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聽話的孩子,你還敢要嗎,看著痛心!

電影來源於我們的生活,有超前的預言,有逗笑的喜劇,有優美的抒情,當然也有來自真實事件的改編,最近很火的《我不是藥神》,就改編自真實事件,看看《今日說法》,在看看電影,這也是能火的原因之一吧。

今天花生要說的電影《感化院》,就是改編於真實事件,拍攝地就是真實事件的發生地,50年代的德國弗賴斯塔特感化院。

感化院相當於我們國家的少管所,也就是問題少年還不能送進監獄,送去改造的地方。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聽話的孩子,你還敢要嗎,看著痛心!

主人公是一個14歲的少年沃爾夫岡,誰都青春不叛逆,他和正常青春期的孩子一樣,天天和大人唱著反調,沒事騎車摩托車都出兜風、亂逛,孩子能成什麼樣子,全在大人,他有一個十分溺愛自己的母親,雖然離婚再嫁,但對兒子的溺愛一點沒減,好吃的好穿的不用說,在孩子受了委屈之後,第一時間出來維護,看來護犢子是全世界的,可這麼大的孩子了,安慰起來直接就親吻嘴巴,也是寵的太過分了。

由此可以想象,沃爾夫岡有著嚴重的俄狄浦斯情結,也就是俗話說的戀母情結。造成的結果就是討厭自己的繼父,小摩擦自然少不了,但孩子不可能戰勝大人,繼父也管不住這個半大小子,真能把他送進感化院,眼不見心不煩。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聽話的孩子,你還敢要嗎,看著痛心!

沃爾夫岡當時是怎麼想的,肯定是終於可以擺脫大人了,我要開始自由自在的生活了,但現實是殘酷的,感化院的生活是他無法想象的。

現在正值暑假期間,孩子們都放假了,家裡的矛盾天天在發生,孩子睡懶覺,玩電腦,玩手機,看電視,不寫作業,不好好吃飯,補課班不按時去,去了不好好聽,回來了不按時寫課後作業,要麼不出去玩,出去了叫不回來,是不是光想把他送到一個紀律嚴明的地方好好管教管教,你有過這樣的想法嗎?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聽話的孩子,你還敢要嗎,看著痛心!

沃爾夫岡的母親當時可能也是這樣想的,把他送走的時候,說到聖誕節的時候,去把他接回來,皆大歡喜的事情,到了感化院之後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呢,我們接著往下說,首先是上交所有私人物品,統一編號,統一管理,裡面只有編號,沒有名字。吃的就別提了,正宗的減肥餐,一點油水也沒有,要想吃飽還點看本事。

裡面跟動物世界是一樣的,弱肉強食,動手根本不需要理由,不知他們怎麼學會了我國古代的“連坐法”,一人犯錯,全隊受罰,這樣的話不但要服從管教的管束,還有可能受到集體的群毆。這就是典型的暴力為尊的小體系,在這裡你只有聽話,哪怕是假裝聽話,這樣才能過上安生日子。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聽話的孩子,你還敢要嗎,看著痛心!

我們的主人公肯定不服氣,為了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他公然挑釁權威,跑到花園裡偷西紅柿,結果可想而知,他被舍監發現,直接被按進水缸了,差點沒淹死,隨後就是一頓暴揍,被打的不能動彈。他這時有可能在想,還是家裡好啊,那怕是繼父的家裡,我在怎麼搗蛋,也不能這麼打我吧。他現在的唯一願望就是回家。

想回家哪有那麼容易,他嘗試了許多的辦法,都沒有成功,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找到一個機會,把舍監打傷,逃回了家中。所以說人在什麼時候都不能輕言放棄,只要堅持就有希望。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聽話的孩子,你還敢要嗎,看著痛心!

電影要是演到這裡就結束就好了,孩子珍惜現在的生活,變得懂事了,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生活下去。

回到家中見到母親,短暫的溫存之後,在繼父的要求下,他將被再次送到感化院,這次母親和繼父一起送他過去,他想只要和母親說明這裡的真實情況,母親一定不會讓自己待在這裡的, 然而,最可悲的是,當沃爾夫岡走下車的時候,繼父隨即把車門反鎖,無論沃爾夫岡如何撕心裂肺地痛哭,如何拼了命地向母親展示他的傷口,他們都無動於衷,繼父就這樣載著沃爾夫岡的母親揚長而去……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聽話的孩子,你還敢要嗎,看著痛心!

沃爾夫岡一下子蒙了,明明知道是火坑,還是被自己最親近的人給推進去,他該怎麼辦,上次是打了舍監,逃回家的,現在又被送回了,他們會怎麼對我呢,他們對沃爾夫岡的折磨升級了,他們讓他自己挖坑,然後慘遭活埋,在幾乎斷氣之前又被院長挖了出來,沃爾夫岡被嚇得魂飛魄散,從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宛如行屍走肉。後來面對院裡其他小夥伴的集體出逃,沃爾夫岡選擇冷眼旁觀,既不跟從也不反抗,就這麼默默地看著。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聽話的孩子,你還敢要嗎,看著痛心!

影片的最後,沃爾夫岡成了感化院舍監的助手,一個只會盲目聽從,沒有自我的人。就是這樣,受害者生生地成了施暴者!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就單單的要一個聽話的孩子嗎? 沃爾夫岡最後變成為了自己最痛恨的人,沒有了自我,那我們到底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成什麼樣子呢,我們該怎麼和他們溝通,幫助他們成長呢?歡迎大家評論區裡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