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師傅,你不用拿菩薩來壓我,你要是以為我怕她,你就想錯了

小說:師傅,你不用拿菩薩來壓我,你要是以為我怕她,你就想錯了

三藏大師聽了怎麼更加生氣,這毛猴向來不聽管束,時常和自己對著幹,辦事又不盡心。他捂著肚子坐起來,指著孫悟空罵道:“你這潑猴,為師不過說你幾句你就跟我頂嘴。觀音菩薩派你來保護我,不是讓你來煩擾於我,你不給我想辦法,誰給我想辦法!你想不想求取真經,想不想成就果位!”

師傅拿出觀音菩薩來壓他,他怎麼可能害怕,當著觀音的面他多少會給她幾分面子,單單端出來名字就想嚇唬住他,哼,他可不是吃素長大的。再說了,成就果位也沒什麼好稀罕的,當初他做不來弼馬溫之職反下天宮,自封齊天大聖,玉帝照樣得給他面子,承認他的封號,西方佛國難道就恁大臉面!區區佛位,不過是虛名,自在灑脫我還悟空!

孫悟空從耳中掏出金箍棒來豎在地上,有八尺來長,拳頭粗細,他飛身而上,做個姿勢,單腳屈蹲在金箍棒頂端,紋絲不動,冷笑道:“師傅,你要不拿菩薩壓我,身為人徒,我就為你想個法子又如何。你若以為我怕觀音菩薩,那你就想錯了。她乃是西方要員,又為我解脫五行山之厄,我才敬她一二。你時時拿她來壓我,我這次偏偏就不去為你盡心盡力,請你差遣別人去為你想方設法吧。”

唐三藏怎麼能不氣憤,可是他生孕怪胎,在此苦難之中,不差悟空,又有誰可以差遣。悟能和他一樣懷了怪胎,悟淨老實本分心眼少,也不可能想出什麼好法子,當下嘆息惆悵,哀嘆天公不地道,生來多舛,命中多厄,收下幾個徒弟,個個不聽人言,將各徒弟都數說了一頓。

老三沙和尚實誠,師傅遭此厄難,難免著急,他們幾個搭夥取經,都是圖個富貴,逢此之事,自然不能一拍兩散,於是勸了師傅幾句,又勸悟空:“大師兄,咱們幾個裡面就你能耐最大,你不給師傅想法子,二師兄又身患病胎,那豈不是讓俺出謀劃策。你也知道,俺生性駑鈍,腦瓜子沒你靈活,能想出什麼好法子來。師傅只是一時心急,口不擇言多說了幾句,你犯不著生這麼大的氣,咱們一起經歷多少磨難,多少次險死環生,都是至親至近的師徒兄弟,兄弟沒有隔夜仇,咱們幾人中數師兄你見多識廣機靈多智,你想個辦法為八戒和師傅解決眼下了當下的厄難,咱們也好早日起行。”

沙僧這一番話可能是取經七八載以來說的最多的一次,情真意切,倒令悟空刮目相看。悟空立起身來,尚有些些火氣:“師弟你不知道,俺老孫最煩別人拿那些仙佛大能壓俺。當此之世,天上地下,安穩中隱藏禍亂,時代註定造就英雄,我輩後學,潛心修行,自有一天能超越那些老頑固們,何必奉他們永世為尊。此時之強,乃是一時之強,此時之弱,只是一時之弱。師傅一心只想重回須彌山,重當人之佛子,固然是他的選擇,而我也有我的選擇,我不想幹涉別人,卻也不願意別人來指指點點我。”

悟空心高氣傲,自五百年前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他就對仙界大能抱有積怨,故此最討厭師傅拿這些人的名頭壓他。沙僧一番勸慰,自來女兒國佛家派來保護唐僧的眼線也久不見身影,讓悟空不覺吐露了些心底的理想,說完之後他忽又感覺沒必要和沙僧說這麼多,他有他的想法,放在心上,記在心間,慢慢去完成就好了,何必說與人知,別人不一定理解你,甚至反對你,說了又有什麼用。他只盼師傅能多少聽進去,故而才說了“我有我的選擇”這樣的話,並不是說給沙僧聽的。

可惜三藏大師是頑固之人,認定了一件事就死不悔改,這時他正和悟空置氣,哪聽得進去,惱火道:“你這毛猴,說什麼胡話,玉帝和我佛都是經歷了千千萬萬的磨難才能成就至尊,你有什麼能耐,膽敢誇此海口,妄言上位。區區螢火,不知其渺小,妄圖與日月爭輝!”

“如果經歷磨難挫折就應該成尊,那成佛作祖的不應該是如來佛祖,而應該是世間千千萬萬無名的凡夫俗子,他們在世海中沉浮漂泊,百經輪迴,苦難無涯,困苦無盡。你說的只是愚人歪理,這個世界其實是強者的世界,強者為尊,強者稱祖。”悟空望著窗外,蔚藍的天空,浮著幾絲清雲,說到後來,眼神中的倔強更強烈了幾分,修行最是寂寞,不寂寞何以強大,即便是萬年千萬年,他也要修行,有朝一日,螢火成炬,再不被人所欺。

“你這潑猴!”三藏大師無法說動悟空,見他入了魔道,滿嘴邪言歪語,辱及佛祖,將緊箍咒唸的哼哼唧唧,噌噌哇哇。

悟空疼得牙眥欲裂,從金箍棒上摔下,以頭強地,上竄下跳,這次卻沒有說任何求饒的話,他方才所言具是自己心聲,如果為了免於緊箍咒,他違心討饒,他就不是那個直來直去、頂天立地的猴王,而是一個膽小慫包的窩囊廢。

八戒和悟空關係最好,看他頭痛的厲害,忘了臆想中的生兒育女,勸說道:“師傅,猴哥天性孤傲,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就是嘴上逞強,做得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五百年前他被我佛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後我佛還能把他鎮壓,他不過是下界一個無名妖猴,有什麼真能耐。菩薩隨便耍個計謀,給他帶上緊箍,還不是讓師傅你治得死去活來。師兄生來無父無母,無人教誨,不知禮節,師傅您就可憐可憐他,別唸那咒子了,先放過他,讓他以後戴罪立功。咱們得了這怪胎,俺心裡著急,可一個法子也想不出來,咱們全得依仗著師兄給咱們解決呢。”

沙僧也在一旁勸,小白龍在院子中搗蹄哀嘶,也有許多不忍。眾人相勸多時,三藏大師才停了咒令,憤憤數說一番悟空的不是。

悟空懶得搭理他,跑到院中舞棒子發洩。這老和尚油鹽不進,固執己見,別人有什麼想法他都認為大逆不道,必須要順從他的意思,別人卻不該怎麼怎麼想,不該這樣那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