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陝西安康,石泉,熨斗古鎮。

熨斗古鎮距今有上千年的歷史,是川楚古道上的一座驛站古鎮。位於安康市石泉縣城南50公里,與漢陰縣、漢中西鄉縣、鎮巴縣接壤,被譽為“雞鳴四縣”之地。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熨斗古鎮依山傍水而建,富水河緊緊環抱,雖經千百年的時代變遷,仍然保留著昔日恬淡、古樸、優雅的風貌,頗具“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情畫意。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古鎮原名永興場、筒車壩,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更名為熨斗鎮。因其地形像舊時縫紉用的熨斗。並傳說,道光二十三年七月,洪水猛漲,沖毀了筒車,就有陰陽先生說水火不相容,想要防治水患必須用火物鎮壓。而熨斗即為火物, 紅燙的熨斗無疑可避水驅水,故將鎮名更名為熨斗鎮。據說自熨斗名字叫開後,該地竟再也未發生過大的水患,老百姓安居樂業,大自然風調雨順,熨斗鎮就一直叫到如今。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古鎮依山傍水而建,佇立在喀斯特地貌的溶岩之上。現存古街多是明清時期建築,尤以“讓出三尺地,多佔一份天” 的吊腳樓最為有特色。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據載,明清時期,每逢集日,熨斗街上川陝客商雲集,商貿興隆,當年古鎮有數十家百年老字號,這些老字號大多經營藥鋪和旅店,生意十分紅火。古鎮上的古老院落、閣樓、吊腳樓、挑山的屋脊,見證了川楚通道的興盛和繁華。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立於鎮外,極目遠望,可見幢幢木屋磚舍依山分佈,重重疊疊,錯落有致。富水河緊緊環抱著古鎮,緩緩流動的河水清澈見底。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古鎮街道,用青石鋪築而成,街道兩旁的店鋪鱗次櫛比,昔日商貿繁榮時有老字號十多家,名播川陝湖廣。隨著交通變遷,繁華了千百年的川楚古道沉寂後,熨斗鎮逐漸歸入平靜。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而如今,千年古鎮的風貌仍依稀可見:青石板街,木板門面,古戲樓,關帝廟,以及通往漢中、四川的古商道,這些都已成為見證熨斗古鎮興衰歷史的文物古蹟,彌足珍貴,古樸滄桑的風韻,讓人們從中品味、追尋曾經的喧鬧與繁華。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古鎮內,街道頭尾低,中部高,呈馬鞍狀,街上有一道閘門,閘門上題有 “川楚通道” 四個大字,據傳,此匾額是呂洞賓在此遊歷時所題。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古鎮中街處有一座建於清道光二十年的百年戲樓,歷經滄桑風雨,至今猶存,是熨斗近代史的見證。古戲樓斗拱飛簷, 古風猶存,成為古鎮重要標誌性建築之一。古鎮每有大型活動,諸如“壩壩筵”、“庖湯會”等,這裡便成為聚集之地,最多時可容納有上千人。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漫步古鎮內的明清老街,感覺時光在這裡也變得緩慢、悠長。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頗具“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情畫意。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古鎮腳下有燕翔洞景區,坐落於富水河峽谷中,左右有奇峰聳峙,洞前流水淙淙,山岩綠樹蔥蘢,水上野鴨泛水,田野花草溢彩。據地質專家考證,燕翔洞全長約16公里,系寒武系古生石灰岩溶洞群,是西北乃至國內保護最完好、洞內景觀最豐富、體量最大的溶洞群。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尋鎮陝西安康 | 熨斗古鎮,川楚通道長街漫漫古風悠悠

距離熨斗鎮不遠處還有一座靈雀寺,位於熨斗古鎮東南方,距古鎮僅三公里,寺始建於清中期,相傳原為明清土匪的山寨,後毀於戰火,一位姓王的醫生懸壺濟世,受後人稱道傳送,為原山寨的基礎上為其建廟,隨時間推移,源由已不可考證,但靈雀廟卻保存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