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之外,更需要理解


讚美之外,更需要理解


"人手少,任務重,待遇不高,壓力不小。"如果這樣來評價基層社區工作者,應該不會有人持異議。特別當此疫情肆虐之際,基層社區工作者任務更重,壓力更大。

如果說前方的醫務人員是以血肉之軀進行生死競速,那麼在後方,是基層社區工作者以默默的辛勞和執著的堅守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防控是一場舉國投入的戰役。"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近一個月,從社區,從與我在同一片土地上"戰鬥"著的兄弟姐妹身上,我見證著社區工作人員的辛勞與奉獻。

當有人在抱怨宅家無聊的時候,他們卻無休;當有人在追劇時,他們在摸查;夜深人靜,當有人刷屏時,他們還在刷數據填報表;迎接檢查、上門登記、勸導民眾、落實隔離……病毒無影,完勝無期。他們見證萬家燈火,守護一方平安。

曾有幾晚,悽風冷雨,我驅車而出,逡巡在各路口駐守點。我用鏡頭拍下他們的身影,曾試圖用笨拙的筆去記錄他們、讚美他們,但感動太多,而我的語言是如此貧乏而蒼白。

有人感念他們,有人讚美他們。但我想他們更需要的是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隨著疫情防控的升級,各地實行小區封閉。有的居民對各種繁瑣的檢查不理解、不配合,有的在群內抱怨連連。甚至聽聞有發熱者,置工作人員安危不顧,強行開車衝卡,甚而辱罵。此種情形,雖為少數,但極大地寒了社區工作者的心。

高爾基說過:“如果人們不會互相理解,那麼他們怎麼能學會默默地互相尊重呢。”所以,希望彼此給予更多的理解。當面對社區工作者的工作時,我們當耐心配合。如果能說聲"謝謝"或者"你們辛苦了",當是對他們更大的慰籍。

一個互利的社會,才能正常運行。你為他,他為你。我們各自從事的職業,都是服務於他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具備起碼的職業道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也要尊重每一種職業,尊重每一個從業者。

1月20日,北京發生傷醫事件,剛好也是新冠肺炎開始在多城蔓延之際。我有感而發,寫下這樣一段話:"不要有了疫情才去致敬醫生,不要有了火災才去致敬消防員,不要有了戰爭才去致敬軍人,不要有了暴亂才去致敬警察……有些職業,無關權勢與財富,本該值得我們敬重。因為,是他們,守護著我們的生命。"

是的,我們該尊重每個職業,該增進互相理解!並且,不光在危難時刻,而應該在我們以後的無數日常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