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沒有峨眉山,但有老峨眉山

我是一個眉山人,我來為眉山澄清一下:

峨眉山真不是我眉山的!是隔壁子樂山的!不要再讓我帶你們去峨眉山耍了,我自己都沒去過!

“你是哪兒的人哦?”

“我是四川眉山的。”

“那你們那邊峨眉山好耍不嘛?”

“峨眉山上真的有峨眉派嗎?”

“峨眉派真的全是尼姑嗎?”

......

“請你去隔壁子!走好不送!”

眉山沒有峨眉山,但有老峨眉山

峨眉山雖然不是眉山的,但是老峨山是眉山的。

老峨山原來的名字叫“老峨眉山”,它是峨眉山的一座姊妹山,山中古蹟如金頂、捨身崖、九老洞等皆與峨眉山同名。

民間傳說雲,“先有此山,後有峨眉,故稱之老峨山”。

眉山沒有峨眉山,但有老峨眉山

來源曬四川

作為土生土長的四川人,平時也喜歡遊山玩水,但這竟然是我第一次到老峨山,頗有探索秘境的意味。

佛系登山路,把心靜下來

老峨山綠意盎然,山環水繞,遠離城市浮華與喧囂,是一個適合把心靜下來的地方。

進入老峨山景區,我們選擇乘坐遊覽車,悠閒地欣賞著沿途風景。到達“佛緣愛”石門處,就需要做出一個選擇——左行與佛結緣,右行與愛結緣。

眉山沒有峨眉山,但有老峨眉山

老峨山寺廟樓宇重疊,香火繚繞。途經萬年禪院時,忍不住駐足停留,在經聲梵樂中步入清淨莊嚴的伽藍聖地。

石佛山中坐,周身生青苔。善心養萬物,靈光乘風來。

眉山沒有峨眉山,但有老峨眉山

來源曬四川

往深山裡走,很快就有一處風景俘獲了我的心。跨過富貴門,見兩排石佛整齊地出現在主道兩旁,或盤腿安坐,或手舉元寶,神情皆怡然自得。

安祥門後長長的階梯,靜靜地等待著人們用腳步去丈量。佛祖端坐於階梯盡頭,低眉俯瞰眾生,有一種神聖感油然而生。

眉山沒有峨眉山,但有老峨眉山

來源曬四川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佛門聖地綻放的花,似乎也沾染了滿身靈氣,透出化繁為簡的精緻。

登臨金頂,一覽眾山小

步入金頂三世佛主殿堂,靜心觀摩歷史沉澱的古蹟。主殿內氣氛莊嚴肅穆,行至此地,大家都自覺地壓低了嗓音,生怕驚擾了這份安寧。

眉山沒有峨眉山,但有老峨眉山

來源曬四川

登臨金頂,用佛眼看世界。手持蓮花的金色佛手,在純淨藍天的映襯下更顯清新脫俗,各色蝴蝶在眼前翩翩起舞。

眉山沒有峨眉山,但有老峨眉山

來源曬四川

我們運氣極佳,登頂當天山上能見度特別高,可觀四面雪山環繞,俯瞰成都平原,賞蜀地風光。讓心在旅途中回望過去,珍惜現在,展望未來。

泛舟澄懷湖,夢迴理想鄉

從金頂下來,散步到澄懷湖,這是一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攝影天堂,擁有遺世獨立的氣質。

時值午後日曬,本以為體感會很炎熱,沒想到澄懷湖畔竟有習習涼風拂面,頓感清爽不少。

泛舟湖上,夢迴理想鄉。待船家緩緩搖動木漿,原本平靜的湖面亦蕩起層層漣漪。

眉山沒有峨眉山,但有老峨眉山

來源曬四川

小森林裡拾掇山間野趣

有一部治癒系電影《小森林》,講述了厭倦都市的女孩回到老家,順應四季,用自然饋贈當食材,滿足味蕾,治癒心靈的故事。在老峨山,也有好多山間野趣值得去拾掇。

眉山沒有峨眉山,但有老峨眉山

來源曬四川

草叢邊的小羊一點兒也不怕生人,慢悠悠地啃著草,也不顧遠處羊媽媽的召喚。我忍不住湊上前去摸了摸小羊的頭,柔軟的手感把心也融化了。

眉山沒有峨眉山,但有老峨眉山

來源曬四川

樹影斑駁,陽光在地上留下深深淺淺的印跡,時間從指縫中溜走。寂靜山谷裡,暗自開出淺藍花朵。路過杉樹林,能夠聞見泥土芬芳,感受到溼潤的空氣。

眉山沒有峨眉山,但有老峨眉山

來源曬四川

在森林裡享用農家菜餚,新鮮的食材本身就很美味。喝一杯當地的木漿茶,時間和人情都被封存在食物裡。

還未大規模開發的老峨山,其實更像一處被私藏的川內風景。自在漫步林中,或者選擇參與一場禪修,山水間悟禪意,迴歸最純粹的自己。

在今日頭條app搜索【老峨山】,即可查看更多相關資訊,一年四季景色都很美哦,等疫情結束了,找個假期去玩玩吧~

眉山沒有峨眉山,但有老峨眉山


攻略指南

門票價格:40元/人

停車費用:7座以下10元/天;7座以上20元/天

公共交通:成都新南門旅遊車站乘車到眉山丹稜,然後再乘車到老峨山遊客接待中心即可。

自駕線路:

A.成都出發 → 成樂高速 → 遂資眉高速 → 丹稜仁美出口 → 老峨山快速通道 → 老峨山

B.成都出發 →成雅高速 → 蒲江出口 → 蒲丹路 → 老峨山快速通道 → 老峨山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