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產業迎高質量發展重要機遇期

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等政策出臺,中醫藥產業正向高質量發展邁出關鍵步伐,迎來新的重要機遇期。中醫藥企業“迎風而動”,圍繞國家戰略佈局,不斷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國際化。

作為中國醫藥產業領軍企業,揚子江藥業集團以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其全資子公司江蘇龍鳳堂中藥有限公司,短短几年時間,打造了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轉型樣板,並且沿著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思路不斷積能蓄勢。

傳承精髓力促產業轉型升級

揚子江藥業集團藉助中華文明的瑰寶——幾千年健康養生理念及實踐經驗,開啟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戰略。

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徐鏡人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伴隨著中國經濟幾十年快速增長,人民的健康狀況與衛生水平相應發生了巨大變化。製藥企業要肩負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生命健康需求的嚮往。

徐鏡人說,目前人口老齡化、居民疾病譜尤其是慢性病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對醫藥衛生事業和醫學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這也為中醫藥這一中華文明瑰寶煥發新光彩,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創造了機會。”

因為循證問題難解,中醫藥事業仍存在“發展不夠、傳承不夠、創新不夠”的問題,龍鳳堂從西藥痛點、難點出發,以“人”為主,服從患者需要,探索西藥未能覆蓋的領域從療效突破。例如,龍鳳堂根據國醫大師晁恩祥的臨床經驗方開發的“蘇黃止咳膠囊”,為解決感冒後咳嗽(變異性咳嗽)這一難題作出重大貢獻。

以此為基礎,“十三五”期間,揚子江藥業集團正式將發展大健康產業作為重中之重,對中藥產品戰略、市場佈局、營銷模式以及國際化重新定位,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傳統中醫藥理論和疾病譜變化,開發新的保健食品;研製適用於疾病人群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推進中藥資源再利用,開發中醫藥相關的衍生產品。

通過建設龍鳳堂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基地、打造高標準全國綠色道地藥材種植基地,同時與國醫大師、中醫大家合作開發出胃蘇顆粒、雙花百合片、正元膠囊、百樂眠膠囊等具有治療臨床優勢病種的中成藥,形成心腦血管、呼吸、消化、兒科、婦科、腫瘤等多個領域的中藥產品線佈局,揚子江藥業集團實現了從西藥為主向傳統中醫藥為主的產業結構轉變。

龍鳳堂一改傳統銷售模式,轉而進行學術循證的推廣模式。徐鏡人說,“治療有效”最具說服力。龍鳳堂開展基於臨床指南與循證醫學證據交流的專業學術活動,幫助醫生了解產品的機制機理和臨床治療優勢,準確定位精準治療,優化臨床治療方案,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通過高水平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打造高質量的循證醫學證據,推動中藥產品進入臨床共識、指南與路徑,體現臨床治療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