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乎?‘’顺行”乎?

“逆行”之词,并非新创,是有人拿来的早成。它又是随着“新冠”的肆虐而流行的。

流行的并非就好,如同当下流行的“新冠”。而今我要说的是:“逆行者”的应用和意函虽无恶意,但毕竟有些不妥,故不敢苟同。

“行”,人人皆明,不需多言。“逆”大有文章,不得不议几句。“逆”,有“反”之意,往往也伴随“顺”而存在。何为“顺”?顺就是无波折、遂心愿。它是人们心中的“好”,也是人们追求的“念”,还是人们生活的践行。如:贴在门上的对联,寓意着顺;双手合十的祈祷,寄托着顺;拜年的用语,充满着顺;就连送走客人的刹那,也不忘送上一句“祝你一路顺风”。而“逆”,在人们看来却没那么幸运。人们从来就不喜欢它,有意躲着它,甚至厌恶、憎恨它。如:“逆势而行”;“逆反心理”;“大逆不道”;“叛逆”……

当下某些口者、笔者奉为时髦的“逆行者”,对其独衷或专情,必有其因由。在他们看来,指向是特别的,内含也是特殊的,如此别出心裁的比偷,还真有点自鸣得意。可他们那里知道,专情并非合情,得意并非切意,“搬来的”也不一定适应。

在“搬来者”那里,“逆行者”应该是指走向疫区的人,具体说,是指走向疫区并为疫人付出爱心的外地人。其内含在于衬托这些人的勇敢无畏和无私奉献。应该说,其初衷可能没错,表面的意思也正确,但是如果认真分析看,那就很值得商榷。想一下,如果去了的是“逆行者”,是勇敢者,那么待在原地区的十几亿人民又是“逆行者”,还是“顺行者”呢?他们是勇敢者还是胆小的怂蛋呢?是那些宅在家里的用网上的暴棚为武汉加油,是那些远在祖国各地的人在粉粉把捐款汇往武汉。你说这种行为是“逆”乎?是“顺”乎?“怂”乎?“勇敢”乎?显然,答案是明确的,那就是顺,那就是勇。既然如此,那去了的和没去的其行为结果不都一样吗?当然,去了的,肯定是勇敢者,是勇敢者的突出代表,也本应特别肯定并予以嘉奖。但是,我要强调的是:从道德层面上看,在支援疫区这个问题上,只有顺行者,没有“逆行”者,也决不允许逆行者。“逆行者”的使用,不但不合时宜,也会伤了多数人的自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