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將我和家鄉監利重新連在一起

曾經以為,記憶中的家鄉已與我漸行漸遠,那個揹著書包踩著泥濘小路去上學的小女孩已經長大了,十幾年的努力求學為自己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換來了身上的法袍和胸前的法徽,然後結婚生小孩,開啟了自己的漫漫人生路。家鄉?可能只是在分身乏術繁忙的工作之餘,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間隙,偶爾會夢見那個我曾經從小長到大的地方,那個記錄我所有童年記憶的地方,有著木質結構的老屋,屋後沙沙作響的竹林,屋前綠油油的田野那頭,是一灣碧綠的河水,有搖曳多姿的荷花荷葉,還有蛙鳴陣陣。

可是老屋終究是太老,晴天漏風,雨天漏雨,2010年家裡建了新房,新家從村裡搬到街上,爺爺不願意搬走,還是留在了老宅裡。從出門求學開始,我回老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即便回去也都是來去匆匆。一晃十年過去了,2020年的這場疫情,又把我和家鄉緊緊連在了一起。

第一階段:守住家門

臘月二十八,表姐表弟們在家族微信群裡相約聚在一起燒烤。因為家都離得不遠,開車一二十分鐘的路程,所以每年過年總是聚會一波接一波。在大家的潛意識裡,認為這個事情離自己比較遙遠。

看著新聞報道里新冠肺炎形勢日益嚴峻的武漢,我心裡暗暗著急。一邊給爸媽做思想工作,讓他們堅決不能出門,一邊往家族微信群裡轉發大量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新聞,苦口婆心地告誡大家引起高度重視,不出門、不串門、不添亂,春節聚會很重要,但是身體健康更重要,守好家門,守住健康,我們來年才能更好的相聚。很快,所有親戚朋友都達成默契,各種上門問候、拜年聚餐全部取消了。


疫情防控將我和家鄉監利重新連在一起


第二階段:守望相助

由於1月中旬我在武漢參加省“兩會”期間信訪維穩工作專班,1月17日才從武漢返回,所以春節期間一直在家自我隔離。天天在家裡關注新聞,發現形勢越來越嚴峻,1月底,全省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用品告急,各大醫院發出接收愛心捐贈的公告,我的家鄉荊州市監利縣也不例外,監利縣人民醫院、監利縣中醫院、監利縣第三人民醫院均先後發出接收愛心捐贈的公告,許多愛心人士紛紛為之奔走努力,甚至監利縣主要領導都開始為監利募集防護物資。

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勢,我心急如焚,總覺得此時應該為家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於是積極通過微信、朋友圈轉發求助信息,並多方聯繫捐贈渠道。2月3日,我在本科大學校友群裡看到校友們通過海外渠道籌集到一批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擬捐贈給湖北省有緊急需求的縣市醫院,遂向校友們積極呼籲,並介紹了監利當地醫護人員已經在自制口罩的嚴峻形勢。

校友捐贈負責人要求直接對接醫院,我就通過親友聯繫上監利縣中醫院(該院被監利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徵用為發熱患者集中收治點)捐贈物品接收人,並加入監利縣中醫院疫情防控物質捐贈微信群,在這個微信群裡,我看到許許多多在海外的監利人不遺餘力為家鄉醫院籌集防護物資,有團體籌款統一購買後捐贈的,有個人零星購買後郵寄的,更有直接捐款給醫院的……沒有客套、沒有閒聊,大家都在討論購買渠道、防護用品的規格、如何郵寄等等,只要誰籌集到物質,群裡每個人都衷心為他點贊,大家夥兒都在為家鄉的困難做著自己的努力。

最終校友們經過協商,決定將募集到的10萬個醫用外科一次性口罩,捐贈給監利一部分。雖然我只是在中間起了一個紐帶和傳聲筒的作用,可能很多人亦是如此,哪怕力量微薄,但是一個人的微光匯聚在一起,便是燦爛星河。要贏得這場艱難的戰“疫”,靠的就是無數人的守望相助。


疫情防控將我和家鄉監利重新連在一起


第三階段:守土盡責

我家所在的社區之前叫村,有八個村民小組,緊挨著村的是社區,社區內超市、商店、飯館、酒廠一應俱全,之後村與社區合併後統稱社區,總共1017戶,4089人。2月初,我解除了14天的隔離期,確定沒有感染。2月5日,接到單位通知,黨員要主動到居住地村(社區)報到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我深切體會到,這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全民戰役,無論身在何方,每個人都身處其中,更何況這是生我養我的家鄉,我們更應該守土盡責,所以我和丈夫就以黨員志願者的身份同時向社區王書記報到。

報到後,我們開始了和社區幹部、社區醫生一起上門走訪、人員排查、體溫測量。由於到處設卡封路,我們去排查只能靠步行,有時候去的早,天氣寒冷,家家戶戶都大門緊閉,很多人還在睡覺。農村現在條件越來越好,幾乎家家都蓋的兩三層樓房,我就跟著婦女主任德英挨家挨戶的敲門、喊人,任主任在村裡工作多年,經驗豐富,一到農戶門口就開始扯開嗓子邊敲門邊喊:“快起床啦!下樓啦!量體溫啦!”如果沒有動靜,就再喊一遍,我和她在前面打頭陣,把人都喊到門口了,醫生就在後面挨個量體溫。

剛開始我還有點不好意思,後來漸漸進入角色,也開始扯著嗓子喊,只有大聲喊,裡面的人才能聽的到,就這樣,一天下來,嗓子沙啞,兩腿走的發軟。還是喜歡天氣晴朗的時候,家家戶戶大門打開,全家人都坐在門口曬太陽,醫生就拿著耳溫槍對著排排坐的一家人,一個個輪流來“一槍”。然後,我們就跟坐著的人做拉家常:“叔,您最近不要聚眾打牌咧!”“嗯,好久沒打啦!天天關在家裡呢!”

在村裡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見了許多幾十年未見的鄉親,甚至還有小學同學,幾十年過去了,依稀還是以前的輪廓,只是每個人的容顏都有老去的痕跡。記錄體溫的時候,雖然我戴著口罩,雖然有些人幾十年未見,但還是會有人認出我:“這不是錦霞(我小名)嗎?”我很驚訝:“是的,姨,這您都能認出我來?”“對啊,看你走路的樣子,和小時候一模一樣,我就知道是你!”

我不禁莞爾,從未想過,離開家鄉工作十幾年,今年會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老家人的面前。也沒想過,無論走多遠,其實家鄉的親朋永遠都是我們最眷念的歸宿。此時此刻,父老鄉親們信任肯定的眼神,讓我內心充實無比。


疫情防控將我和家鄉監利重新連在一起


第四階段:守得雲開見月明

屋後的油菜花開了,空氣中夾雜著青草和油菜花的香氣,手機裡疫情通報的數據正在逐漸減少,但是街上依然沒有人、沒有車,疫情防控已經進入攻堅期,只有堅守到最後,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在這場戰役中,我們看見了什麼,經歷了什麼,記住了什麼,又為什麼感動,為什麼徹夜難眠?我們看到,無數普通人用點滴努力,匯聚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我們的國家用最剛硬的舉措,鑄就抗擊疫情的銅牆鐵壁!


疫情防控將我和家鄉監利重新連在一起


疫情防控,讓我和家鄉緊緊相連,讓無數中華兒女守望相助,守土盡責。那些最質樸與最善良的守護,讓我們相信,烏雲遮不住暖陽,陰霾終將散開,不久的將來,大地一定春暖花開,街上一定熙熙攘攘,家人一定健健康康!祖國一定國泰民安!(作者:胡昱 189721660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