。1990年11月19日,孫立人病逝臺灣,享年90歲。孫立人去世前,留下遺言棺槨不入土,將來能葬回大陸老家。

【孫立人棺槨】孫立人的墓地位於臺中市北屯區大坑東山墓園內,遠遠看去就是一口棺材而已。棺材正面用黑色大理石包裹,石棺正面鐫刻著碑文,後側牆壁上是輓額。孫立人兒子孫天平曾表示,“有把父親之墓遷回原籍安徽的計劃,但因父親的特殊身份及其在臺灣和海內外的巨大影響力,遷墓難度不小,目前為止還沒有具體時間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