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底怎麼來的?與一次撞擊事件有關

中國的陸地面積有960多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排在美國之前,中國的領土面積幅員遼闊,自然環境複雜多變,那麼,中國的土地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為何自然環境如此複雜多變呢?其實,與6500多萬年前的一次大碰撞有關,6500多萬年前的這次大碰撞大概是影響中國歷史最重要的一次自然事件之一。

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底怎麼來的?與一次撞擊事件有關

中國地形圖

宇宙起源於138.2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而中國如此廣袤的陸地的起源,則與6500萬年前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大碰撞有關,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導致了青藏高原的隆起,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地球的第三極”,青藏高原的隆起深刻地改變了雲貴高原、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形地貌與氣候環境,如果用地質學的時間來看中國的變化的話,青藏高原隆起以前的中國可以看作是“古代”的中國,而青藏高原隆起以後的中國,則是“現代”中國。

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底怎麼來的?與一次撞擊事件有關

2億年前印度板塊還在南極附近

我們先來看一看,青藏高原隆起以前的中國。

地球大約形成於46億年前至50億年前,地球在剛剛形成的時候,是由比較輕的氣體組成的,如氫和氦,大約在44億5000萬年前,地球表面開始慢慢冷卻,形成固體狀的地殼,在40億至38億年前,開始有大量的小行星撞擊到地球,這被稱為“重型星體撞擊時期”,這一系列的撞擊事件,導致地殼內部的水蒸氣被釋放了出來,大量的甲烷、二氧化碳、氮氣也隨著火山噴發被釋放出來,在38億年前,地球的大氣層突然開始冷卻,於是,先前被釋放到大氣層中的水蒸氣開始凝結,並下起了一場大暴雨,這場大暴雨持續了百萬年,大量的雨水匯聚到地球表面的低窪處,海洋就誕生了。

一般認為,地球上的地殼和海洋剛剛形成的時候,當今世界上的各個大陸是聚合在一起的,稱為“超大陸”,在44億年前至3億年前,地球先後存在伊爾幹克拉通、瓦巴拉大陸、科馬提地層、烏爾大陸、凱諾蘭大陸、妮娜大陸、哥倫比亞大陸、羅迪尼亞大陸、潘諾西亞大陸、岡瓦那大陸和盤古大陸。

中國的土地主要由華北陸塊、華南陸塊和塔里木陸塊組成,此外,還有眾多的褶皺帶。

中國最古老的土地是華北陸塊和塔里木陸塊,這兩塊土地在地球表面剛剛凝固,地殼剛剛形成的時候即已存在,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土地之一,華北陸塊至少在18億年前就是哥倫比亞超大陸(15億年前至18億年前)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圖是華北陸塊在15億年前的位置,也就是說在15億年前,今天中國的華北地區、東北地區的南部、蒙古高原的南部以及朝鮮半島已經聚合在一起了,在北緯30°至赤道附近,緯度位置比今天中國的華北地區要靠南一些。

在11億至7億5000萬年前,地球上形成了一個羅迪尼亞超大陸,羅迪尼亞超大陸是由哥倫比亞超大陸發展而來的,羅迪尼亞超大陸的中心是勞倫大陸,當時的西伯利亞大陸、華北陸塊、華南陸塊皆位於勞倫大陸的北方,關於華南陸塊的位置,我們從下圖中可以看出。

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底怎麼來的?與一次撞擊事件有關

當時華南陸塊所處的位置

華南陸塊北鄰米洛維亞洋(北方的古大洋),東面是西伯利亞大陸,西邊是澳大利亞大陸,南邊是勞倫大陸,而此時的華北陸塊可能位於印度陸塊附近。

大約在7.5億年前,羅迪尼亞大陸開始分裂,華南陸塊成為獨立的大陸,如同一個島嶼。

在6億至5億4000萬年前,地球上又形成了一個潘諾西亞大陸。

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底怎麼來的?與一次撞擊事件有關

潘諾西亞大陸

潘諾西亞大陸從整體上看位於南極附近,存在的時間比較短,在潘諾西亞大陸分裂之後,華北陸塊與西伯利亞大陸開始向北方移動,大約在4.1億年前,華北陸塊、華南陸塊與岡瓦納大陸開始分離,成為獨立的大陸,如同島嶼一般。

大約在2.9億年前,華北陸塊開始與西伯利亞—哈薩克大陸碰撞。

在2.5億年前,潘諾西亞大陸又重新聚合成盤古大陸,盤古大陸經過三次分裂與聚合,形成了今天地球上陸地的現狀。

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底怎麼來的?與一次撞擊事件有關

2.5億年前,地球上的陸地與海洋

與此同時,辛梅利亞大陸從盤古大陸南部分離出來,並向北移動,辛梅利亞大陸包括今天的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等等,在2.5億年前,辛梅利亞大陸與華南陸塊碰撞。

由於辛梅利亞大陸不斷向北移動,導致古特提斯洋慢慢消失,現在的地中海就是古特提斯洋的殘留,此時,中國的華北陸塊、華南陸塊都聚集在了一起,西伯利亞—哈薩克大陸也與早已與華北陸塊連接,構成中國陸地的主要組成部分經過了億萬年的聚合與移動,終於走到了一起。

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底怎麼來的?與一次撞擊事件有關

2.5億年前的辛梅利亞大陸

讓我們來簡單敘述一下,2億年前,中國的概況,此時,中國的長江流域仍然是一片大海,是古特提斯洋的組成部分,今天我國的西藏、青海、雲南、貴州的大部分地區也是一片海洋,湖北省的西部一帶則是古特提斯洋的海岸線,華北陸塊與華南陸塊的地勢則稍微高一些。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長江還沒有形成。

大約在2億年前,中國的地形、地貌又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稱之為“印支造山運動”,高聳的橫斷山脈,秦嶺、崑崙山開始形成,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南部慢慢由海洋變成陸地,但是,此時中國南方的部分河流是自東向西,經過雲南西部一帶,流入地中海的,而不自西向東流,因為,此時的印度洋板塊還沒有來碰撞歐亞板塊,我國的雲貴高原一帶還是沿海地區,大部分河流是自北向南,自西向東注入古地中海的。

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底怎麼來的?與一次撞擊事件有關

當時的印度板塊還未與歐亞板塊碰撞

在2.05億年前至1.35億年前,發生了燕山運動,這一時期被稱為“燕山構造期”,青藏高原開始慢慢上升,四川、湖北、安徽一帶的山脈也開始隆起,但是,這一時期,青藏高原從整體上來看依然比較低平,長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區,依然位於淺海或者平原一帶,長江並未形成,因為,西部地區的地形與東部地區的地形都比較低平,中國並未形成三級階梯狀的地形結構,當時的青藏高原、雲貴高原位於熱帶海洋的邊緣,黃土高原非常的低平,貴州一帶還是一片淺海地帶,中國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兩邊的河流無法匯聚,它們依然自北向南、自西向東流入古地中海。

此時,還差一步,那就是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可以這麼說,如果印度洋板塊沒有一頭撞向中國的西南部,中國的東部、東南部、西南部一帶都是沿海地區,三面環海,關於青藏高原隆起以後,中國的自然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我們在下文將會詳細論述。

我們再來看一看,青藏高原隆起以後的中國。

大約在1億多年前,印度洋板塊開始脫離南極和澳大利亞,以非常快的速度(相對於地質運動的速度來說)向東北方向移動,經過了6000多萬年的時間,撞擊到中國的西南部,並且迄今為止,印度洋板塊還在向歐亞板塊的下方俯衝,喜馬拉雅山脈的海拔一直在緩慢的上升。

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底怎麼來的?與一次撞擊事件有關

喜馬拉雅山脈

印度洋板塊撞向歐亞板塊以後,中國的領土就基本形成了,雲貴高原、西藏南部一帶的海域消失,中國的西南地區由沿海地區變成了內陸,新疆地區也變得十分乾燥,由於新疆變得十分乾燥,導致大量的黃沙被吹到了今天的陝西和山西的部分地區,在太行山脈的阻擋下,這些黃沙日積月累,形成了今天的黃土高原。

青藏高原的隆起還帶動了橫斷山脈、天山山脈的隆起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勢的抬高,導致中國的西部、西南部、南部地區地形普遍升高,形成了三級階梯狀,那麼這樣一來,原來自北向南,自西向東注入古地中海的河流紛紛改變了流向,開始自東向西注入東海、黃海和渤海,長江就這一時期形成。

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底怎麼來的?與一次撞擊事件有關

橫斷山脈附近地形圖

青藏高原隆起以後,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地形、地貌,也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氣候環境,首先,中國的西藏、雲南的南部一帶由淺海變成了高山,由熱帶海濱變成了高山深林,古地中海的暖溼氣流無法深入影響到我國的新疆和甘肅一帶,導致我國西北一帶變得異常乾旱,但是,大自然總是平衡的,在青藏高原隆起以前,我國的新疆、西藏、甘肅一帶雖然比較的溫暖溼潤,但是,我國的江南一帶則比較的乾旱,其自然地理環境就如同今天的西亞、北非地區一樣,我國的江南地區與西亞、北非的緯度位置差不多,位於北緯30°線與北迴歸線附近,受副熱帶高壓帶和信風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不易於形成降水,那麼,為什麼西亞、北非一帶比較乾燥,而我國的江南地區則比較的溼潤呢?由於青藏高原的隆起,導致亞歐大陸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大陸,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在夏季,東亞地區盛行東南季風,溫暖溼潤的海洋氣流從東南沿海深入影響到西北內陸,在冬季,則盛行西北季風,寒冷乾燥的季風從大陸吹向海洋,由於季風的存在,改變了受副熱帶高壓帶和信風帶的控制區域的風向,所以,我國的江南地區在夏季降水量十分豐富,避免了淪為乾旱半乾旱的沙漠和草原景觀。

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底怎麼來的?與一次撞擊事件有關

我國江南地區的水稻種植業

與此同時,在夏季,由於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氣稀薄,能夠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導致青藏高原的高空比較熱,地面的氣流不斷抬升至高空,青藏高原地面的氣流抬升至高空的同時,也帶動了印度洋的暖溼氣流,被吸引至喜馬拉雅山脈附近,由於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作用,導致這些暖溼氣流不得不從各個山口呼嘯而過,深入到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的內部,在迎風坡形成降水,所以我國的橫斷山脈,自然資源十分的豐富。

由於,青藏高原的海拔比較高,大量的水汽以降雪和冰川的形勢而存在,日積月累,這就導致了我國有大部分的冰川分佈在青藏高原,冰川融化之後,形成河流,大量的水資源從青藏高原、橫斷山脈自西向東流,滋潤著我國的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

我國現在有三大自然區,這三大自然區分別是東部季風氣候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青藏高寒區,印度洋板塊撞向歐亞板塊之後,青藏高原隆起,我國的三大自然區才最終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