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圖上的碭山:黃河肆虐形成的黃泛沖積平原,造就了五種微地貌

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原計劃趁春節期間外出收集資料的行程全部泡湯。現在只能窩在家裡,整理一下電腦裡的存盤資料來打發時間了。

早些時候,朋友分享我一份應用於谷歌地球軟件的高程文檔,前兩天又翻到了這個,就想著可以用來做個簡單的碭山縣地形圖。雖說手裡也有不少碭山縣的地圖資料,但除了一幅碭山水系圖勉強可算作地形圖外,還真沒有一幅像樣的地形圖。碭山縣地處平原,地勢平衍,全境無山地丘陵,最高處在西北的官莊壩鎮故黃河灘地,海拔高度54.8米,最低處在南部的小神湖窪地,海拔高度40.4米。這樣的地形,在一般的地圖上,是畫不出等高線的。所以說看不到碭山縣的地形圖,是挺正常的。

地形圖上的碭山:黃河肆虐形成的黃泛沖積平原,造就了五種微地貌

碭山縣水系圖,西北黃河故道灘地的淺色區域,應為地勢高於海拔50米的範圍

用谷歌地球軟件打開這個高程圖KMZ文件,配上以前做好的縣境邊界線和各鎮政府駐地的地標,截圖下來,一幅簡易的碭山縣地形圖就做成了。

我還特意在此圖標上了永城的芒山鎮,那是因為有芒碭山區,方便與全是平原的碭山縣作比照,這樣看著還像一幅地形圖。可以看到,碭山縣境內幾乎是一片綠色,還是不怎麼容易分辨。十多米的地勢高差,原始的高程數據呈現出來的效果真就是這個樣子。

地形圖上的碭山:黃河肆虐形成的黃泛沖積平原,造就了五種微地貌

碭山縣地形圖

反正是閒著無聊,既然要玩那就接著玩吧。把顏色對比度再調高些,辨識度就上來了。捯飭了半天,終於整出了一幅還算滿意的圖。下圖是調高對比度之後的“碭山縣地形圖”,在越是偏紅的區域,海拔高度就相對越高。至少在這幅圖上,能輕鬆分辨出了故黃河河槽、嶽莊壩水庫和蟠龍湖,另外文家河、苗城河和流向豐縣的大沙河大致上也能分辨出來。

有了地形圖,勢必就要說說碭山縣的地形地貌,在1996年和2014年出版的兩版《碭山縣誌》都有這方面的內容描述,但內容較繁瑣。現簡要整理一下,再有這幅圖作參照,對於碭山縣的基礎地理知識,想來是更容易進行直觀的瞭解。下文中提到的碭山縣境五種微地貌,在這個圖上也能憑顏色粗略地辨識。

地形圖上的碭山:黃河肆虐形成的黃泛沖積平原,造就了五種微地貌

調整過顏色對比度的碭山縣地形圖

碭山縣境為淮北平原的一部分,境內無山,地形平坦,地勢開闊。境內西北部略高,向東南傾斜。偏北部有黃河故道,呈東西向,故道南北兩大堤寬8~20公里,堤內沖積平原位於南北大堤之間,地面海拔高度在54~48米之間。黃河故道以北的堤外沖積平原地勢低平,平均海拔高度47.8米。黃河故道以南的堤外沖積平原地面呈微波狀起伏,高差1米左右,平均海拔高度44米。

碭山縣境在長達六百多年的黃河肆虐和人為作用下,形成黃泛沖積平原的地貌景觀。由於氾濫洪水的流速及沉積速度的不同,以及人為築堤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以下五種微地貌。

廢黃河高灘地

又稱氾濫微高地,為明清故黃河及其瀉道,在不斷增高的人工堤壩約束下,所形成高出地面的河床沉積。區域包括黃河故道和灘地,寬10~20公里。其中砂質廢河槽寬1~1.5公里,廢河槽兩側為天然堤帶(高0.5~1米,寬20~50米)。南北天然堤外側為1~8公里的起伏高灘地。高灘地的外側為背河窪地,兩者間的地面高程相差6~8米。廢黃河高灘地面積約33.1千公頃,佔縣境總面積的27.76%。

決口扇形地

系黃河在流經碭山縣境期間,因氾濫決口水流堆積形成。洪水沖決堤口,向堤外平原漫流,形成由決堤口向外展開的扇狀地形。在碭山縣境內,決口扇形地主要有3處:一、黃河故道北岸的苗城河上游地區;二、碭山城西的西洪河、大沙河、利民河上游地區;三、城東的文家河、東洪河上游地區。決口扇形地的地心勢複雜,地形起伏不平,由於沉積多是粉沙及細沙,土壤結持力弱,經風力的再搬運,堆積成沙崗、沙丘及波狀地勢。決口扇形地面積約8.8千公頃,佔縣境總面積的7.4%。

緩平坡地

由黃河氾濫而漫流沉積而成,位於決口扇形地之下,是全縣分佈最廣、面積最大的地貌類型。地勢平緩,順河溝流向微度傾斜。地面坡降1/10000左右。由於河流分選作用及緊沙慢淤的沉積規律,在泛濫河溝主溜的兩旁,為砂質和沙壤質的土壤,此外則逐漸更替為輕壤和中壤質的土壤。又由於黃泛水流的無序,沉積的雜亂,故地面大平小不平。緩平坡地面積約60.1千公頃,佔縣境總面積的50.42%。

淺平窪地

分佈在城南小神湖窪地一帶。地勢平緩,地面由三面向中間緩緩傾斜,坡降在1/5000至1/10000之間。上層多為靜水沉積較厚的重壤土或粘土。海拔高程在40~42.5米之間,低於緩平坡地。該類型地貌質地粘重,不易耕種,易旱易澇。淺平窪地面積約10.1千公頃,佔縣境總面積的8.46%。

背河窪地

亦稱交接窪地,主要分佈在故黃河大堤外側低窪處,與大堤平行呈帶狀分佈。主要分佈在復新河與順堤河干流處。背河窪地的一側與廢黃河高灘地相接,高差極為明顯。另一側向緩平坡地逐漸過渡,地勢緩緩高起,邊緣很不明顯。土壤質地多為砂壤質及輕壤質,粗粉砂含量高,除部分靠近決口扇形地之處是砂質的泡沙土外,絕大部分為鹽漬化土壤。背河窪地是花鹼土分佈最集中、鹽漬化程度最嚴重地區。背河窪地面積約7.1千公頃,佔縣境總面積的5.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