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額“公轉私”怎樣做到安全又節稅?做到這5點,稅負降至4%

大額“公轉私”怎樣做到安全又節稅?做到這5點,稅負降至4%

我們都知道,目前一般一筆轉賬支付或者當日累計交易20萬元以上就是大額了。風險較高的人群就是公司的股東了。有沒有佔用公司的資金,有沒有抽逃資金,有沒有變相分紅,都是監控的要點。

因此,對於股東來說,轉賬的時候,更要清楚是為什麼轉。按照個稅規定,個人股東獲得企業分配的股息、紅利時,依法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大額“公轉私”怎樣做到安全又節稅?做到這5點,稅負降至4%

如果是工資、報銷、備用金那麼相對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是借款,或者是其他原因的資金佔用,就需要關注。因為涉及到佔用了公司經營的資金,有可能會侵犯其他股東的利益,長期佔用,也會涉及到變相分紅,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很多時候,這就是公司的往來賬剪不斷、理還亂的原因。

對於其他的個人,一般來講大額的,可能是借款。需要注意相關配套文件的規範,比如規範的合同,利息的約定,期限的確定等。

大額“公轉私”怎樣做到安全又節稅?做到這5點,稅負降至4%

總的來說,要做到規範,主要是四點:

1. 看對象,區分目的,保證合理性;

2. 相關資料齊全,該有的合同要有,條款要符合規定;

3. 不要有涉稅問題,借款收入增值稅、股東分紅個稅等;

4. 定期清理賬目,不要長期掛賬,最後成為損失。

大額“公轉私”怎樣做到安全又節稅?做到這5點,稅負降至4%

5.可以考慮合理運用區域性稅收政策:

個人獨資+核定徵收 (綜合總稅負3%-5%)個人獨資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已經是投資者個人的所得,繳納過個人生產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後,不存在分紅(20%)的個人所得稅問題,完稅後錢可以直接轉投資人自己私賬上!

通過轉變業務關係或者改變商業模式等合理合法方式,將部分收入、利潤截留或導入有優惠政策的個人獨資企業降低企業稅收成本,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大額“公轉私”怎樣做到安全又節稅?做到這5點,稅負降至4%

案例分析:

王總名下有一家公司,經營情況非常好,每年淨利潤在1000萬元左右,王總想從公司直接拿走這1000萬利潤。需要繳哪些稅?

首先:企業所得稅=1000萬元*25%=250萬元

其次: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1000-250)萬元*20%=150萬元

最後:淨利潤=750萬元

因此:王總要合理合法從自己公司拿走自己應得的利潤,要繳納企業所得稅250萬元、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150萬元,合計400萬元。綜合稅負40%!

如果註冊成立個人獨資企業,與用人單位商量,將工資薪金所得,轉化成諮詢服務費等,以公司對公司的形式提供服務。另外,個人獨資企業申請了核定徵收個稅,核定稅率為10%。

那麼,王總需要繳納稅款在50萬左右,節稅90%以上!

大額“公轉私”怎樣做到安全又節稅?做到這5點,稅負降至4%

企業或個人如何享受稅收優惠和核定政策?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

園區對註冊【V:156--8317-4870】

企業的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獎勵;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給予扶持獎勵

財政扶持按月返還,當月納稅,次月扶持獎勵;

個人獨資企業(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後綜合稅負4%以內;

小規模有限公司也可核定,綜合稅負4%以內

大額“公轉私”怎樣做到安全又節稅?做到這5點,稅負降至4%

所以,規範性涉及到整個過程,不僅僅是轉賬這一個步驟。要管理公轉私,需要關注整個流程。

以上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或需要更加詳細的解釋,歡迎您的留言與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